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25
余际从赵连荣刘粤湘沙景华储祖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我国地质教育恰逢历史最好机遇
1.国家宏观*为地质教育指出了发展方向
围绕以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相继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优先发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等。所有这些为地质教育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2.地质工作大发展为地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国际地质工作发展态势与判断
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一轮工业化的到来,全球地质工作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地球系统科学时代使地质工作出现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全方位出击,“资源、环境、灾害、工程多领域并举”,“宏观、微观、定性、定量”全面结合,“星际、地球、区域、局部”、“远古、古代、当今、未来”无所不包,这种时间与空间大跨度、科学与技术大交叉、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特性(赵鹏大),使地质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长产业链,出现了“大地质”工作的新时代。进入21世纪,地质工作需求持续、强劲,世界地质工作的中心、重心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国家和亚洲。
2)先期工业化国家地质工作完成了以资源为主题向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战略转型,全球变化成为热点,但是资源需求总量仍然保持高位。
3)新兴经济体国家和新一轮工业化国家已经或将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持续攀升,环境问题凸显,地质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2)我国地质工作的判断
1)我国地质工作处于大发展、大进步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仅拉动了世界矿业的复苏,也带动了全球地质的发展;中国地质工作正处于全面、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地质工作水平差距、跻身全球地质工作第一方阵的历史进程;我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亚洲,将成为世界地质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2)我国地质工作总体处于中端发展阶段。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发展之中,决定了保证能源资源供应仍然是地质工作的核心,据预测我国金属矿产需求的峰期在2025年,能源需求峰期约在2035年前后。我国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工作空前加强,资源环境并重成为地质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地质工作总体处于中端发展阶段。
3)我国地质工作*改革处于过程之中。改革开放30年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变革,地质工作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新的地质工作*尚未建立,地质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创新。
据此,地质工作发展战略提出了地质调查“双保障、三并举”方针,地质科技“五深”战略、地质信息“社会化”战略,“从国家保障到市场保障”商业地质体系,地质工作统一部署战略等。这样为地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地质人才、地质学科、地质教育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1)地质工作快速发展呼唤大批优秀地学人才。我国地质人才现状是:人才规模增长较快,功能明确,素质较高,完成任务能力强,总体适应地质工作需要;但人才总量不足,一线人才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4个不足,1个不完善)。见图1,表1、表2。
图1 全国历年地勘人员统计
表1 地勘队伍组织结构汇总
表2 我国地质人才学历(学位)结构
由表1、表2可知,地质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偏低,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中专技校层次比例偏高。
经预测,地质人才需求强劲,2015年、2020年人才需求分别为25.7万和33、3万,其中领军型、市场型、复合型和工程师型人才需求迫切(表3、表4)。
表3 地质人才规模综合预测 (单位:人)
表4 属地化地勘单位地质人才类型紧缺程度调研表
注:最优先选择加权系数为“1.0”,次优先选择加权系数为“0.5”。
2)地质学科体系完整,办学规模扩大,实现了“三个转变”,高校成了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之一。
a.地质学科专业体系完整。目前,地质类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科4类11个专业,地质研究生学科专业包括理工科4个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高职高专包括2类17个专业。办学单位,中国*除宁夏外,其他所有省(市、区)均有地质类专业办学点,分布合理,符合国情。学科专业情况表5,图2、图3。
表5 地质类专业统计
b.地质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学科平台发展势头好。据统计,高校承担地学自然
基金项目、创新群体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数等均占全国近50%,高校为发展地球科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表6至表8)。据中国科学院统计,中国*具有国际研究能力和SCI论文发表能力的地学研究队伍约为8000人,其中高校占有相当可观比例,见表8。
表6 2007年地质高校承担地学项目情况 单位:%
表7 高校与科研机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地学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对比(2000~2009年)
资料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刘粤湘、高天明整理,2010。
表8 2000~2004年中国地球科学SCI论文按分布机构的统计分析特点
续表
注:1.资料来源:赵波,张志强,郑军卫.从科学文献计量*国际地球科学研究队伍现状与科研影响力.地球科学进展,2005,(12):1371~1375。刘粤湘整理,2010.
