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33
1.2.2.1 淤泥质层
河南平原沉积物分布有多层淤泥质层,其岩性多以淤泥质亚黏土、淤泥质亚砂土为主,有时为黏土及泥质粉砂,层中多见炭化的植物碎屑和动物化石,富含有机质,颜色呈灰、深灰、灰黑色,湿时具塑性,干时为块状构造。代表着积水时间较长的牛轭湖、沼泽洼地、浅湖相沉积环境。
平原北部的上部地层中可以见到1~3层,且较稳定,其中上两层位于第Ⅰ色序段,下层位于第Ⅱ色序段;平原南部可见1~2层,部分地方暴露地表出现在第Ⅰ或第Ⅱ色序段内。
1.2.2.2 黄土状土
在广大平原地区,普遍可见黄土状土堆积,包括粉土质土、轻亚砂类土。它与典型黄土的各项特征不完全相同。但又具有其一些基本的特征,如以灰黄、浅*为主,粉土质含量高,具大孔隙,密度低,块状构造,富含分散钙质,普遍见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等。
1.2.2.3 混粒结构
系指“混粒砂”和“混粒土”。前者系砂层中含有大量黏粒者;后者系在黏土中含有大量砂粒者。这种混粒结构堆积物的特征是粒级粗细悬殊而混杂,粗粒为细、中、粗砂,有的可见小砾石,颗粒磨圆度甚差,有时可见到呈棱角状、半棱角状的角砾碎块与之混杂。细粒为黏土,缺少粉土级含量。块状构造,断面粗糙,基本不含钙质和生物化石,锈染普遍,分散钙质少。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砂粒中的长石成分含量较高,风化严重,呈白色(高岭土化)斑点,手搓即成粉末。该类堆积物反映形成时的动力条件不稳定,接近于混浊的暴流或泥流型沉积,或后期经强烈风化作用等。主要分布在第Ⅳ色序段中。
1.2.2.4 紫色层及泥灰岩
系指棕红显紫、紫红色为主的黏性土。分布稳定,厚层状,以湖相或河湖相为主的堆积物。泥灰岩,呈灰白色或粉红色致密块状的湖相堆积物。二者分布于第Ⅴ色序段的地层中。
1.2.2.5 风化壳及古土壤
风化壳多为深红色土,黏性强,底部含有老地层碎块,上部含大量铁锰浸染,层位不稳定,厚度较薄且分布不均一,一般多见于老地层的上部。
古土壤团粒结构较明显,可见较多的根系、根孔、虫孔、植物碎屑、动物化石等生物遗迹,含较多的有机质,随色序段的不同而异。由下到上颜色呈深红、棕红到灰褐色变化。
风化壳、古土壤代表一定时期的沉积间断或指示沉积环境的改变,是河南平原地层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志。
1.2.2.6 钙质结核及铁锰质结核
钙质、铁锰质结核常聚集为豆状、同心圆状,有时可见单独的锰质结核。这些核有的是在盆地水中沉积生成的,但大量的铁、锰结核与次生的风化作用有关,是在既定条件下次生而成的。利用它们的出现、含量、存在形式等特征可作为划分河南平原地层的标志之一。它们的形成代表了当时的气候环境和水介质条件。如铁锰质结核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水介质条件属酸性,气候比较湿热;大量分散钙质及其结核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水交替强烈,水介质条件具弱碱性,气候比较温暖干旱。因此,当钙核或钙质大量存在时,很少见到铁锰结核的出现。相反,大量铁、锰结核出现时,分散钙和钙核的含量很少。
从本区的地层岩性看,第Ⅰ色序段未见钙核;第Ⅱ色序段,以分散钙为主,仅有小型钙核出现;第Ⅲ色序段,为较大钙核和铁锰质结核大量交替出现;第Ⅳ色序段,有较大钙核出现,并含有黑色铁锰结核,有时二者难以区分,混称为铁锰质结核。钙质结核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一般为1~3cm,亦可分出与围岩界线清楚的次生钙核、与围岩界线不清楚的原生钙核。后者是上覆层淋溶淀积的结果,从而可作为地层划分的明显标志。
1.2.2.7 淋溶淀积层
淋溶淀积层包括地表水及潜水在强烈的垂直交替情况下形成的大量盐类的淋溶以及在下部某一合适深度重新沉淀,并聚集成盐类富集的地段。这种淋溶淀积层厚度可达数米至10余米,上部大量碳酸盐被淋溶,土层进一步黏化,形成褐色或棕色的亚黏土淋溶层。下部为灰色、灰绿色碳酸钙富集的淀积层,钙质呈结核,甚至成为钙化层。另外,淋溶淀积层也包括了古土壤层的一部分,古土壤层中含有机质、大量虫孔、根孔,具团粒结构。钙质结核大部分与淋溶淀积层有关,也有一些是零星分布的。
淋溶淀积层的出现,标明地层在沉积过程中曾一度有过沉积间断。其地层中出现的多少、厚薄与新构造运动,特别是以垂直为主的大面积升降运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并反映了一定的生成环境,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出现在第Ⅲ、Ⅳ地层段中。淋溶淀积层多层分布,说明钙质相对含量增高,造成地层断面显得比较粗糙;相反,无淋溶淀积层或淋溶淀积层出现少的地层段,地层断面光滑,基色反映清楚。这种地层段在岩心观察中是易于辨认的。
淋溶淀积层的形成不仅代表了一定的气候条件,而且也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加之分布比较稳定,在区域上具有可比性。因此,它是河南平原沉积圈演化过程和地层划分的一个重要的宏观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