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1 20: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01:50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格深沉而有见识,清净寡欲,与人无争,深受尚书崔休的赏识。十八岁时,作了本州的中正官,不久,又兼任尚书度支郎,还历任五兵郎中、左民郎中等。t 齐后主天统年间,出京担任信州刺史,信州就是他的本乡,当时人都认为是荣耀。他为政清简,不需说话州内就治理好了,从州内的官吏以下,直到鳏寡孤幼,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后主武平年间,朝中御史全都出京巡视诸州,梁,郑,兖,豫等州与信州疆域相接,在信州的周围,御史们都检举揭发出*的不法行为,而御史竟然不到信州来,足见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到他任满解职还京时,全州包括僧人在内的百姓,赶来送别的填满道路,有人带来美酒与肉脯,哭泣着留连不舍,都争着要远送他一程。袁聿修回京后,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求给他立碑,收敛绸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来撰写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德,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同意。 袁聿修自小平和温润,在士族高门子弟中,最有规矩法度。他以名门之子历任清要官职,当时名士多很赏识他,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他在郎署的时候,正好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就结为朋友。赵彦深以后遭到淘汰,被遣放回家,由于无人拜访,大门口都长上杂草,只有袁聿修还因为老交情,到赵彦深家探问往来。赵彦深得到重用后,仍感念甚深,因此,袁聿修虽然无愧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但他历任要职,也与赵彦深的援引有关。后来袁聿修官至吏部尚书,当然还是靠自己才干声望所致。x 他在官廉洁谨慎,当时很少能和他相比的。东魏、北齐时期,尚书台郎多不免于相互送礼,袁聿修在尚书十年,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尚书邢劭与袁聿修有旧交,每当在尚书省开玩笑时,常称袁聿修为清郎。武成帝大宁初,袁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察,并受命考核*的得失。他经过兖州时,邢劭正担任兖州刺史,两人分别后,邢劭派人送去白紬作礼物。袁律修退还白紬不受,给邢劭写信说:“今日经过您处,与平日拜访不同,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人言可畏,应像防御水患一样,不忽视细微末节,愿您体会此心,不至于重责。”邢劭也欣然领会,回信说:“先前的赠送,过于轻率,未加考虑,老夫不经意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敬承来信之意,我并无不快,您过去是清正的郎中,今天又作了清正的少卿了。” 补充: 或许对你有用 袁聿修传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 逮:及,到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报:报告 C.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许:称赞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间:嫌隙,不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 法相 同的一组是 御史 竟不到 信州 A. 秦王 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 立碑 B. 于是为 长安君 约车百乘,质于齐 瓜田 李下,古人所慎 C.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一日之赠,率而不思 D. 一宫之间,而 气候 不齐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聿修)解代还京 B.(聿修)在郎署之日 C.(彦深)虽人才无愧 D.(邢劭)遣送白紬为信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 尚书 崔休所赏识 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 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 ④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聿修出身于 名门 ,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 十八岁 就担任本州 中正 官,后不断升迁,在 北齐 历任 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 刺史 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并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 郎中 赵彦 深结为朋友,赵彦深 免职 后, 门前冷落 ,聿修 念及 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 来复 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E. 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的得失。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紬。 袁聿修传练习答案 1.B.(这里的“报”应该是“回复”“批复”) 2.B.(两个“为”字都是 介词 ,可讲成“给”,其他三项,A两个“竟”字,前者表示“竟然”,后者表示“得……终了的时候。”C两个“所”字,前一个指代谨慎对待的事,后一个是“处所”的意思。D两个“而”字,都是 连词 ,前者表顺承关系;后者表示转折关系。) 3.C(此处省略的应该是“聿修”) 4.C(①句是他为官之前,由于 品性 而深受赏识;③句是由于他的政绩,爱到百姓 爱戴 ;⑤句是说他受到信任。) 5.D(“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与袁聿修为官谨慎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