2.地球科学包括地质科学、地理科学、空间物理学、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化学8个二级学科领域。
3.SCI论文作者总数是对机构间合作论文作者进行了校正后的人数——实际作者人数。表中各机构统计出的作者数远远大于该机构的实际作者人数。
显然,高校成了发展地质学科的主力军之一,但仍有不少差距,如有影响的国际合作课题少,重大项目少,国家级奖项少;参与国家重大*决策活动少,话语权少,贡献率低;学科水平总体是“三多三少”现象,即说明西方假说和理论的研究多、自己提出的少,单一学科研究的多、真正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研究少,模仿研究成果多、独创性研究成果少。
(4)地质教育体系完整,人才模式有创新,质量有提高,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1)地质教育百年成果累累,为国家培养了近百万人才。我国地质教育百年以来,经历了6个阶段,累计为国家培养了97万多各类各层次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尤其是地质工作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表9)。
表9 中国地质教育百年变化
2)形成了我国独立的地质教育体系。经历若干代人的奋斗,我国地质教育目前已有本科4个一级学科11个专业、研究生4个一级学科13个专业、高职高专17个专业等完整学科专业体系。办学层次上有中专、高职高专、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及*继续教育等完整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我国地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表10、表11)。
表10 我国地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招生单位数(2009)
表11 地质类专业招生和在校生情况统计
全国146个地质办学单位,其中本科办学单位103个,研究生办学单位104个(其中高校78个),高职高专校7所,中专校10所,即103+(104-78)+7+10=-146(个)。目前各类在校生共100087人,其中,中专生8145人、占8.15%,专科生13841人、占11.1%,本科生59098人、占59.0%,硕士生15001、占15.0%,博士生4002、占4.0%(表11)。
3)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等地质教育教学体系。中国的地质教育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特色。首先是突出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实践能力强;其次是形成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文化特征;第三是逐渐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等人才培养思路;第四是实行双学士、双硕士、跨学科硕士、跨学科博士、理科基地、工科基地、博士生班等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4)开放办学,增强了活力。实行“订单式”、“双导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完成科研项目等“产学研”结合方式,与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数十个国家联合招收研究生,实现了对内对外的开放办学。
(5)发达国家地质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发达国家地质教育趋势是转向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整体系统的知识构建,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突出强调创新人才培养。给我们的启示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与联合培养”;注重高等地质教育的体系性和互动性,低年级“宽基础”,高年级“导论性”,研究生“研究性”;研究生教育强调科研型人才培养;注重本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地质教育。
二、我国地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有机遇就有挑战,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地质教育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是人才保障、人才质量、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办学条件、地质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
(1)资源、环境、灾害等严峻形势给予地质人才供给和质量的双重压力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资源环境压力将延续较长时间,还有工程建设、民生问题等,所以对地质人才的需求必然逐渐增加。由于多种原因,西部地区、基层单位难以吸纳本科以上人才,以致地勘一线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领军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虽然毕业生外语、计算机水平较高,但地质专业实践能力有所下降、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已历史地摆在地质教育的面前,显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表12至表14)。
表12 我国大宗矿产资源态势
表13 2004~2006年主要地质类专业人才供给比与社会需求变化状况(供需比)
注:因平均供需比中有重复部分,即一个需求向多校发出,所以进行排重判断。
表14 对地质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调查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分会2009年调查统计。
(2)科学发展观对地质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增强吸引力,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
我国地质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才培养模式变化不大,仍是“应试教育型”和“知识扩容型”,人才质量有待提高。如何坚持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仍然是艰难、漫长的过程。还有高等地质教育定位问题,目前的同质化现象值得注意,大家都要办研究型大学,一线急缺人才谁来培养输送。
(3)地质教育缺乏国家宏观指导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教育管理*改革后,虽然基本解决了部门所有、“条块分割”问题,但却出现了地质教育“边缘化”(赵鹏大)和招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地质教育的特殊性(即公益性、超前性、艰苦性)急需国家加强宏观指导(表15、表16)。
表15 地质类专业学生来源情况 单位:%
表16 地质类毕业生去地勘单位就业情况 单位:%
地质教育不同于其他自然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是冷门专业。一些人对地质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地学时代,对地质工作者持歧视态度,所以生源欠佳,毕业后不愿去地质队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是地质教育发展必须突破的藩篱。
(4)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地质人才培养需要
高校扩招带动了高校办学后,资源增加,办学条件有了一些改善,但由于已有资源基础较差,所以办学资源的增加赶不上招生增加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被统计的10所学校中,多数学校多数指标不合要求,尤其是生均土地、教学用房、宿舍面积、仪器设备、师生比例等都是超负荷运行,影响校园和谐和教学、师资水平的提高(表17、表18)。
教师结构中,学源结构欠佳,本校毕业生比例达48.6%,个别学校甚至高达72%,有国外学习经历少,大专比例偏高,博士生比例偏低。
表17 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情况
表18 地质类教师结构情况统计
三、我国地质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地质教育目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行业需求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地质行业急需为己任,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精神,实施“工程师型”、“科学家型”和“复合型”地质人才培养工程;遵循地球科学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学科体系的理念,科学调整地质学科专业结构,建设国家级地学实习基地和地球物质现代观测中心;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是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建设1~2所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2030年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使地质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地质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使中国从高等地质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2.基本思路
