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3 01: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8 20:18
1、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 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翻译:人民内心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
2、坐卧不安 [ zuò wò bù ān ]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 处:《周书姚僧垣传》:“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先有气疾;加以水肿;喘息奔急;坐卧不安。”
翻译: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先有气喘的毛病,加上水肿,只要喘急了就会十分难受。
3、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出 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鲁肃局促不安。”
翻译:鲁肃心中不安。
4、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 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翻译:两道听了这些话,心里极为不安。
5、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 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翻译:自从哥哥有了官司,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又没有办法相救。
芒刺在背 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惊惶失措 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心惊肉跳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惴惴不安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诚惶诚恐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惶惶不可终日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惶惶不安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急张拘诸 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心慌意乱 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张眉张眼 惊惶不安的样子。
七上八下 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神丧胆落 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失魂丧魄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热锅上的蚂蚁 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
人心惶惶 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如芒在背 形容极度不安。
饮冰内热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局地钥天 惶恐不安貌。
雀目鼠步 比喻惶恐之极。
丧胆游魂 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闻风破胆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饮气吞声 谓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跼地龠天 〖解释〗指惶恐不安的样子。龠,古同“钥”,锁钥。
跼蹐不安 形容恐惧不安
魂惭色褫 惶愧失色,惊恐不安。
忐忑不安tǎn tè bù ān
[释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语出]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安。”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近义] 惶惶不安 坐立不安
[反义] 心安理得 悠然自得
[用法] 用作贬义。多形容心情;也形容表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坐立不安”;都有“不安”的意思。但~偏重形容心理上的不安;“坐立不安”偏重形容行动上的不安。
[例句] 这次参军;小王高高兴兴地报了名;但体检时发现有轻度近视;又~起来。
形容“惶恐”的成语有:忐忑不安、惶恐不安、心惊肉跳、惴惴不安 、诚惶诚恐
1、忐忑不安——【tǎn tè bù ān】,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自: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2、惶恐不安——【huáng kǒng bù ān】,指内心非常害怕,十分焦躁不安。
出自:《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3、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解释: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出处: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4、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解释: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自:《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
5、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恭维、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