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查报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8:51
“小商贩开禁”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冷思考
在正文之前,我要强调一下,我并不是要标新立异,也并不是要故作高明。
我的观点只是,我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上提出的,只代表我自己,不代表那就是真理。
我说的到底有没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请大家看过以后再评价。
言归正传:
小商贩开禁,我是极为支持的,我见过几个*欺负一个卖凉茶的外地人,那个卖凉茶的外地人,为了避免被罚,眼睁睁的看着*随意拿取凉茶,然后扬长而去....我当时没有能够上去帮那外地人,我不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我就是没有勇气直接抗争!!!
素质教育改革,我盼了许多年了,我自己曾是一个深受应试教育困扰的学生(我没觉得自己受到了毒害,但我不知道别人怎样)。素质教育改革,提了很多年了,我高二以前一直很希望早点落实,也曾写了不少日记批判应试教育,可是到高二下学期了,我发现,素质教育不会因我的批判而早点到来,我还是乖乖的学习,考上大学,以后有能力了再说吧。----我觉得当时的思想转变是务实的,虽然也可以被认为是没骨气。
............
可是,近一段时间来,我对我原先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又有了新的变化。
我在的这个县,县城内主要的交通运营,是靠一种叫做“一元公交”的小面包车和一种箱式三轮车来承担的。
小商贩开禁之前,箱式三轮,是违禁的,是黑车,所以很少。
我有半年多没回家,我前天出门,发现街上多了许多三轮,那三轮实在是太多了。
主要街道两旁,一辆挨着一辆,不足1千米的路上,有不下100辆三轮,这还不算在街上跑的。-----基本上都没生意。
我等了半天“一元公交”没等着,于是就坐了三轮,好家伙,给我要三块钱,想想人家也不容易,就坐吧。
路上我与司机交谈,从他那里得知,每个月只需交50块钱管理费就行了,没人查,没人管,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车是自己的,生意不算好,司机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我又向等客的车主们了解一下情况,大致相同,从业者主要是进城农民。
回来的时候,坐上了“一元公交”,因为油涨价了,再加上我去的地方远一些,按标准应该收“2元”,在车上,我在与司机的交谈中,得知:每月交一百多元管理费,不交养路费,没有燃油补贴(大客车才有燃油补贴),因为车辆有公司统一登记,价格也有标准,且物美价廉,生意比较好,车是自己的,司机是是女师傅,她嫌单位工资低,得不到上司尊重,所以辞职出来看车,自由自在,一个月收入顶原来两个月。----因为,“一元公交”很少,所以,我没有接触到许多“一元公交”司机。---但从接触到的这些司机那里得知,主要是下岗职工或像那女司机一样的情况。
比较一下,三轮与“一元公交”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有组织有标准的“一元公交”生意较好,这说明,公司化运作是有益处的,可以控制资源的投放与分配,保证供需平衡,以获得收益。---但我主要不是谈这个问题。
为什么三轮车生意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三轮车太多了,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而且没有统一定价,又抬高了消费门槛(讨价还价也是一种成本)----致使有效需求更少。
三轮车开禁,本来是扶助民生的好事,但是开禁了并不一定就能改善民生。
三轮生意不好,借钱买车的那些人,只会越来越穷。
三轮车无计划开禁如斯,小商贩无计划开禁,恐怕也是如此。
所以,*应该意识到,三轮车开禁,仅仅是一种扶助民生的手段,而非目的,管理部门不能每个月收取50元管理费就万事大吉了。
*应该引*贩从事不同第三产业,引导人们分流就业,不要都挤着去做同样的生意,否则,就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无法真正的改善民生。
我觉得,1,可以鼓励三轮车成立自治组织,通过自知组织确定收费标准,打出统一品牌。2,可以鼓励部分三轮车转行去做车辆维修,洗车等工作,引导就业分流,3,可以拿出部分三轮车管理费,作为投资基金,鼓励部分三轮车自主创业,另谋生路......
不知道大家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交流一下。
另外,我不认为,这是*故意不作为,故意官僚主义,我不想随便怀疑别人的道德水平,因为我自己的道德水平就不高。
我觉得主要是很多地方*缺乏缺乏经济学知识,没有形成经济学思维模式,不会用“经济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海南省三亚市的三轮车开禁就做得很好,我想大概是因为那里有懂经济的干部。
我看到现在素质教育改革,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人们都很热情,也很激动。
素质教育改革实效如何,我无法获知,因为我已不上高中很多年,也没有做老师的同学可以咨询,更没有在上学的孩子可以交流。
但是,我平时喜欢做报纸上的那些“高考素质测试题”,那些题颇有难度呢,我觉得自己看的书不算少,有些题还觉得不好答呢----当然,我不是说别人也觉得不好答。
测试题,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需要从小就有广泛的阅读积累,才能答的比较好。
城里的孩子,家境比较富裕的孩子,比较容易享受到较多的图书资源和信息资源,从而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具有解决“高考素质测试”等问题的能力,也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高分。
而农村的孩子,一是没有这些资源,二是他们父母没有城里的父母具有培养孩子阅读积累的意识。
两相比较,就使得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农村孩子更具劣势!!!
我这样说,不是反对素质教育改革,而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关注力度和投资,我们城里人不能得了好处就忘记农民,我们城里人不能自己的孩子有了优势,就不考虑农民的孩子是否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
“农村的孩子,想翻身,能靠什么?---不还是靠科举?废除科举,不是断了农民翻身最大最重要的途径么?”
-----我高二时语文老师针对“素质教育改革”说的话,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老师也并不是反对素质教育改革,而是从他自身的经历和角度来带给我们另一种视角。
农民的真实心声,长久以来确确实实被很多人所忽略和偷换掉了,这些*部分就是我们这样的城里人。
小商贩开禁与素质教育改革,是好事,是值得我们用满腔热情去做的,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具有热情就够了的吗?
仅仅具有热情,就能把事情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