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3 07: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8:18
季风是一个古老的气候学概念,通常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接近相反且气候特征迥异的现象。其英文名称为Monsoon,来源于阿拉伯文中的词汇Mausim。中古时代阿拉伯商人利用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从事航海活动,当时人们对盛行此地的季风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17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商人在这一地区航海活动的增加,人们对季风的观察更为细致,从而加深了对季风的认识。1686年哈莱(Halley)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提出季风是由太阳对海洋和陆地加热差异形成的。他认为,海陆加热差异导致大气中气压的差异,这种差异只能通过由高压吹向低压的风来平衡。夏季风由冷洋面吹向暖*;冬季正好相反,由冷*吹向暖洋面。后来,哈得莱(Hadley,1735)又对哈莱的季风模型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他指出,按照哈莱的理论,阿拉伯海至印度的季风应该是夏季吹南风,冬季吹北风,但实际观测到的却是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显然,哈莱在他的模型中漏掉了什么重要的因子。哈得莱认为,气流从南半球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时,由于地球的自转效应,受到一个向右的惯性力作用。这个力称为地转偏向力,也称科里奥利力(Coriolisforce)。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右边,在南半球指向左边。哈德莱的季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南亚季风的风向及其变化特征。后来,随着人们对季风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科学家又提出,大气中的湿过程也是驱动季风的机制之一。空气中的水汽的相变过程能够储存和重新分配热带和副热带大部分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能,并且有选择地释放这些能量,从而决定季风降雨的强度和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