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0 21: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20 23:12
1至少需要泡3小时以上。
粽子是我国传统食物,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美食,主要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糯米制作粽子之前,通常主要提前进行浸泡。
因为只有浸泡过的糯米,它的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才能将其中的黏性成分释放出来,使包出的粽子软糯、粘软;其次也会使粽子烹饪的时间也会缩短,一般糯米需要提前浸泡至少3小时以上才行,时间太短达不到效果;但要是时间太长,会导致粽子营养成分流失过多,也是不可以的。
2包粽子的时候糯米需要泡,这样才能使糯米膨胀,煮出的粽子外观蓬松、口感软糯;生活中浸泡糯米需要用冷水,热水泡温度太高,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糯米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从而降低糯米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口感。
3建议泡。
制作粽子的时候,糯米最好是泡一下,虽说者没有强制性要求,但包粽子的糯米若是不泡的话,糯米的粘性较低,会导致粽子口感不软糯;其次及时会增加煮粽子时间,糯米煮制时间增长,其中的营养就会流失的越多,这样反而容易降低粽子的营养;另外就是糯米没有泡就包粽子,粽子的口感也不是很好。
4糯米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具体如下:
*糯米是用黄花或黄羌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提取,得到的*的染液将糯米搅拌均匀之后的糯米。
红糯米是以水稻和高粱杂交而成,经过了食品局的检验,其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的含量是普通稻米的9-14倍,营养丰富,其口感软糯。
白糯米就是常见的长糯米和圆糯米,粘性较高,口感软糯,是做粽子常用的一种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