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左宗棠应当受到更多的推崇和纪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2 11: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0:54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生于1812年,卒于1885年,享年73岁。他本是落第考生,从幕府军师起步,最终成为封疆大吏,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可谓位高权重;人生七十古来稀,在生产生活条件不好的过去,活到73岁,算是高寿了;他临终前,口述遗言,精辟指出台湾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建省的筹划,可谓振聋发聩!弥留之际,仍然念叨着去台湾打仗,收复基隆,最后平静逝世,算得上一个善终的结局。纵观中国历史,位高权重,又享有高寿,而且能得善终者,并不多见。左宗棠算一个。
如果仅仅这些,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大了不起的!之所以敬佩左宗棠大人,是因为他在古人所说的“三立”方面的确是典范!
一、 立德
首先是深沉激烈的爱国精神。爱国说起来,好像有点高,有点大。其实这是千百年来融入人们思想中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精神依托,是追求高远目标的源泉和动力!左宗棠的爱国体现在,对内乱,他主张无情的剿灭;对外患,他主张坚决打击,坚定的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爱国体现在对待列强势力的态度,他是坚定的主战派,蔑视并谩骂主和派。“不是无力东顾,是一些人太怕事,西洋人怕,连东洋小小倭寇也怕……”、“太后和皇上认输,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要劝。这些年就是没骨气的臣子太多,才让朝廷底气不足……”一生与洋人周旋,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常常被他骂的狗血淋头。
曾国藩评价他:“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他63岁抬棺出征,收复新疆;73岁百首临边,督办闽海军务,挽救战局。虽然都是万难之事,但左宗棠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魄泰然处之。左宗棠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发扬的。
二是民为贵的亲民思想。本部堂说过,在陕甘运夫是老大,没有他们,军前粮饷就不济,仗自然没法打。老百姓第二,民为贵嘛。本总督只是为军为民服务的,只能算老三。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家乡遭遇水灾,他以并不富裕的家资施粥顾灾民;在攻陷杭州城时,他强调安民第一,在城内设十几处施粥点。
亲民体现在他保护民众的根本利益上,攻陷杭州后,他颁布将令,凡擅入民宅者斩!勒索绅民者斩!拐卖人口者斩!宰杀耕牛者斩断!令令保护普通老百姓!
亲民体现在他关心和理解民众的疾苦和困难上。在招抚叛乱的民众后,要求将新抚之民安在有水草之地,且有无主地可耕;每户还拨给耕牛、种子,特困家庭还发给赈粮。他不要犒劳的牛,而把他们分给最贫穷最需要更牛的老百姓。清史稿上“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是对其亲民的最好注脚。
三是两袖清风的廉洁品格。作为封疆大吏,军政民一把抓,有的人趁机贪墨,大势敛财;有的人两袖清风,廉不言贫。左宗棠属于后者。在他致士前,并不发达,但乐善好施。他告诫儿媳,一个人受些磨难并非坏事,就是家境稍好些了,也不能铺张。他不但不贪墨,居然把自己的薪水都用在周济穷困、办学堂、修贡院、印典籍上。虽然经手钱财千千万万,可他从来没有在这上面动过脑筋,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他带兵打仗,虽然是最高统帅,但饮食比较简单,平时吃饭十顿有八顿和士兵一块吃。这让我想起,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清朝年羹尧任抚远大将军,坐镇西宁平叛。影视作品里表现说,年羹尧极端挥霍浪费!猪肉只吃里脊肉,还要现杀的猪;青菜只吃菜心。想到这,便对左宗棠肃然起敬!
