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2 20: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14:02
家乡的山有些怪异。远远的望去,就像骆驼的驼峰,高低突起。满山都是花草树木,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颜色。
春天。
当春姑娘吹着暖风慢慢飘来时,山上的万物都复苏了。山上的柳树吐出白绒绒的柳絮,春风把这些白色的小伞兵送上天空,送到旅游景点;春雨飘飘然的来了,整个大山滋润了。大山绿绿的,孩子们在百花吐艳的绿色草地上放着风筝,嬉戏着,玩耍着。
夏天。
大山是浓浓的绿,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山里的孩子光着身子跳进小河里,一起嬉戏、玩耍、比赛。夏天的树像一把绿绒大伞,树的叶子多得不计其数,一簇堆一簇,不留缝隙,叶子翠绿而明亮。山里柳暗花明,我们会到山里去采蘑菇,听鸟叫,快乐的游玩。
5月6日,天气晴朗,我和爸爸、舅舅等十多人乘车来到永安山游玩。
来到山顶上,我看见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水库。水清请的,碧绿碧绿,映出对面山顶的倒影,美丽极了。阿姨看见旁边的山坡上长着一大片蕨,带头采摘起来,我也兴高采烈地跟着大人们摘起来。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袋,我和弟弟高兴得唱起歌来。我俩一直爬到小山坡顶上,往下一看,呀,村庄里的房子像是积木搭起来那么小了;公路像一条条白线;湖源溪像一条玉带子穿过整个乡镇。
同学们,欢迎你们到我们家乡的永安山来亲自体验登高的感觉。
雾,给迷人的天马山披上一条轻纱,她变得更加神秘,更加迷人了。一切都是清新的,都是那么地诗情画意。
清晨,太阳还没有爬上山头,可是大山的女儿——小鸟早已把她唤醒了。她睁开惺忪的睡眼,这时,山中万物醒了,水流动了,像一条飘带,悠悠扬扬地飘然而去;小草加快了成长,那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脸上带着晶莹的露珠迎接晨曦。金色的晨光,火红的朝霞网 ,银色的山溪,翠绿的树丛,多美的颜色呀!哦,这就是大自然的颜色。
山下有一个个天然深潭,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鸟语花香,古树古藤,蜂飞蝶舞。左边瀑布如涓涓细流,沿着石壁冲泻入池,犹如一匹长长的白绫。瀑布两旁的崖壁上长满碧绿的“大伞”,幽谷丛树中木板田梯一层层。瀑布千姿百态:有的紧依壁崖,蜿蜒曲折;有的悬空而下,如水帘垂下,远看宛如一挂白玉帘高悬于天际,近看又似万斛珠玑,凌空而落。我双手捧上清澈的水,喝一口,甘甜甘甜的,一种清爽、冰凉的感觉流遍全身,哇!酷!比农夫山泉还好喝,还解渴!
天马山上有很多奇石怪玉,有的像老爷爷那断成两半儿的拐杖,有的像骆驼背上尖尖的驼峰,有的像一个圆圆的小皮球。翠绿的山和翠绿的树,好不赏心悦目!在这里没有虫咬蚊叮之忧,四处都是山,四处都是水,四处都是树,好一幅山水画呀!一座座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犹如一道翠绿的屏障。虽然没有泰山的雄伟,没有香山的火红,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也能与泰山较量,与香山媲美!
芦芽山地处山西宁武县境内,是山西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它海拔2800多米,山势险峻.从远处眺望,芦芽山山峰被大片森林包围着,山峰全部由灰白色巨石构成,怪石嶙峋,犬牙交错,有些形状如芦芽一样直耸蓝天,芦芽山因此得名. 乘车沿盘山公路向芦芽山盘旋约五六公里,就到达芦芽山脚下,之后便是徒步登山.从这里沿陡峭山坡进入原始森林,行步大约四五公里才能到达山顶.首先要登496阶台阶,然后在茂密的森林里沿游人踏出的土路继续攀登.芦芽山是石头上,表面覆盖着黑土,松树就长在这土层上,树根像网一样向四周伸开,罩在地面上.树根细的有三五公分,粗的有碗口那么大,挺拔的松树竟然长在光秃秃的岩石上,其根如爪一样紧紧贴在岩石上,构成了芦芽山的独特景观——石上松. 芦芽山的山峰是雄伟壮观的,山顶全部由巨大岩石垒叠而成,山的最高点是太子庙,它建立在悬崖峭壁顶端,扶着栏杆向山下望去,茂密的森林,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风急而冷,真有悬在空中被风吹得摇摇欲坠之感.再看远处巨石形成的景观,如大佛似将军,威武挺拔地在林海中屹立,显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芦芽山就像被浩瀚林海簇拥着的一片洁净圣地,让游人能真正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芦芽山的神秘与奇异会让你流连往返,晋西北大地的旖旎风光让你赞不绝口,三晋大地处处都是好风光等你来。
美丽的凤山
湛蓝的天空如同蓝宝石一般,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和自由飞翔的鸟儿成了点缀。远处有不少起伏不平的山,其中我最喜欢凤山。
远处的凤山,翠 *** 流,如同被绿色渲染过一般,郁郁葱葱,极为好看,令人感到十分惬意,
如果你上了凤山,那感觉更是妙不可言:微风吹过,小草与垂柳一同向你弯腰问好。再往前走,你会走到一条鹅卵石小路上,这条小径两边满是嫩绿的小草,向远眺望,树林中还有几座若隐若现的小凉亭。在凤山的半腰有一座新修凤山公园,公园*有一座凤凰石雕活灵活现,仿佛真的一般。
到了夜晚,凤山完全变了样,山顶的上的霓虹灯把凤山装鉓成了“花灯姑娘”,真是美极了!