(1)地质人才、学科、教育是发展地质工作的基础
*同志指出:“50年前的地质工作大转变、大发展以培养地质人才为起点,成效明显;今后地质工作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地学新人”(*在“中国地质工作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可见地质工作与地质人才具有“互动共存”关系,地质教育是地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地质学科是地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地质工作发展必须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将地质教育纳入地质工作发展之列,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2)地质教育应坚持服务功能,也应突出引领作用
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教育也属于文化的战略。文化不仅要服务社会公众,更应引领社会发展。所以我国地质教育不仅要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地质工作发展,也应突出对社会和地质行业的引领作用,即用超前性思维、前瞻性理论、前沿性成果、创新型方法、先进性技术等来发挥引领作用,以便于优质地服务于社会,也提高地质教育的社会显示度和贡献率。
(3)实现“地质人才一流、地质学科先进、高等地质教育强国”目标
2010年6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人才、学科、教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一流人才队伍是建设地质强国的核心。先进的学科水平是地质教育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是地质人才大国、地质教育大国。经过20~30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的努力,应使我国地质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地质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高等地质教育由大国进入强国。
(4)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地质学科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不被社会广泛认同,属冷门专业。而缺乏广泛的公众认识,是难以发展提高的。所以,要建立大学前、大学间、大学后、社会公众“四位一体”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大学前,培养“地学兴趣”,引导青少年立志献身地球科学;大学间,突出“发现能力”的培养,为探索地球奥秘打下基础;大学后,以“创新能力”为重点,作出突出贡献;社会公众,突出“地学意识”,为地质人才发展成长提供肥沃的发展土壤。
(5)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
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已成为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地质学界已经开始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来审视传统地质科学、构建新的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这个新体系包括:学科专业构成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材体系,先进的学科平台体系,高水平的地质学术队伍体系等。
四、我国地质教育基本构想
地质教育今后需围绕3项目标,建设2个体系,实施4项计划,采取7项措施,经过20~30年的努力,使我国地质教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围绕3项目标
(1)地质人才为世界一流
我国未来地质人才目标是: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识广博、品德优良;跟踪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和解决我国地质、资源、环境、灾害及工程中突出问题能力强;涌现出一批青年地质科学家、勘查技术发明家、大工程技术领军人物、技商结合企业家等突出人才。
(2)地质学科达世界先进水平
建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科技成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显示度明显提高,起引领作用。
(3)由高等地质教育大国变成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高等地质教育强国,即地质教育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能够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世界一流成果,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同,对国家地质事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推动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规模结构优化,教育运行机制优良高效,教育质量声誉较高,能够引领文化发展。
2.建设2个体系
(1)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即围绕创新能力,建立起大学前、大学间、大学后完整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前,突出培养“地学兴趣”。在中小学中开设地球科学相关课程,如地理、地质、气象、生态与环境等。大范围经常地组织地学夏令营、社会实践日、地球日、地学科普展等,增强中小学生地球科学基本知识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形成珍爱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确立献身地球科学事业的志向。
大学间,突出“实践能力”、“发现能力”培养。在“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基础上,在浓厚的探索自然的兴趣基础上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中外联合、跨学科、跨校联合、课内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以“发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素质,使学生德智行美全面发展。
大学后,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依托高校开展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依托各类项目和实验室培养骨干人才,依托重大工程和国家级项目培养拔尖人才,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导培养领军型人才等。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使其具有“敢为人先”和“不吃别人嚼过的馍”的精神,掌握坚实的工作能力,包括野外观察能力、室内实验能力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力等。
社会公众,提高公众地学意识。通过“地球日”、“水日”、“气象日”、“环境日”、科普周等公众活动,报刊、杂志、科普电视、广播、电影、学会等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地学知识,特别是通过各级干部培训机构对各级领导宣传资源、环境、灾害、生态等知识和对策,提高全社会公众地学意识。
(2)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
按照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构建地质学科体系,包括新的学科专业构成体系,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地质课程与教材体系、先进的地质学科平台体系、高水平的地质学术队伍体系等。
3.实施4项计划
(1)创新型地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师型、科学家型、复合型)
(2)地质学科平台建设计划
核心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吸纳拔尖人才,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构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强化学术权力,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建设面向学生的国家级地球物质现代观测中心。
