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1 12: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7:53
语音特点:
江淮官话(淮语)和普通话相比最大的语音特点就是有入声:
绝大多数地区都只有喉塞音[-?]一个入声韵尾;
安庆市的桐城、枞阳两地只有[-l]韵尾;
唯有宝应一地有[-?]、[-l]两个韵尾;
还有极少地区入声韵尾弱化或失去入声韵尾的,如南京、新海连等地。
方言土语都是历史流传下来,在宝应话中可以找到与典故相关的例子。
秋胡,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发迹前原是个秀才,穷愁潦倒,衣冠旧皱,其貌不扬。结婚五日,即被征去从军,从此音信杳无,五年后做官回乡,路过桑园,见一*,容貌美丽,加以调戏,及至回家,见了妻子,方知妻子就是桑园里的*,妻子痛斥了秋胡,投河而亡。中国古典戏剧喜欢安排大团圆的结局,元石君宝杂剧“秋胡戏妻”安排了秋胡再三低头认错,秋母又从中说合,两人遂破涕为笑,和好如初。宝应话“秋胡子”,即常指人脸面不清无光,皱纹拉拉,胡子络缌,蓬头垢面的样子,那就是映射秋胡发迹前的生活窘境的,这种样子,往往多指老年人,故常称作“老秋胡子”或“老抽胡子”。
瓮原指小口大腹的陶器,对着瓮口说话,声音会粗大而低沉,所谓瓮声瓮气是也。宝应说话的粗瓮声引申到某些人说话做事不明事理,是个瓮得很的粗人。“这个人瓮”,我们常听到有人这样说,与其相关的词条,为“瓮里不懂”、“瓮懂不灵”,或者说“翁里不懂”、“翁懂不灵”,“翁懂不灵”也可说成“翁仲不灵”。翁仲,传说为秦时巨人句,后指铜像或墓道石像。清乾隆皇帝多次到江南游玩,每一次都是很多大臣前呼后拥。有一次,他来到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墓前,墓前有石人石马,乾隆指着石人问站在身旁一位翰林:“他叫什么名字?”那翰林学问不多,就似是而非地把石人叫作“仲翁”,乾隆当时什么都不说,回到京城以后,立刻把这位翰林降为通判,降级的圣旨是四句诗;
翁仲为何作仲翁,只因窗下少夫功。
从今不必为林翰,贬尔江南作判通。
乾隆这首诗,这位翰林颠倒“翁仲”两字意发挥,又故意将功夫、翰林,通判也颠倒用之,这是对其辛辣的讽刺。
那位翰林在皇帝面前,把“翁仲”说成“仲翁”,出了洋相,实实在在的“翁仲不灵”。宝应话说“翁仲不灵”即是指糊涂、不机灵。
由此可见,方言土语是包括历史典故等多种成分在内的活化石。
宝应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俗语,言简意赅,丰富、生动、有趣,现例举数十条,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