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3 16: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4:24
竿,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gān,最早见于楚系简帛。其本意表示竹子的主干,俗称“竹竿”。《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又特指钓竿。《庄子·外物》:“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又特指竹简,引申为书札、文书。
竿,形声字。从竹,干声。汉隶“竿”字所从之“竹”或讹为“艹”,进而讹为从艸,而与草芉之“芉”同形。 “竿”是竹子的主干,俗称“竹竿”。《说文》:“竿,竹梃也。从竹,干声。”《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又特指钓竿。《庄子·外物》:“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又特指竹简,引申为书札、文书。宋朱或《萍洲可谈》:“田望勤于竿牍。”引申作量词,用于竹子。
康熙字典:
《广韵》古寒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寒切,𠀤音干。《说文》:竹梃也。《诗·衞风》:籊籊竹竿。《史记·货殖传》:竹竿万个。又竿牍。《庄子注》:竹𥳑为书。
又地名。《水经注》:衞县有竿城。又与干通。《後汉·董卓传》:僭拟车服,时人号竿摩车。注:竿摩,犹干劘也。言其相*近也。又《集韵》:古旱切。与干同。箭笴也。又《集韵》:居案切,音旰。衣架。《尔雅·释器》:竿谓之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