(3)高水平地质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地质教师队伍。通过提高学历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引进校外海外高层次人才,促进跨学科、跨学位合作,以中青年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加强学术权力,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到2020年,教师外校学源达到60%以上,博士学历也达到60%以上。
(4)国家级地学实习基地建设计划
按大区分布,在现有的基础上,建设6个国家级地学实习基地。采取“国家投入、专管共用、开放共享”的原则,建设成既是地质高校培养学生的实习基地,也是社会实践基地和中小学生地学夏令营和科普营地。
4.具体目标
1)地质人才规模快速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学历人才比例明显增加,领军型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有突破性进展,人才贡献率不断提高(表19)。
表19 地质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注:括弧数为国家人才指标。
2)地质教育适度发展,优化层次结构:控制中职,稳定高职高专,适度扩大本科、扩大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规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表20)。
表20 地质教育主要发展指标
5.7项措施
(1)成立国家地质教育协调指导小组,制定高等地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下成立国家地质教育协调指导小组,成员由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财政部、*地勘企业及有关高校负责人组成,具体工作由国土资源部承担;职责是制定国家地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改革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有关*措施(表21)。
表21 地质教育、层次结构及专业发展表
(2)加大对地质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继续增加地质类专业学生拨款标准,加大地质类高校基本建设及专项经费支持力度,设立国家级地质专项奖学金,给予地质类专业高校实习经费补贴等。
(3)制定和完善相关*与法规,鼓励国土资源行业支持办学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工作的意见》,明确行业部门、教育部和地方*在“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工作中的职责,使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共建工作得到落实。制定招生及培养优惠*,吸引生源报考地勘类专业。制定有关法规,鼓励地矿行业企事业单位积极接收大学生实习,免收实习费,修改有关保险制度,建立各方分担学生实习安全风险责任机制。国家地质公园建为地学类学生实习基地,对实习学生免费开放。
(4)建设一两所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
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两所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批一流学科。在“211工程”和优势特色重点学科、“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中加大对地质高校的支持力度,给予地质教育特区*,实行更加开放*,创造更加优惠的条件。
(5)大力改善野外地质人才发展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包括培养开发机制、评价发现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流动配置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改善野外地质工作条件,对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继续实行工资倾斜*,完善津贴补贴*。给一线人员大幅度提高野外津贴,改善工作条件和文化生活。设立国家功勋地质队员称号,享受‘五一’劳动奖章待遇,赴边疆工作满十年后可自选户口所在地等。”
(6)强化高校作为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作用
地质类高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任务,已经成为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之一。国家应重视高校学科建设,将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学科基金等尽量放在高校。国土资源部等地勘行业应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实习、一流大学建设等方面给予地质类院校更多的支持。发挥高校学科全、人才多、积累雄厚的综合优势,在科技创新、*创新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使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真正发挥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
(7)加强科普宣传,广泛开展地质学知识教育,提高公众地学意识
地学教育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中小学的地学知识及科普教育。扩大地学夏令营规模,加强自然旅游资源的地质教育资源开发。在非地学大学生中开设地学相关课程。将地学知识列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对公众进行地质、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地学知识科普宣传教育。
6.时序安排
(1)2010~2020年质量提升期
以育人为本,“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10年7月13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构建大地质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行完全学分制。由“知识扩容型”向“发动机式”转变,由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使教学质量和学科水平明显提高,人才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积极参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行动,向地勘行业一线输送更多地质人才。
(2)2020~2030年全面上水平期
全面建设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和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出一批年轻地质学家、领军人物、勘查技术发明家及地质经济管理专家。
(3)2030~2050年目标实现期
人才培养、学科水平、教育体系及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建成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五、结论与建议
1)地质教育界应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制定中长期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真正做到“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能向地勘行业一线多输送本科以上毕业生。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学家型、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突破性进展。
2)地质教育界应抓住机遇,迅速实现新的“三个转变”,即由规模扩张型向以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型转变;由传统地质学科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新的地质学科体系转变;由“应试教育型”、“知识扩容型”模式向素质教育和“发动机型”人才模式转变。
3)抓紧建设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抓住前沿上发挥引领作用,争取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参与国家重大*措施活动,提高话语权,争取更高的贡献率。在资源与环境发展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地震地质与灾害地质研究、新能源资源研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提高地质教育显示度。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为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建设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