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和孟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3 11:5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1:42
孔子与孟子(转帖)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是战国时 期的大学者(生卒年不详,一说前385~前304年,一说前372~前289年),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他们都曾沐浴着以泰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
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非常明白,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他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
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
孟子与孔子的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远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墨子主张民众有权参与国家政事,墨子的信徒还建立了严密的团体组织,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身体力行.对比之下,孟子则属于理论
家,而不属于*家,他希望从理论上说服君王采纳一种类似"君主立宪"的管理方式.但是,对于封建*帝王来说,最有价值的学说,乃是孔子的主张,因为孔子的主张有助于维护既成的格局,这是期望着永远坐稳天下的皇帝最欢迎的(打天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学说).因此,孔子及其学说备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礼遇,而墨子的学说则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学说则受到了"招安".遗憾的是,个中奥妙,一般文人学者,并不明晓;至于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里,其标志即相信"孔孟一家".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3199104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1:42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1:43
孟子
约公元前371~前289
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许多世纪在中国颇受崇拜。他常被称为“亚圣”,即在智慧上仅次于孔子。他大约是孔子后200年间的人。
孟子约在公元前371年出生在疆上很小的邹①国,即现在的中国山东省。他出生的年代恰逢周王朝的最后阶段,人称“战国时期”,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上四分五裂。孟子虽然在孔子传统的熏陶下长大*,并一直是孔子学说和理想的强大支持者·但是终于作为一名卓有建树的学者和哲学家而赢得了尊敬。
加冠后孟子花了大量的时间周游列国,为许多统治者献之良策,其中有不少为之洗耳恭听。因此一段时期他曾为齐国的客卿,但是大体上他没有任过固定哪个国家的*幕僚。公元前312年他在59岁时返回家乡邹国,尽其天年。他的卒年不详,可能是公元前289年。
孟子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培养了一些弟子,但是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孟子》一书,该书阐明了他的主要学说。虽然他的弟子对此书做了某些修改,但是它基本上代表了孟子自己的思想,这一点看来是无庸置疑的。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 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当然孟子在西方实际上毫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全是由于他用中文写作的这一事实。老子的《道德经》和《孟子》大体是同一时间在中国写成的,前者却被多次译成各种欧洲语言,完全是因为许多人对书中表达的思想感到新颖有趣。但是相对说来很少有西方人对《孟子》的思想感到特别新颖和深刻。
*关心老弱病残的福利听起来引人入胜,支持轻税低息看上去也楚楚动人。但是一位美国*家揭示他主张这两种方针,而不做许多具体的决定,就有可能受自由分子和保守分子同样的不信任。孟子一方面表明他支持较平等地分享财富,另一方面赞成自由贸易和轻赋税,但是都未曾真正考虑过这两种方针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这种说法对孟子未免有失公允,因为他毕竟不是在参加美国国会竞选。一个哲学家提出了一套有价值的原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一致),即使他没有具体指出怎样解决原理中的矛盾,还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象马基维利亚这样的哲学家由于把自己独特的原理表述得比孟子更清楚,因而对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但是孟子的著作肯定对中国人有影响。虽然他对儒教的影响远不如圣·保罗对*教的影响大(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孟子缺乏保罗的那种非凡的使人改变宗教信仰的才能),但是他无疑是一位有巨大影响的作家。在大约二十一个世纪中,在占人口为世界百分之二十多的国度里,到处都在学习他的思想。全世界也只有几个哲学家有过这么大的影响
孔子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委吏、乘田等。后来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教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胜任司寇。后曾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游说诸侯,未被任用。在哲学上、*上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言论记载于《论语》一书中。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3362.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1:43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