家乡的凤山真美!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四处征战时来到永安山,寺僧不识,于是他在寺壁题诗一首:“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腥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何用叨叨问姓名。”寺僧一初答诗道:“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惟恐鬼神愁。
忙将法水轻轻洗,犹有余光射斗牛。”朱元璋常与寺僧一初、如兰谈论军国大事,在骊珠石上下棋呤诗,留下《*》一首:“百花开时我未发,我若开时百花煞。
昨夜西风战一场,满身穿着黄金甲。”在明代,妙智寺建筑宏伟,僧人逾千,香火极盛。
可惜一九七O年建永安山水库时,妙智寺被拆毁。目前妙智寺在恢复重建中。
我来到了美丽的文瀛湖。
一片碧绿映入眼帘:绿色的湖、绿色的草地、绿色的浮萍、绿色的树木……这满眼的绿意,让我不禁陶醉在其中。 我扶着白栏杆向下望,文瀛湖的水清清的,像一块绿色的玻璃。
几只灰色的鸭子在湖里悠闲地游泳,时而潜下水去追逐水中的鱼群。湖面上的浮萍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就像是用绿宝石雕成的珍品,晶莹剔透,美丽极了。
几个小孩子拿着水*玩耍,在他们喷出的水雾中,我还看到了一道有些模糊的彩虹呢! 来到湖心小岛,石子小路旁满是没过膝盖的野花。穿过美丽的花丛,坐在草地上,可以看见水底的青苔绿茵茵的在湖底蔓延,像一块绿色的地毯;那水中五彩斑斓的鱼儿,好像是绿地毯上的花卉。
微风吹过时,倒映在水中的景物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像是在照哈哈镜有趣极了。这时,湖面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小圆圈,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湖里有鱼儿一个接一个地跃出水面,波纹荡漾,多美啊! 我看得入了迷,我想:“这湖中一定有一块大翡翠,不然她怎么会这么绿?湖中一定还有一块大磁铁,不然她怎么会这么吸引人?” 美不胜收的文瀛湖,真让人流连忘返!她是镶在家乡大同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画笔下最美的风景。
望海·游记]玉苍散记
前面就是那莽莽苍苍的大山,车在山麓上爬行,两旁是葱郁的树木,很放肆地长着,把一条十米宽的上山公路严严地护在中间。或许是第一次走这条山路,生疏的道路总是让人觉得特别的蜿蜒曲折和漫长,然而,也会有出其不意的惊讶。那些峰回路转的拐弯常常会使我们虚惊一场,路旁不时有一两间红砖黛瓦的房屋从眼前一晃而过,屋舍旁必定有几丛青翠的疏竹。车子风一般地掠过,那些竹叶便在车窗上噼啪作响,一路行来,倒也不寂寞。
玉苍山矗立在浙闽交界之处,海拔九百多米,可以观日出、赏云海、览奇石,世称“玉苍三绝”。汽车在山峦岭壑之间穿行了两个多小时,在将要到达的时候,天却下起了雨,山顶云遮雾绕,朦胧飘渺,把美丽的玉苍山景捂得紧紧的,直到转过最后一道弯时,才依稀看到我们将要下榻的玉华山庄那红色琉璃瓦的屋顶。山庄依山旁水,一幢幢仿欧式的小别墅精致、典雅,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错落有致,规模似乎也不小。下了车,扑面而来的就是新鲜的空气,空气湿润、充沛,就象无数透明的水珠,我们张开大口贪婪地吮吸着,然后感觉全身的每个毛孔里都能涌出一股清甜来。雨不大,但是雾特别大,雾霭笼罩着,眼力所达,不过五十米,那些雾在身边涌动,挂在四周的松树上,树梢含雾,松针吐翠,顺着一条平整的小路,在松林里漫步,竟让人如在云堆里飘浮的感觉。
玉苍山有一奇,便是山上多天湖,据传有十八个之多,这些湖散落在群山之间,终年碧水盈盈,盛夏不涸,更为神奇的时,湖里还有鱼类活动。但是,这样的天气里,我们是没办法寻幽探险了,只能把这个当作传说来听听,望梅止渴。还好,山庄下面就有一座人工湖,在这海拔八百米的地方筑堤坝以蓄水,可说是名副其实的“高峡出平湖”。湖面宽阔,沿着山势把山庄轻轻地拥住,极目望去,湖上烟雾迷朦,不知何处是岸,湖边砌了一个小码头直伸到湖心里去,码头上拴着一只小舟,隐隐约约地看着有个人坐在码头的尽头凌波垂钓。*着岸边潮湿的栏杆,心中有些羡慕那垂钓之人的雅兴了。此时,从山坳里飘来悠扬的钟声,大概是玉苍山里的千年古刹法云寺的晚课了,钟声沉闷,在山谷的回音里颤颤悠悠的,举首遥想,这云深处的天湖现在也应该有眼前这般的秀美吧,阒无人烟的峡谷,如画的风景倒映在湖底,该是怎样的华美,又会是怎样的寂寞。
没想到的是,垂钓之人居然是位年轻人。一脸的悠闲,见我走近,干脆放下钓杆和我闲聊起来,自称是山里人家,开出租车的,今天拉了一位客人到玉华山庄,便借来一套钓具,准备钓几条鱼晚上回去打牙祭。“这山里的鱼可鲜美着呢”年轻人一脸垂涎三尺的样子,让我发笑。他见我兴致盎然,便提议载我到山里去转转,只要付一点油费就行,看着他满脸的狡黠,非常麻利地收拾好钓具,不放过任何一个生意的样子,我似乎看到山里人特有的那种精明。