二、 立功
左宗棠本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励志史。二十岁乡试中举,但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他认为:八股文章百无一用,把心思耗在几部旧书上,醉心于起承转合,不如留心农事水利等经世致用的学问。他是这么想,也这么做了。他没有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流连,而是直接放弃功名,从此,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他以幕僚身份出世,一步步走向封疆大吏,封侯拜相,固然有一些偶然因素,但左宗棠本人的才学、品格是根本,是决定因素,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成长经历可算业绩之一。
所立功勋之二,创办福州船政和兰州织呢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近代中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指导思想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我觉得这是后人根据历史发展的现象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统筹规划按步实施的运动。两次鸦片战争,一些官僚见识了西方侵略者的船坚炮利,其中的杰出分子更深刻地感受到一种长远的威胁。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后被史学界成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杰出的才能,精心谋划,苦心经营,先后创办了一系列新式工厂、学堂等。福建船政虽不是第一个,但影响却是最大最深远的一个。
百度上有资料,评价船政有十个之最:1.中国近代航海教育的发祥地;2、近代远东规模最大的造船产业基地;3、开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河;4、中国制造肇端之地;5、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6、中国现代航空业的萌生地;7、创立留学生制度,派遣中国第一批留欧学生;8、中国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9、近代先进科学技术之倡首;10、制订近代中国第一个航海国际标准。左宗棠功莫大焉!
《左宗棠》中,描写左宗棠先上奏折请办船政,遭委婉拒绝;由于封疆大吏非奉诏不得入京,他想出“请训”一招,再上奏折;无非是取得一个进京面圣,陈述厉害的机会。进京后,几乎说动慈禧太后啦,但又以廷议相推脱。左宗棠廷议上舌战群儒终枉然,因为此事还得慈禧太后点头。他下定决心:船政不办,绝不回福州,大不了回老家当农夫去。于是,他跪谏慈禧,直到晕倒。最终慈禧同意办船政。虽然有演绎成分,但我觉得基本合理。可获得办船政的资格证,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选址、用人、筹款、管理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一穷二白,凭空创办一个船政,困难矛盾可想而知!可左宗棠做到了!
所立功勋之三,收复新疆。1875年,已经63岁的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这是一个难差、苦差。很多明哲保身之人,定会以年老力衰为借口辞谢。可左宗棠没有,他是抬棺出征。当时,由是否出兵新疆,引起“海防”与“塞防”之争。试想,没有左宗棠的力排异议,收复新疆的决定都不能做出;即使做出了收复新疆的决定,也不一定能顺利收复。左宗棠收复新疆,保住了祖国的西部大屏障,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这功勋与开疆拓土相当的!
左宗棠两次率部西征,一路进军,一路修桥筑路,沿途种植榆杨柳树。不出几年工夫,从兰州到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凡湘军所到之处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这就是被后人所称的“左公柳”。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左宗棠在新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
同时,左宗棠在1880年、1882年,两次力陈在新疆设省的主张,终于新疆建省成功,这从组织上加强了对新疆的治理,确保了边疆的安定!
所立功勋之四,力谏台湾建省。《左宗棠》里写:“方今西域初安,东洋思逞,欧洲各国,虎视眈眈…台湾孤注大洋,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且物产富饶,自然之利,不可因循废弃。臣以为台湾建为行省,以求大治……伏愿皇太后皇上专设海防大臣,全权管理海军事务….”历史*有待考证。但从清*1885年建立台湾省、设立海军衙门这种推断是合理的。
三、 立言
小说中涉及较少。其实一个人在三立方面,有一个点立的住,就相当了不起了。但从“三立”完整的角度,我觉得也可以写点内容。
一是“王八蛋,滚出去!”当时,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处为幕僚。总兵樊燮来访,他认为左宗棠只是幕僚,拒绝叩拜行礼。左当时已经全权负责军政大计的筹划和实施,自认为骆秉章的代表人,相当有气焰,对轻慢于他的樊燮大骂“王八蛋,滚出去!”由此结怨樊燮。樊燮是满人,为此事*左宗棠把持巡抚衙门,辱没朝廷命官等。为此事,左宗棠差点被治罪。列出此条,警示我辈不可性情太刚烈;同时,也提示狂妄之人有些是真有才之人啊!
二是左宗棠有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虽没有名言警句传世,但他对待洋务、对待*、对待军事的一些言论足够深刻!
光绪帝评价: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梁启超评价: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一代伟人应当受到更多的的推崇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