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3 16: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20:50
一、译文:唐子西的诗中写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我把家安在深山的里面,每逢春末夏初(的时候),苍翠的苔藓生满台阶,落下的花瓣铺满小路,没有人来敲门(打扰),(惟有)松树的影子斑驳不齐,地面和空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
中午刚刚睡足,就打点山泉水,捡几根松树枝,煮苦茶喝它。凭兴趣读几篇《周易》、《国风》、《左氏传》、《离*》、《太史公书》以及陶渊明、杜甫的诗、韩愈、苏轼的文章。悠悠然不慌不忙地走在山路上,摸摸松树竹子,跟小鹿(一样)都在高高的树林和茂盛的草地里休息。坐下来赏玩奔流的泉水,用这水漱口洗脚。很快回到竹子做窗的家里,就有山居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做了竹笋和蕨菜,端上麦子煮的饭,高高兴兴的吃一个饱。
在窗子旁边提笔起来,管他多少写个几十个字,或者展开收藏的模板字帖、名士真迹、画卷来一起欣赏。兴致来了就吟诵小诗,有时草书一两段《玉露》。再煮上一杯苦茶,出门到溪边踱步,偶然遇到种田的大爷或垂钓的朋友,问问桑叶麻虅,谈谈梗米稻谷,猜猜天气,比比谁钓的鱼多,遇到节日或好日子,大家就约好一起吃饭畅谈。回家后靠在柴门旁边,就只见夕阳挂在山上,树林和天空紫色绿色纷繁众多,迅速变幻,美丽得让人目眩。
等到牧童骑在牛背上和笛声一起归来,那么月亮已经映在溪水上了。
品位子西的这句诗,可以说得上绝妙了。但是这句诗虽然妙,懂得那妙处的人却少。那些牵着猎狗、驾着苍鹰,奔驰追逐在声色名利场中的人,只看见滚滚的马头尘土和匆匆的过隙马影罢了,哪知道这句话的妙处呢?要是谁能真的理解这样的奥妙,那么就像东坡说的,没事静静地坐在这,一天时辰好像过得像两天了。如果活七十年,就是一百四十岁,这样的收获难道不多吗。
二、原文:
《山静日长》【宋】罗大经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此句之妙哉!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已多乎!
扩展资料
一、本文注释
1、家:用作动词,居住(以……为家) 。
2、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3、汲:打水或汲水。
4、煮苦茗吸之 :茗,好茶。 啜,喝。
5、麛,音mí,小鹿,也泛指幼兽。
6、山妻:隐士之妻。常用作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
7、笋蕨:竹笋和蕨菜。
8、玉露:作者有笔记《鹤林玉露》。
9、邂逅:不期而遇或偶然遇见。
10、剧谈:畅谈。
11、印:倒映或映入。
12、衮衮:尘雾迷漫的样子。
13、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
二、相关成语
山静日长 [ shān jìng rì cháng ]
解释:指在山中闲居。山中静寂,时间过得很慢。
出自:宋·唐庚《醉眠》:“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释义:山静的似乎像太古时代,日子长像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