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1 22: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22:48
1919年熊全治的父亲举家迁居南昌市.熊全治在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毕业后升入江西省立第一中学,当时他的父亲在该校任教.1932年熊全治高中毕业.*为了发展工业,鼓励中学毕业生攻读工程专业.江西省没有大学,熊全治就去武汉、上海报考了几个大学的土木工程系,但都未录取.出榜前,他在上海看到浙江大学在杭州的第二次招生广告.由于他崇敬浙大的陈建功和苏步青两位教授,而自己又擅长数学,所以决定去杭州报考浙大数学系.他以优异的数学成绩被录取了.从此,他就在数学领域里寻求真理. 1937年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很快扩展到上海,而且危及杭州.熊全治随浙大临时迁往浙江建德县.战争不可能短期停止.浙大当局拟再向江西泰和县迁移,但议论纷纷,一时难以决定.在纷乱的情况下,不可能从事学术研究.熊全治惦念着留在南昌的母亲和妹妹,以及在武汉工作的父亲和二哥(弟弟那时随同济大学迁移).于是他离开建德,回到南昌,又随母亲及妹妹去武汉.在那里住了半年左右,因武汉危急,他们又迁往重庆.不久他父亲随工作机关也来到重庆.
熊全治在武汉时,浙大已迁往泰和.有一天,他见到中英庚款董事会的启事,得知因时局不安定,*暂时停止留英官费考试;中英庚款用于补助科学工作人员在国内的研究.那时他无工作,就申请中英庚款补助,同时送去已发表的两篇论文.数月后,他在重庆得知他的申请被批准.那时浙大又迁到广西宜山复课.于是他接受中英庚款补助去宜山,随苏步青从事研究.
1939年3月熊全治抵宜山时,苏步青送家眷回浙江平阳县老家,尚未到校.陈建功和土木系教授陈仲和都未带家眷,同住一个大房间.大门前面还有一个很小的房间,尚无人住.他就租下来,住在那里.他们三人早晨轮流烧稀饭,再在附近饭店买几个小包子,作为早餐.烧稀饭最头疼的是用木炭生火,熊全治慢慢地也学会了.他怀念这段难忘的经历:“两陈先生每天起床都很早,轮到我烧稀饭的那一天,我必须也很早起床,烧好稀饭等他们.那时我很年轻,喜欢睡早觉,早起对我是一件难事,但我也无法,不得不服从多数.”
不久,苏步青来到宜山,也想和陈建功等三人住在一起,但那里没有空房,就和熊全治挤在那个小房间里.熊全治喜出望外.在熊全治的脑海里时常萦绕着当时的情景:“苏先生每天一早起床,从不催我早起,他也参加我们吃饭的组织.经陈建功先生推荐,我们四人的午饭和晚饭的点菜及一切账目全由我办.陈先生每餐都要饮一两杯绍兴老酒.我总是点一个小菜(如白切鸡,两广的名菜)给他下酒.我们四人要谈天时都在陈先生的大房间里,我们什么都谈.陈、苏两先生都信任我不传话,因此他们当我面常讨论数学系里的行政.”
日军飞机曾来宜山大轰炸过一次,人们天天躲警报.在这里住了一年多,熊全治的研究工作始终没有中断.他日夜和苏步青在一起,随时向他请教,因而研究成果显著.在宜山,熊全治共写了五篇论文.
由于战争,同外国的联络和交流几乎完全断绝.学术研究等于闭门造车,很难出门合辙.1940年初,中华文化基金会宣布,仍补助科学工作人员到外国从事研究(当时只能去美国,不能去欧洲).熊全治想申请去芝加哥大学随莱恩(E.P.Lane)教授(美国射影微分几何大家)一起工作.苏步青非常支持,并写了推荐信.有一天浙大校长竺可桢从重庆开会回来对苏步青说,他在重庆见到姜立夫先生.姜先生对熊全治的申请有兴趣,但觉得不应去芝加哥大学,而应去普林斯顿大学.竺可桢当即表示回去征求苏步青的意见.苏步青和熊全治都觉得能去普林斯顿大学当然更好,于是请竺可桢把这个意见转达给姜立夫.正当熊全治、竺可桢及苏步青庆幸的时候,谁知那年中华文化基金会不补助数学工作者去美国从事研究.
日军攻陷南宁,柳州告急.宜山与柳州近在咫尺,岌岌可危.1940年春,浙大由宜山迁往贵州遵义.这里的局势比较安定,苏步青继续讲授射影微分几何,并指导熊全治、张素诚、白正国和吴祖基从事科研,气氛相当热烈.后来学校当局觉得地方太小,不适宜学校发展.1941年初,理学院和农学院迁往湄潭县.熊全治仍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从事研究.
熊全治享受中英庚款补助,在浙大从事两年研究后,陈建功和苏步青调他在浙大任讲师,两年后又晋升为副教授.这个职位不久即被教育部核准.
抗战时,*不准教授(包括副教授)出国,除非有外国的邀请.有一天竺可桢在湄潭告诉苏步青,浙大与印度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想派熊全治去印度研究一两年,要苏步青征求熊全治的意见.印度的研究条件虽然比国内好,但熊全治一直想去美国从事研究.由印度去美国可能比由国内直接去美国更难,所以他决定不去印度.苏步青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维纳(N.Wiener)教授写过信,请他帮忙.遗憾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确无任何机会.熊全治先后给芝加哥大学的莱恩教授和密希根州立大学的格罗夫(V.G.Grove)教授写过信.格罗夫对射影微分几何有相当的贡献,他在芝加哥大学曾随维尔辛斯基(E.J.Wilczynski)教授攻读博士学位.那时熊全治所发表过的论文在“Mathematical Reviews”上的书评都是格罗夫写的.信发出后不久,格罗夫写来回信,给熊全治研究助教奖学金,月薪75美元,学杂费一律免交.接到信,熊全治兴奋得难以形容.苏步青和竺可桢也同意了.当时正是1943年,熊全治新婚燕尔.熊夫人余文琴女士也想一道去美国留学.熊给格罗夫的回信中恳请他帮忙.不久格罗夫给余文琴寄来免学费奖学金的证件.
1944年春,熊全治离湄潭去重庆办理出国手续.首先须经教育部批准,再向外交部和财政部分别申请护照和外汇.当时*暂不准教授出国,要求放松*很困难,何况*经常更换人事,所以前后用了一年多时间,拖至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得到护照和外汇.那时重庆至印度加尔各答还有最后一班客机.如果不搭这班飞机,就要等半年,待中美通航后由上海乘轮船去旧金山.不过飞抵加尔各答后,可能也要等很久,才能到美国.熊全治在重庆等候得太久了.久则生厌,最后决定取道印度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