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3 00: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1 22:06
秉的成语:风中秉烛、一秉虔诚、当风秉烛、秉要执本、秉公无私、一秉至公、秉钧持轴、秉笔直书、秉烛待旦、秉节持重、秉烛夜行、秉旄仗钺、秉政劳民、秉公办理、秉公任直、秉钧当轴、秉文兼武、遵道秉义、遗训可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秉(拼音:bǐ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手拿着的一把庄稼。“秉”本义是禾把。又由手拿一把庄稼引申为拿着,如秉持、秉烛。又引申为主持,如秉公办事。又引申为承受、接受,如秉承。
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的左边是一颗禾苗,有叶子和禾穗,禾穗弯垂;右下方是一个又(手)。两相会意,表示用手拿禾。手拿一把庄稼是农人的经常动作,也是一个实在动作。古人们按照描实的手法,用禾、手会意,创造了秉字。
金文中禾与手的位置相互穿插,手伸于禾中,手拿禾的意思更为明确。小篆与金文基本相似。在以上几种文字中手形都有手腕的部分,隶书中人们规范地把手写成了一个“彐”字,形成今天的“秉”。
秉字的本义是禾把,引申为执、持,如“秉烛夜游”“秉笔直书”。执掌、主持,也叫秉,这是进一步的引申义了。如“秉政”“秉公执法”。这里秉的意义仍然与执、持的意义有关联,只不过更为抽象了一些。人的性格,叫作“秉性”。这个秉,带有天赋具有的意思。如果细究起来,还是同持有的意义有点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