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2 14: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0:30
其实,关于端午龙舟起源学术界大致有七说,尤以闻一多先生考证的“祭龙说”最具权威。只因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竟渡曲》将吴越一带划龙舟的号子声“嗬哉”,误听为呼屈原魂“何在”,统治者要褒扬屈原的忠君,群众亦感怀屈原出污不染的高洁,故使“屈原说”流传最广。加之五通盐商多为“湖广填四川”的客家移民,荆楚吴越一带祭屈的龙舟由其移入五通也是可能。只是与五通桥的山川形胜和盐业资源相融合,使龙舟会与贰柒拾、西坝豆腐、麻辣烫等一道共构了五通独具特色的盐业文化。亦如乐山龙舟会曾是纪念“神勇大将军赵 昱”一样,各地划龙舟纪念人不同,五通桥龙舟会作为当地人为适应自然和生产的多种需要而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文化业绩,它随着历史的演变也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涵,从祭神到娱人,从弘扬齐心拼搏精神到挖掘本土文化品牌等,都正好体现着一种文化变迁规律。诚如余光中《汨罗江神》诗:“急鼓齐催,千桨竞发/两千年后,你依然待救吗?/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待救的,是岸上的我们。”四年一度的五通桥龙舟会正办得更加返璞归真,更加独具文化魅力,恰正是这种文化规律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