车子拐过一块写着“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牌子后,便见不到人烟了。车子慢慢地行驶,摇下车窗,让山风灌进来,特别的清凉,时而还会有林鸟啁啾。拐了好几道弯,前面出现了比较宽阔的峡谷,一座寺院在林木掩映中显露出来,车在寺院的山门外停了下来,年轻人跳下车说,法云寺到了。寺院不大,但很古朴,山门是石结构,矗立的石头上爬满了青苔,过了山门便是广场,一个很别致的放生池砌在广场的*,池前有石塔几座,塔下放置着一盘盘娇艳的大丽花,池中又有一个小假山,一座滴水观音的石头像正低眉微笑,神情自然,可见雕刻的精细,池里的水也是俨俨地绿着,整个寺院的一草一木似乎早已与这山、这水溶于一体,显得平和自然。
傍晚的寺院里寂静而空旷,没有香烛的烟火,空气里只残余着若有若无的梵香。几个老年人围坐着闲聊,也看不出谁是和尚,那年轻人捧着茶坐在他们中间。山居的日子或许常常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单调,远离尘世的喧嚣,在这里谁是出世,谁是入世也说不出来了。这几百年的缓慢岁月里,真应该从《聊斋志异》里请几位调皮的狐仙来给他们增加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山上的天气真的难以捉摸,回来的路上雨就大起来了,到了晚上,更是一个接一个的怒雷伴随着闪电,狠狠地砸下来,电停了,漆黑中大家惊恐地聚集在客厅里,在摇晃的烛光下,听着窗外噪杂的雨声,一道道闪电劈下来,照亮半个天空,雷声如锤,地动山摇。这可是海拔近九百米的高山,也就是意味着离天近了九百米,在如蛇一般的闪电里,我们都不由自主地战僳起来。突然想起古寺里的老人们,不知今晚他们是否会如往常一般的安闲。第二天早上起来,拉开窗帘,却发现经过一夜风雨的玉苍山,竟是如此的美丽:蓝蓝的天空下,阳光明媚,参差不齐的山头上遍布着神态各异的石头。昨夜的那一场雷雨,昨天的那一场烟雨仿佛就是早已化为灰尘的梦境。
江轮挟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途径,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进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 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进,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 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 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悠悠扬扬,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由补山亭登四百余阶,即可达,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的古刹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穆肃气氛迥然相异。花丛中两棵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根部护以石栏,显得与众不同。原来,这是二百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的两棵菩提树。相传得道于,因而,佛门视菩提为圣树,自然受到特殊的礼遇。
鼎湖山的树,种类实在太多。据说,在地球的同一纬度线上,鼎湖山是现存植物品种最多的一个点,现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并被选作生态观测站。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而如今,大约是佛法失灵的缘故吧,同一个庆云寺,却由于引来大批旅游者,反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潜在的威胁。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唱歌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七月的江津炎暑*人,这时最理想的便是游览临峰山。因为临峰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爽心悦目。
进入临峰山,笔直公路像一条连绵不绝的白毯,似乎在迎接我们的到来。白毯两边的树木高大茂盛目不暇接。眺眼望去,这里全是绿的“海洋”,仔细一看每棵树都有不同的绿色。杨树的嫩绿,榕树的翠绿,松树的深绿……大自然把千百种不同的绿色装点在了临峰山。
往里走,就会看见密密麻麻的森林,难见天日。这里也是草的“海洋”,草矮得在一米多,高得有两三米左右。一个大人走进去似乎被这草的“海洋”淹没在里面,走时一不留神,也会被跌倒在这里面。走出“草海”,我们看见了未曾见过的植物。一棵小树,叶子翠绿翠绿的,结出了几个小红果,粗粗一看,似乎几颗红宝石挂在小树上,细细一看这几颗红果子仿佛与我们玩捉迷藏,有的藏在树叶下,有的藏在枝干后,也有的藏在深草堆中的枝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