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6 02: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9:24
【中医指南】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宫媛媛 刘长信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全身性骨病。中医古籍中称之为“骨枯”“骨萎”等,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肾精亏虚、肝筋失养、脾虚湿困和气滞血瘀,进而引起机体骨骼疼痛、下肢酸软、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骨质疏松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低骨量、轻度、中度和重度四个阶段,中医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
低骨量 也称骨量减少,BMD测定骨量减少在1SD-2.5SD之间,尚未达到骨质疏松的程度。如果不加以干预,有可能发展为骨质疏松。本阶段大部分患者起病较隐蔽,多数患者缺乏典型症状,往往在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此阶段的治疗原则是早期介入,适时干预,提倡多进行中医保健运动改善骨骼状况。比如,可经常做八段锦、打太极拳、做五禽戏等运动,同时饮食多选用一些有补钙作用的食疗方,将牛奶、虾皮、豆制品等食物融入日常饮食中,可常熬核桃仁牛奶粥喝。
轻度骨质疏松 指BMD测定骨量减少在2.5SD-3SD之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痛、腰膝酸软、乏力等,部分患者也可无明显症状,如果不加干预,会进一步加深骨质疏松的程度,面临骨折风险。一般情况下,低骨量和轻度骨质疏松两个阶段临床症状不明显,不至于影响生活,可通过多方面进行调理。比如,坚持平均每天至少晒20分钟太阳,持续做12周的太极拳或八段锦等传统训练,能有效减轻骨密度损失。除与低骨量饮食建议相同,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羊蝎子骨髓补骨脂汤、黑豆牡蛎粥、当归羊肉汤、猪血瘦肉豆腐汤等,可达到补肾益精、温经通络、健脾补肾等功效。
中度骨质疏松 指BMD测定骨量减少在3SD-4SD之间,临床表现除轻度骨质疏松症状以外,疼痛可进一步加剧,甚至是全身性骨痛,可伴有弯腰驼背、身材变矮,骨折风险大。已发展为中度骨质疏松时,单纯靠改善生活方式效果并不大,需采取规范药物治疗。单味中药常用的有淫羊藿、骨碎补、杜仲、白术、巴戟天、鹿茸等;中药复方则根据不同证型配以不同药方,比如左归丸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健骨愈疏汤治疗肾气亏虚型骨质疏松症。平时保健,可常擦督脉。具体方法是:在腰背部督脉涂抹按摩膏,从大椎至腰俞部位反复摩擦15-20分钟,以腰背部温热为宜。
重度骨质疏松 指骨量减少至少在4SD以上或 -2.5SD并发生一处或多处骨折。处于该阶段的人群驼背程度加深,可能会出现脊椎后弯、骨折等,从而导致肺活量减少、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该阶段患者极易发生骨折,不推荐推拿治疗,可用灸法代替。取关元、气海、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每穴温和施灸5-7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