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8:22
新政的最终结果:皇族内阁的出现
1900年,八国联军大摇大摆地进入紫禁城,光绪与慈禧携皇亲国戚仓皇出逃西安。都城北京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再度被异国攻破。一路上慈禧意识到,2年前她叫停的百日维新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变法改革,才能保大清永固。由此,一场由清*在灭亡前亲自主导的新政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一、内轻外重的国家格局
太平天国的出现改变了大清朝的权力格局,为了剿灭“反叛”太平军,*放手地方办团练,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军事首领崛起,他们凭借手中的私人化部队,逐渐掌握了地方的军事、行政、经济大权,晚清时期很多地方督抚都有湘军或淮军背景。结果地方权力大,*权力小,地方都威胁到*了。
淮军
1901年,清末新政正式启动,这次新政看似只是清*实行的自救运动,举措与之前被废止的百日维新也相差无几,但旧瓶里也装了好些“新酒”。新政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挽救清*的威望,打击*党人的起义浪潮,更是为了收缩地方权力并集中到*层面。
二、新政改革下的格局变化
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地方督抚通过军队与厘金获得了地方的财政与军事大权,而这两项权力可以说是*中最为关键的两项大权。
征收厘金的厘金局
清*是如何收缩地方权力的呢?
其实做法也很简单,朝廷在*率先设立相应领域的最高部门,如陆军部、度支部等,再在各省设立相应部门,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将地方的部门归于*相关部门的直接管辖下,两方是垂直管理。
*夺地方的权,地方大员当然都高兴不起来。尽管地方督抚不情愿,但这个时候,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方大员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年老体衰,后来的地方督抚又没有曾、李等人的能力和魄力,面对*的改革也只得步步退让。
清末新政时晚清四大名臣中仅剩年老体衰的张之洞
但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权力真的能上交到朝廷手里吗?
其实并不能。现实永远比理论复杂,一切*在理论上都是好的,一旦进行实操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
就清*设立的许多新机构来看,负责人多为满人且多为皇亲国戚,所以尽管权力名义上被收回到朝廷,但这些部门里贵族子弟之间争权夺利,一个部门可能会在一天内发出截然不同的两道诏令。
更糟糕的是,在新政中期,光绪与慈禧两大掌舵者先后去世,小皇帝与年轻的摄政王根本没有掌控改革的权威,*的权力就更加分散。
摄政王载沣
就拿军事权来说,清*新设立的陆军部在名义上有节制全国陆军的权力,尤其是对用西人训练方式训练出的各镇新军有掌控权,但实际上,辛亥*正是驻扎在武昌的新军发动的,*派陆军部大臣荫昌指挥北洋六镇新军南下*,结果荫昌说话根本不好使,最后还得求袁世凯出马。
《走向共和》中的袁世凯
三、上下无权的混乱局面
在新政改革之下,地方督抚的权力或多或少地被收编至*里,地方督抚的很多举措已经丧失了合法性,在名义上就占了下风。而*呢,虽然将很多权力收上来了,但由于缺乏权威,加上满清贵族在各个部门里明争暗斗,使得这些“*的权力”在*也消失不见了。
清朝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
结果,一种上下都无权的诡异现象出现了。比起*的权威缺失,更致命的是,地方在面对*党人的起义时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正规的军事权力。
直隶督抚陈夔龙曾有过感叹:“疆臣职司疆土,直隶尤屏蔽京师,一旦骤失兵柄,其何能淑。”意思是说,各省督抚有着保卫疆土的责任,直隶省更是护卫北京的重镇,一旦没有军事权,怎样能履行好责任呢?短短几句话就说出了地方督抚的无奈和担忧。
在上下皆无权的诡异情况下,1911年的武昌起义把清*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陆军部倒是拥有军事权,可它既控制不了起义的新军,也无法调动消灭起义的新军,而地方督抚呢,在面对起义时又没有合法的调兵权。
反正,一切都是那么地诡异,却又顺理成章。
1912年,清*在进退失据的状况中结束了200余年的统治,中华*的历史由此开始。
上下皆轻的清*在武昌起义面前轰然倒塌
清末的改革本是一场自救运动,却没想到以挽救清*为使命的新政改革最终加速了清*的灭亡。盲目的变动使得地方与朝廷都丧失了应有的权力和权威,面对一次次起义却束手无策,最终武昌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清朝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