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10:30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殚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气如果用在逞强好胜上就会遭到诛杀;只有忍辱负重、收敛锋芒、安静谦和的勇气才能生存。这两种勇气,有的得到上天的护佑,有的遭受上天的惩罚。上天的好恶,又有谁能知道它的标准呢?上天的法则就是:不用争斗却善于取得胜利;不用宣扬自然是人心所向;没有强制的号令自然成为万物的归宿;平和自然而众生各安其位,一切安排都在不言中。这种法则大到包罗万象,好象不严密、不精确,却没有谁可以摆脱它的控制。“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这里提到的勇气有两种:一种是“勇于敢”;一种是“勇于不敢”。第六十七章说:“慈,故能勇”。可见,真正道所提倡的“勇”是来源于“慈”的,是以“慈”为根本的。那么以“慈”为根本的“勇”又是怎样的呢?就是“勇于不敢”。“勇于敢”一般来说就是争强斗狠,最终的结果不是杀伤别人就是杀伤自己。杀伤自己固然不好,杀伤别人从长远来说也是杀伤自己,因为种下了杀机。“勇于敢”是不讲“慈”的,所以是非道的行为,“勇于敢”的结果必然是遭到诛杀。“勇于不敢”就是勇于坚守“道”。“不敢”的意思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敢触犯“道”。这比通常意义的“勇敢”需要更多的勇气。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有人以你的生命为要挟*着你去杀人,你是去杀还是不杀?不杀,立刻就是死;杀,至少暂时可以活着。杀和不杀,哪一种是“敢”,哪一种又是“不敢”呢? 真正的“勇于不敢”的含义是“宁舍身命,终不作恶”。一切取舍不是以自身安危得失为依据,而是完全地遵循于道,只做从道的角度上看应该做的事情。“不敢”的本质是“敬畏天道”。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声名素佳的高僧,一天有一群人来质问他,说他让当地一个姑娘怀孕生子了。他当然可以不承认,但是他知道如果他不承认,姑娘、婴儿和姑娘保护的情人有可能都要死。所以他的选择就是承认这个婴儿是他的孩子。结果首先是被暴打一顿,差点被活活打死,好不容易恢复过来他还必须承担起这个婴儿的抚养责任。于是他用了十几年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地把婴儿喂养大。直到那个冤枉他的姑娘良心发现承认自己的罪过,他所做的也不过是把已经长大的孩子还给他的父母。“勇于敢”和“勇于不敢”光从字面上去看没有任何意义,要明白“勇于敢”和“勇于不敢”这中间区别的实质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事。“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勇于敢”和“勇于不敢”,天所给予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为什么呢?因为“勇于不敢”才是“同于道”——符合天道的,所以“道亦乐得之”。“勇于敢”只是非道的妄为罢了。冥冥中主宰万物的天道又是怎样是呢?就是:“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殚然而善谋。” 勉强地翻译一下,就是:不依靠争斗也不必去争斗却善于取得胜利;不用宣扬自然是人心所向,于无声无息之中而报应丝毫不爽;没有强制的号令自然成为万物的归宿;平和自然而众生各安其位,一切安排都自然顺畅、天衣无缝。 天道的一切都是依循自然的。不争而善胜,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的道理;不言而善应,就是“天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的道理;不召而自来,就是“执大象,天下往。”的道理;殚然而善谋,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道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是现在最常见的一句话。每当有大贪巨恶落入法网,人们都会这么说。其实天网比任何法网都要精密和严格。天网——大道至简之处,其实就那么人人皆知的几条——真所谓“甚易知,甚易行”。但是有多少人能坚守奉行呢?总是自以为聪明,可以一手遮天,心怀侥幸,以逞私欲。自古以来,顺道者昌,逆道者亡。敬天者生,逆天者死。这就是自然规律,看起来好象不起眼,谁犯了都逃不脱。两千多年前老子的语录至今仍旧光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