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30 21: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3:18
一、派出所对已立案的案子会如何处理 派出所对案件进行立案后,应该组织警力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必要时可对 犯罪嫌疑人 进行 刑事强制措施 。 《*机关 办理刑事案件程序 规定》 第一百八十七条*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第一百八十八条*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证明力予以审查、核实。 第一百八十九条*机关侦查犯罪,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采取强制措施 和侦查措施,严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仅凭怀疑就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第一百九十条*机关侦查犯罪,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第二百六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县级以上*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机关负责人决定。 二、*机关 立案的条件 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根据 刑事诉讼法 第86条的规定:人民*、人民*或者*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一规定说明,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这里所指“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三、哪些案件由 *立案 犯罪是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的最严重侵犯,*机关正是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公共安全的责任。另一方面,*机关具有同犯罪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必要的专门侦查手段、资源,亦使得其能够担负起侦查绝大多数案件的重任。因此,相对于*和*,*立案管辖的案件一般来说是最多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有: (1)由人民*直接受理,不需要经过侦查的自诉案件; (2)由人民*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 (3)由军队保卫部门负责侦查的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4)由 *机关 立案侦查的间谍案; (5)由监狱立案侦查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