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1 13: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51
古人曾利用含有磷光或荧光物质的颜料作画,使画面在白昼与黑夜显出不同的图景。
宋代的和尚文莹在《湘山野录》一*载过这样一幅画牛图:白昼那牛在栏外吃草,黑夜牛却在栏内躺卧。皇帝把这幅奇画挂在宫苑中,大臣们都不能解释这个奇妙的现象,只有和尚赞宁知道它的来历。
赞宁解释说,这是用两种颜料画成功的,一种是含磷光物质的颜料,用它来画栏内的牛;另一种则是含荧光物质的颜料,用它来画栏外的牛,则显出了前述那种效果。这可说是熔光学、化学、艺术于一炉,堪称巧思绝世。
例如南宋时期的《清波杂志》曾记述这样一件事:画家义元晖,十分精于临摹,有一次从某人处借来一幅画,元晖临了一幅还给藏主,把原件留了下来。过了几天,藏主来讨还真迹。元晖问他是如何辨认出来的。那人说,原件牛的眼睛中有一个牧童的影子,此件却没有。看来,这牛目中的牧童影也是利用掺有磷光物质的颜料画成的,所以一到暗处就显出来了。
这种技巧后来只在少数画家中私相传授,做成的画叫作“术画”。在国外,英国的约翰•坎顿才使用这种技艺,这比起我国要晚1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