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7 17: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5:24
温病四大家是清代对温病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家,吴又可为明末清初的温病学的开拓者。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后人称之为温病四大家,叶桂擅长治疗时疫与痧痘,著作有《温热论》等。在温病学的基础上,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薛雪撰有《湿热条辨》一卷,在我国医学史上,对湿热病专篇进行论说,薛雪是第一人。融贯历代医家学说,而且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对温病学说作出重要贡献。
吴瑭于四十岁写成《温病条辨》,他首先提出九种温病,创立三焦辨证,总结温病治疗原则,有效方剂及危险阶段的药物使用,医界仍有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辩证结合运用的主张。王士雄著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等,其中《温热经纬》一书中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两大类,并就其病源、症候及诊治等进行阐述,既是温病学论述的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书,流传颇广。
吴又可简介: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江苏吴县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际,是“温疫学派”的创始人。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有《温疫论》一书,开成了一套温热病的辨证论证方案。1642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吴氏将温疫病的传变从表里两大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出九种传变方式,称为“九传”。即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但里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表里分传再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