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经与无上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3 22: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02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四句偈是汉地学佛人耳熟能详的,叫开经偈,据说出自武则天之手。四句偈的意思,看起来并不难懂,网上的一个解释似乎被大家当作标准答案反复出现,是这样的:
“无上甚深微妙法”,这是赞扬佛法的教理无上甚深,无上就是指世间没有一种学问可以超越佛教的义理。
“百千万劫难遭遇”,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世舍了人身,来生是否还能再来做人那就难保了。一切要看我们现在所造的是什么业,万一造了恶业,很容易就进入畜生、饿鬼、地狱道,根本没有机会闻修佛法,得道解脱。
“我今见闻得受持”,既然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地追求与研究佛法,依照佛的教法来奉行与修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学佛者受持佛法的唯一心愿,就是希望能彻底了解如来的真实教理,信、解、行、证,趣入佛道。
以上引述的文字,应该说是字面意思的串讲,下面是几点个人的心得:
1、经有多种,佛门所说的经当然是指佛经,但光大乘经典就有好多,何况还有南传巴利经典?武则天指的是什么经呢?
《西游记》里有一个情节,唐僧一行到西天取经,拿到经以后,打开来看,没有一个字。这个故事是在告诉人们,究竟的经不是语言文字,是所谓“无字真经”。这个无字真经是什么呢?它不是寻常之物,乃是宇宙本体,佛家称为佛性,老子称之为“道”,大易谓之“乾元”。
有字的经书在合着或卷着时,无法阅读,必须打开展开才能阅读。吾人之佛性,乾元道体,同样需要开启才能见闻。所以“开经偈”这个名字可谓寓意深长,不应轻轻掠过。
《楞严经》说“将闻持佛佛,何若自闻闻”,实际上就是把有字经与无字经加以对比,而强调无字经的重要性。说阿难你号称多闻第一,听了佛的许多开示,许多教导,不断忆持,可是哪里比得上反闻闻自性的功德呢?
武则天为什么给自己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她想告诉人们什么?以武则天的这种悟性,她能写出《开经偈》这样的作品,如果说,无字碑与无字经有什么关联,应该不算是牵强附会,捕风捉影。
再者,我们知道“经”本来指织布时纵向的线,与横向的纬线相对。织布是先有经后有纬,经是本,纬为辅。佛性(真经)也是修行之本,是灵性提升的凭借与依据。
2、什么叫无上甚深微妙法?有人会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佛法,这还要问吗?试问:如果我们把它轻轻念过,认为自己早就懂了,不必费心,那念这个开经偈又有什么用?
“无上”意味着最高的,究竟的。这个最高的究竟的东西是什么?它不是空论,是本体,是佛性,是道,是万物资始的那个先天一气,是乾元,是太极,是一。或者说,所有的有字经都是指向这个无字经的。无字经就是无上法。佛法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它是教人认识这个本源自性,回归这个灵性家园。而后人才能破迷开悟,得大自在。
“甚深”不只是形容佛法深奥,深刻,还有一层意思是佛性本体它潜藏在我们的生命中,就象钻石黄金埋在地下一样,须要开采才能得到,否则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微妙法”是表示这个法体非常精微,奥妙,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这不微妙吗?无中生有,变化多端,生化万物,还不微妙吗?“法”不只是指方法,更指法身本体,佛教称“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我们看这个“法”字,三点水旁,加个“去”,在《周易》,水代表坎卦。坎又表示坎陷,好比一个人陷在泥潭中,困境中,不知怎么出去。乾元本体就是陷在人身中的造化大能,至为微妙。怎么才能把它取出为我所用?老子说道法自然,水被太阳晒热就化为气,从液态变为气态,成为云,它就自由自在,云变为雨,降下来又能润泽万物,生化万物,所以《易传》说“云行雨施,品物咸亨”,万物都得到滋养,畅快地生长,繁衍。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说“智者乐水”。有一首曲子叫“云水禅心”,把禅心和云水放在一起,是有很深道理的。
人人本具的那个佛性它就是“法水”,当它被开发出来后,只要善加利用,它就会大显神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它也叫如来藏,无尽藏,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善财”。
所以说“见法即见佛。”见到这个法才悟道解脱。
因为这个法是一切法的源头。
北京有个寺院叫法源寺,这个寺名值得细细品味。
我们都听过“龙泉”,比如“龙泉剑”,“龙泉寺”。什么是龙泉?龙泉也是法源的象征。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说的正是这个。
3、“百千万劫难遭遇”,因为这个法体看不见也摸不着,不是寻常感官能捕捉的东西,六根能捕捉的叫“六尘”,法体不是尘,所以难遭遇。除非善根成熟,因缘际会,得到觉者指点,才能得到这个无上法宝。否则,即使见了也会丢掉,不会珍惜,因为下士闻道大笑之,就象荆山之玉,外面是石头包着,凡夫肉眼见到也只当它是石头。
4、“我今见闻得受持”,相信武则天她是真正见到这个佛性法体,她才会这样说。如果仅仅是拿到一本有字的经书,她说不出这样的话来。这个真经,才是应该时时刻刻受持的。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个才是真受持。
5、“愿解如来真实义”,怎么才能解得如来真实义?《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到无相法体,才是见到如来,才能明白如来真实义。如来就是吾人佛性,它没有来去,只是我们过去从未见过它,不认识它,一旦有缘认识,觉得好象有朋自远方来似的。明白了如来真实义,就是觉醒,才知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如百丈说: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但不假外求,不是不用修行悟道,是悟道后才知本自具足,“万物皆备于我”。
无字经与无上法
或者说,所有的有字经都是指向这个无字经的。无字经就是无上法。佛法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它是教人认识这个本源自性,回归这个灵性家园。而后人才能破迷开悟,得大自在。“甚深”不只是形容佛法深奥,深刻,还有一层意思是佛性本体它潜藏在我们的生命中,就象钻石黄金埋在地下一样,须要开采才能得到,...
