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个人的生平资料,徐公美,*时期人,曾写过《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3:25
忆我的父亲徐公美
◇徐 恂
我的父亲徐公美,名慕杜,扬州市人,生于1881年,卒于1950年。生前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历任江苏省立第六师范校长;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师范科主任兼国文教师;江都县(包括扬州市各区及江都市)教育*;江苏省财政厅主任秘书;江苏学院特级教授等职。在省教育财政两界颇具声名。建国后,扬州第一任*杜干全在全市教育界大会上称赞父亲为扬州爱国知识分子代表,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旋以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身份被邀为扬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我的父亲生平事略,已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承印的父亲遗著《北柳诗存》中予以阐述。
1927年,周厚枢先生奉命来省立扬州中学任校长,当时北伐初成,军阀残余势力尚未全部肃清,政局极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周校长希望有一首能在较长时间内流唱的校歌。为此召集了全校国文教师开会。在会上,他提出校歌歌词不能带*色彩,文字要简洁精炼,要突出扬州。父亲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仅用很短时间交出了答卷。歌词为:“襟江带海,从古数扬州,今更作人文渊薮。看!黉宫近楼,讲舍遥兮,知负笈尽多俊秀;更幼儿淑女兼收,宏造就。问光芒何似?刚好有二分明月,高涌海东头。”后由王宗虞先生谱曲。这首校歌,词意贴切优雅,清健悠扬,易唱易记,至今尚有许多老校友,能够一字不差地唱出来。省扬中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该校歌连续播放了三次。
父亲教学认真,不苟言笑,深受学生敬爱,至今还有不少老校友对他怀念不忘。在台湾出版的《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六十年校庆纪念册》中有不少老校友撰文怀念公美老师。如扬中校友旅美学者施文溶撰文指出:“自我们高三学年开始,敦请到徐公美先生教授国文,他在这一年时间有计划的分别就经、史、子、集,扼要地逐一介绍,讲解详尽,字字珠玑,人人易懂。同学们一反过去态度,由漠视而增高读国文的兴趣,听得心旷神怡,暗自钦敬徐师。他举一隅而知三隅,为时仅一年,使同学们胜读古书十年,这绝非是夸张之词。”
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全国掀起抗日*,父亲撰写了不少抗日救亡歌曲的歌词,其中有一首引用岳飞《满江红》咏调,在当时各地所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中排名榜首。唱起来使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救国壮志,油然而生。歌词如下:
“蕞尔凫夷,竞无理,侵凌上国。自甲午,王师败衄,大施虿毒。箕子遗封随泽斩,台湾父老吞声哭。到于今,三省好山河,供鱼肉。思往事,铭心曲,数新恨,填胸腹。请长缨,与尔战场角逐。征侧横尸交趾定,郅支授首匈奴服。更全收,三岛入舆图,仇方复。”
1933年,江苏省府改组,陈果夫任省*,财政*赵棣华慕名坚邀父亲到财政厅任主任秘书,协助整理全省财政。
当时江苏沿海有不少面积颇大的海滩,财政厅多人建议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同人可用廉价购入。该海滩有发展前途,日后定会大大升值。父亲力排众议,认为国有土地焉能廉价出卖,制止了卖地行为。另省财政厅每年的各项税收款除上缴国库外,还有大量结余。按惯例是省厅同人按职位高低,以不同数额分发到人。父亲认为大家每月都有不低的薪金,该税收余款应上缴国库。父亲到财政厅任职后,革除了不少陈规陋习,为治理江苏财政作出了建树。父亲在省财政厅工作期间,曾数度由叶秀峰、余井塘、赵棣华邀请父亲为*特别党员,均遭父亲婉言谢绝。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江苏省府迁移苏北。父亲仍任省财政厅主任秘书,并代行*职务。其后一度曾担任江苏省第二临时高级中学校长。省府改组后,又任江苏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蒋介石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不积极抗日,矛头指向中国*党。父亲目睹国共两党不能团结一致抗日,同室操戈,致使黎民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深感痛心。渴望赶走日寇,能过安定温饱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外战内战不休,自己也终年颠沛流离。国家民族前途何在?父亲为之忧心忡忡,因用诗歌以抒愤慨。
