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2 20: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6:56
zhú rú
bambusae caulis im taenia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amboo shaving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竹茹
竹茹为中药名[1][2]。灸用材料之一[2]。出自《本草经集注》。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 F. Li 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 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3]。
《千金翼方》:“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bamboo shavings(《中医药学名词(2004)》)
竹皮、竹二青、淡竹茹[1]。
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Mitf.) Stapf ex Rendle或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1]。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1]。
单丛生。秆高6~8m,直径3~4.5cm。节间壁厚,长30~36cm,幼时被白粉。节稍隆起。分枝常于秆基部第一节开始分出,数枝簇生节上。秆箨早落。箨鞘背面*,干时肋纹稍缍起,先端呈不对称的拱形,外侧一边稍下斜至箨鞘全长的1/10~1/8。箨耳稍不等大,靠外侧1枚稍大,卵形,略波褶,边缘被波曲状刚毛,小的1枚椭圆形。箨舌高2.5~3.5mm,边缘被短流苏毛,片直,呈不对称三角形或狭三角形,基部两侧与耳相连,连接部分宽约0.5mm。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10~18cm,宽11~17mm,背面 密生短柔毛。
生于山坡、路旁或栽培。
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条,捆扎成束,阴干。
本品为不规则的丝条,卷曲成团或长条形薄片。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甘,凉[1]。入肺、胃、胆经[1]。
竹茹功在清热,化痰,除烦,止呕[1]。主治胃热呕吐、呃逆,虚烦不寐,妊娠恶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小儿热痫;亦治吐血,衄血,崩漏[1]。
竹茹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茹为眼科常用化痰药,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胞生痰核和痰火升扰所致青风内障、绿风内障,伴恶心呕吐者尤宜。常配伍半夏、黄连等,如黄连温胆汤。
煎服:4.5~9g[1]。
竹茹含2,5二甲氧基对苯醌、丁香醛、对苯二甲酸β羟乙基甲基酯等[1]。
含木质素、纤维素。
本品可抗菌,抑制酶活性[1]。
竹茹
Zhuru
BAMBUSAE CAULIS IN TAENIAS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I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
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纤维性,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水分不得过7.0%(附录ⅨH第一法)。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4.0%。
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团。
17.6.1.1.1 性状、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17.6.1.2 姜竹茹取净竹茹,照姜汁炙法(附录ⅡD)炒至*。
本品形如竹茹,表面*。微有姜香气。
17.6.1.2.1 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17.6.2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17.6.3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7.6.4 用法与用量5~10g。
17.6.5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