吹扫捕集法,了解一下?
吹扫捕集法是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通过将待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吹扫出来,再用捕集器将有机物吸附,最后进行热解吸进样分析。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析固体和液体样品,并且可以根据待分析组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吹扫捕集法从理论上讲,是动态顶空技术,是用流动气体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吹扫”出来,再用一个捕集器将吹扫出来的有机物吸附,随后经热解吸将样品送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通常,称动态顶空技术为吹扫捕集进样技术。待吹扫的样品可以是固体...
《西游记》原著有多残忍?唐僧未成佛,佛祖贪财,悟空看穿了一切_百度知...
首先,佛祖竟然贪财。当师徒四人历经艰辛到达西天大雷音寺,唐僧欣喜地看到满屋经书,却被告知需献上金银珠宝才能传经。悟空愤怒,质问如来,最终得到经书,却发现是“无字经”。佛祖解释说“经不可轻取,法不可轻传”,甚至称当年传经时得到了大量黄金。这让人不禁质疑,这真的是我们心中的“极乐世界”...
梦幻西游的法宝无字经有什么用啊
无字经是特级法宝(3级),为主动诅咒类法宝,大于等于110级的玩家佩戴,该法宝的作用:禁止使用法宝,使用效果:一定几率成功禁止目标4回合内使用主动法宝。谢谢!
西游记无字经 原文
不二法门:(术语)不二之法门也。不二之理,佛道之轨范,故云法。圣由之趣入,故云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也。维摩经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言语,是真不二法门。具体可以查下【《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
唐僧到了如来那里,取经的时候,为什么第一次收到的是无字经?_百度...
唐僧取经取的是无字经,多读几遍《西游记》就不难看出,唐僧西行途中得到多尊菩萨的点化,孙悟空有的都悟出,而呆板教条的唐僧一点都没有悟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在了解小乘教的基础上,一路西行爬山涉水,突破重重阻扰,如果不断的加以总结,不用走到大灵隐寺,心灵上就能得到上乘真经能流传...
无字经比有字经珍贵,为什么如来却不敢传?
无字真经,是《西游记》中,佛教的根本法门,更是“三教之源流”,换句话说,这是三教合一的无上大法,不光包括了佛法,还包括“儒道”两家的修行法门。这本经书不是给众生看的,而是给“仙佛”看的。就算是仙佛,也未必能够彻底领悟“无字真经”的妙谛:...
唐僧师徒为什么一开始拿到的无字经,后来又是如何得到有字真经
当开始取经的时后,要人事,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做到心空,但师徒四人不领悟,给了无字经,其实真经本无字,当师徒四人回返时取经时,又要人事,再次提醒,心要空,连吃饭全要忘掉,其实有字经也无非是无字经的说明而以,真经本无字。
是不是不是只有经书才是佛法,生活也是一本无字经?
《密勒日巴尊者传》记载,密勒日巴大师说:”内显外现一切法,皆是佛陀之经典“。禅宗也有一句名言:”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以上,分别是密宗和禅宗中的两句话,义理很相似,都是讲万事万物都是佛经。
紫金钵盂本来无一物
紫金钵盂被佛祖视为“人事”,它揭示了佛教禅宗的“本来无一物”理念,通过讽刺世俗的“人事”,强调了佛教的超越和空灵。故事从佛祖造经的描述开始。书中提到佛祖创造了两种经书,一种是“白本”或“无字真经”,因其空灵,无需世俗的“人事”交换。唐僧等人初取的正是这种无字经,但他们误解了佛祖的...
...要取的经是三藏,具体指什么?为什么给唐僧无字经
到了西天,要取的经是三藏,具体指法,伦,经。给唐僧无字经是当时还没有教团规律。西游记中,中国原本流传的是小乘佛教,而唐僧去取的则是大乘佛教的教义。所谓的“三藏”,是小乘佛教的理念。譬如《法华经》中便曾有“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