父亲对汪精卫、韩德勤、李守维以及戴笠等的叛国投敌、积极*、消极抗日、特务暴行等等罪恶丑行更是深恶痛绝:
“声华籍甚少年时,日暮途穷竞逆施;聚铁铸奸宁算刻,盖棺定论尚嫌迟;不羞接武儿皇帝,妄冀休兵会左师。一击记曾寒贼胆,当年荆聂是先知。”(汪精卫)
“置身四面楚歌中,雅量犹能与昔同。报捷枢庭犀管健,求才珂里马群空。漫凭白水矜天险,终恐乌江泣路穷。妙策檀公三十六,夕阳何处走青骢。”(韩德勤)
“弹词凄楚动人听,稿本成灰墓草青。虏主雍乾*,阉奴厂卫杖笞刑;真将士芥轻民命,特赋权威甚法庭。对簿未经先定论,迂儒到死目难瞑。”(戴笠)
第三首诗中,“虏主雍乾”句直喻了蒋介石本人。
更值得一读的是古体诗《李花落》,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苏北顽军与新四军黄桥会战中败将李守维策马入河泅渡溺死的狼狈情景:
“昔见李花开,今睹李花落,堕溷飘茵总不甘,却水流水同飘泊。黄桥月黑秋风悲,全军特遇平城围,纤儿轻敌铸大错,游鱼入网将焉归?有人倡议难坚守,应仗龙泉脱虎口,男儿战死亦寻常,束手成擒事可丑。将军智计常人殊,谓矜小勇毋乃愚,不如跳走学刘季,往就信耳收兵符。我涉戎行数败北,深知舍走无良图,计决仓皇鞭马去,数阻河流难觅渡,贵人耻学弄潮儿,骥尾安全得攀附,水阔难期与岸邻,体肥毕竟将人误,蚩然敌弹横空来,直指马身如雨注,中流撒手随波臣,东归沧海难追寻,斩蛟身手未必有,骑鲸祖武差能绳。我闻将军善垄断,米盐转鬻资无算,万顷淮壖郑白田,比岁并兼数居半,菟裘海上早经营,拟作寓公逃世乱,即今身死更无儿,地下若敖应扼腕,乌江骓马已同沉,剩有虞姬泪雨淋,桃花偷价东风惯,知向何方更抱衾。”
此诗不仅细写了李守维的败死过程,而且揭披了李的贪黩敛财,坐拥艳姬,预谋作海上寓公种种丑行,竭尽讽刺之能事。
此外,父亲对*军队的军纪涣散,不战自退,欺压百姓极具反感。他在《宿安丰书所见闻》及《白驹》两诗中写道:
……不知何将军,遣此雄师至,所携妇稚多,一一索居地。君看吾村人,露宿就草际。寝处已不宁,供应尤无艺。盈甑白粲香,犹自厌粗粝。葵枣不适口,烹剥到鸡彘。此村夙苦贫,坐是愈穷匮。里老偶陈辞,立荷鞭笞赐。不敢言艰难,苦笑当涕泪。吾侪虽颛愚,差能识大义,颇闻军与民,合作乃有济,虐我顾如仇,谁敢望荫庇。……
……忆吾是年春,已作无家客,虏已入通如,窥取东台亟。将军驱雄师,北来号杀敌,吾圉幸苟全,群情属望剧,不知何原因,未遇即败北,遂使此乡人,当冲首罹厄。抗战成焦土,中枢有筹策,不战士先焦,令人增愤激。
父亲对当时韩德勤所领导的省府,为政华而不实,弄虚作假,谎报军功等用诗歌予以揭露。他在《阅某刊物有感》及《高会》诗篇中写道:
……为政贵实行,空文了无补。诸公所见殊,事业杜毫楮。职司百不同,一例高自许。报绩刊专书,粲然条目举,循名核厥实,百不得四五。党政开先河,浸滔及军旅,胜固算使然,败亦义有取。……
吁嗟太平业,宁能口舌致,力行胜多言,涕泣告有位。
父亲还有多首诗歌如《客来述曹甸近事诗以记之》《悲秦邮》《崔庄劫》等。诗歌均发自肺腑,能痛砭时弊。在当时一片白色恐怖中,遭反动派杀害之爱国志士何止千万,亲友均为父亲担忧。终因父亲名声较大,反动派未敢贸然下手。
由于寇焰嚣张,父亲在苏北呆不下去,只身去上海,经济拮据,靠各方接济度日,使他心上不安,于是远赴江西、福建任江苏学院中文系特级教授。在教学中均自编教材,教学成绩斐然,深受学生爱戴。由于父亲用脑过度,血压升高,致一目失明。
八年抗战胜利,年老体弱的父亲终于回到故乡扬州,闲户养病。家住扬州北柳巷,内有一方小园,乃以莳花植树为养生之道,不再过会时事。扬州解放,不少从苏北解放区进城的老学生旧朋友纷纷登门探慰。父亲殷殷以保持新老团结,共谋家乡革新为念,并以人民代表身份向*提出多条有价值的提案。当时父亲已卧病在床,在其《病甚枕上口占》七言律诗中写道:“久苦头昏目欠明,新增胁痛睡难成,深居能使人忘我,久病从知死胜生。且喜此身将就木,所悲举国未休兵,数当剥极终须复,预祝遗黎见太平。”父亲关心国家前途命运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1950年,父亲病情加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仍手书七律一首:
“特来奇疾袭吾身,知是天公降死神,智不如葵能卫足,命难比草舟逢春。幸无罪戾腾群口,略解诗书望后人。民众君轻原古训,于今花样来翻新。”
父亲还手书遗嘱一纸,内容为:
“吾死后即付火葬,以骨灰埋之祖茔。诸儿在外者勿回家,分寄费用可也。勿违此嘱,千万!千万!火葬有五利:死人不当与生人争地,一也;可心破除风水迷信,二也;处理死者彻底,免为虫豸所食,三也:社会经济困难,深得节约之首,四也;吾非人望,然能实行此法,或可为乡里提倡,五也。有此五者而不行,其人非愚则妄,愿家中人勿效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