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7 19: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1:03
文| 江隐龙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几乎整个荆州都陷入了一场牵引着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势力的大混战:襄樊之战。这一战,先是关羽“威震华夏”,让曹操几乎“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后是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襄樊之战并未列入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但影响同样深远:三足鼎立之势由此初步成形,孙刘联盟也由此埋下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关羽之死只是一个开始
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建立;章武元年(221年),蜀汉建立,中国由此出现了两个并存的朝代。直到这时,依然还奉行着汉朝正朔的吴侯孙权终于没有办法再装聋作哑下去了。摆在孙权面前的选择有三条:一,向魏称藩;二,向蜀汉称藩;三自立为帝。刘备因为关羽之失及荆州之耻正欲兴兵讨伐,孙权显然没有向蜀汉称藩的可能性,而自立为帝又实在没有足够的资本,于是孙权便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降魏。
222年,孙权向曹丕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曹丕封孙权为吴王,由此在形式上统一了江东。从这一年起直到孙权称帝,中国在名义上只有两个国家:魏与蜀汉。当然,魏国从来没有对江东实现真正的统治,曹丕也深知孙权非久居人下之主,君臣纲常也只是战略态势上的权宜之计。孙权虽然向魏称藩但没有沿用魏国的年号而是使用了“黄武”二字,作为魏国黄初及蜀汉章武两个年号的合体,从中不难看出孙权的鸿鹄之志。
孙权:请开始你的称帝
孙权此举也属无奈。曹丕有汉帝禅让之礼,刘备有汉室宗亲之实,而孙权世受汉朝册封,而孙权实在没有称帝的*筹码。与此相对,曹丕与刘备分别称帝后,孙权无论向哪一方称藩,都不比称帝更为容易。曹丕并没有曹操那般强大的权威,而孙权久经沙场半生戎马,*资历要高得多,同时向魏称藩也意味着对汉朝的背叛;刘备虽以复兴汉室为名,但急于收复荆州为关羽复仇,很难与孙权和平共处。刘备称帝后不久,孙权便将都城迁至鄂并改名武昌,这已经是“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架势,虽然当然孙权还只是吴侯,远非天子。
夷陵之战后,刘备病逝,在确定蜀汉的实际控制者诸葛亮一意践行“联吴抗曹”的方针之后,孙权终于下定决心称帝了。比起曹丕、刘备登基前在谶纬之说方面的经营,孙权称帝的理论基础实在有些“寒酸”。《三国志?吴主传》中仅有“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的简略记载,之后孙权便即皇帝位,唯因黄龙、凤凰见于夏口、武昌两处,故改元为黄龙。这一年是229年,同样是魏太和三年、蜀汉建兴七年――三国之谓,在法律上正式成立。
《三国志》12中的三足鼎立之势
孙权称帝前后没有汉帝的诏书与刘巴笔下的表彪炳后世,但其定都武昌之时对诸将的一席话却足以让后人了解这位枭雄的胸怀:“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昔隽不疑汉之名臣,于安平之世刀剑不离于身,盖君子之于武备,不可以已。况今处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轻忽不思变难哉?顷闻诸将出入,各尚谦约,不从人兵,甚非备虑爱身之谓。夫保己遗名,以安君亲,孰与危辱?宜深警戒,务祟其大,副孤意焉。”
“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孙权以此为训,能屈曹丕亦能拒刘备。在等曹丕封吴王之时,孙权同时接受了九锡――自古以来,受九锡者多于日后称帝,王莽、曹操如是,孙权也如是。比起曹丕、刘备费尽心机的谶纬*,孙权这个吴大帝的所作所为,倒显得落拓大方了。
曹操、刘备、孙权,分别代表了三种成就霸业之路
从刘协几次《禅位魏王诏书》到刘备的《即位告天文》再到孙权的“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三国时期几次称帝事件均翻覆着以实力为基础的纲常博弈。如果曹丕不称帝,汉朝便没有灭亡,刘备也便没有称帝的理由;而如果曹丕、刘备均不称帝,孙权也不可能先于前两者称帝――从这个角度来看,恰恰是曹丕帮刘备与孙权实现了他们的称帝野心,历史有时便是如此的黑色幽默。
从中或许能够猜测曹操至死不愿称帝的另一种可能:如果称帝,曹操只是三分帝王之一,而不称帝,曹操便是永远的三国第一人?至于后世的“帝魏寇蜀”与“帝蜀寇魏”之争,在这个“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眼中,从来都不是一件大事,于是一份《让县自明本志令》,最终引发了三国的称帝接力。
曹操最终当了周文王,魏国的开国皇帝却是曹丕
事实也的确如此。咸熙二年(265年),洛阳的皇宫再次传出一份《禅位魏王诏书》:“格尔上下神祗,罔不克顺,地平天成,万邦以?V。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於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
面对此诏书,司马炎即位的理由与刘备如此相似:“天序不可以无统,人神不可以旷主。”三国帝王,没有一个人笑到了最后,一个动荡而辉煌的乱世,终于在司马氏的笑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