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后中国节后调休最长上班多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8 16:0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2:31
2000年后中国节后调休最长上班多久:
2000年后中国节后调休最长上班15天。
调休一般是指,公休日加班的,需要调休,或者因为特殊原因,公休日调至其他工作日休息,公休日当日上班,是可以调休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2:31
2000年后中国节后调休最长上班多久,答案2000年后中国节后调休最长上班是两个星期,这是最长的调休上班时间,不能超过这个时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2:32
调休上班最长纪录是几天,按调休应该是七天,拿二一年为例,即元旦一月一号至三号,春节二月十一号至十七号,清明四月三号至五号,五一节是一号至五号,端午六月十二号至十四。中秋九月十九至二十一,国庆十月一号至七号,所以再长为七天。
已展示全部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2:32
每次遇到调休,都觉得自己像是“朝三暮四”里的猴一样,被耍了。
我们想要的从来也只是“休”,而不是“调”。我们想要的“休”,是规律的、自主的且不被打扰的休息,而不是扰乱工作-休闲节奏、被安排的、不彻底的挪假式休假。
调休怎么这么招人烦?
1.失去周末的痛苦远大于休假的快乐。
有人会觉得对调休没必要有这么大的火,毕竟这么调休能凑出七天长假,早休晚休不都无所谓吗?并不,因为根据前景理论,大多数人对于损失比对获得更加敏感,这是一种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1]。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老板今天给你发500元奖金,你会不会很开心?那如果老板先给你发1000元奖金,然后告诉你不小心多发了500元,让你把500元退还给公司,你会和前一种情况一样开心吗?
虽然从理性上看,你都获得了500元奖金,但相信第二种情况对大部分人来说在体验上是更糟糕的。在损失厌恶的影响下,损失500元带来的痛苦远大于获得500元的快乐。
人们为何会如此关注损失呢?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同等强度的坏事带来的后果往往比好事更严重,它事关生死,所以更关注坏事的基因代代相传,形成了当代人类的负面偏差(negativity bias)[2]。
调休虽然凑出了国庆七天假期,却带来了假期结束后周末双休的损失,一减一加,总数不变,但在损失厌恶和负面偏差的影响下,我们当然会有一种“被剥削”的痛苦。
2.连续工作使人倦怠。
调休令人不爽的不仅仅是损失感,还因为调休让我们比以前连续工作了更长的时间。
当员工持续为工作付出努力时,身体和心理资源都会被消耗,所以人们需要在非工作时间通过充分的休息得到身心资源的恢复,让工作导致的压力负荷反应(比如血压升高、疲倦感等)重新恢复到被打工摧残之前的正常基线水平。
正如来自网友的吐槽,“人不是机器,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身体积累的debuff(不良状态)如果不及时驱散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你愿意每天醒着17小时,睡7小时?还是先连续工作34小时,再一口气睡上14小时?后一种情况显然让身体承受更大的压力。
如果员工在连续工作下无法得到恢复,便会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心率加快、高血压、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等[3],工作时间越长的中国人,幸福感也会更低[4] 。
对组织来说,长工作也不一定会带来高产出,每周超过工作时间40小时的人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如精力丧失、疲惫不堪、丧失工作热情和动力,无力抑郁,不再愿意为工作付出努力等[5]。
那么,调休后的七天小长假能起到放松的功能吗?未必,因为它打乱了正常的工作-休闲节奏。
3.工作-休闲节奏打乱带来失控感。
对于短假无调休和长假有调休,很多人更想要前者。在调休下,连续上班也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休闲节奏,让那些日常固定安排(Routines)被打乱。
大部分人都需要有秩序的日常,比如有规律的工作五天和周末双休,这能给生活带来稳定感和可控感,关系到一个人能否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日常固定安排也与生活意义感之间有很强的关联[6]。
“今天的觉必须今天睡,今天的饭必须今天吃”。没人愿意今天饿一天,明天狂吃六顿饭,这不仅会让人生病,也会让人觉得这世界非常混乱。
然而,调休打乱了工作-休闲节奏,使人很容易产生失控感和受控感。人类都有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autonomy),也就是一种体验到对自己行为上的控制感和心理上的自由。
对那些不愿调休的人来说,调休把人安排得明明白白,损害了我们的自主需要。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员工的自我需要无法满足,*工作不仅会损害幸福感和身心健康,也会带来更糟糕的工作态度和表现[7]。
想想看,原本想要个正常的周末,却发现调休结束后周末还得打工,还要连续七天,这真的很要命。
调休到底是哪来的?
在微博上搜调休,跳出来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调休是谁发明的”,看上去颇有一股寻找仇人的悲愤。
其实,调休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它诞生之初,是对旧有节假制度的革新。
曾经,我国的假期很少,在传统的农业观念中,农时不等人,定期的休假制度并不是必须的。1958年的时候,每半月放一天假的制度改良都值得登上《人民日报》。
在某段特殊时期里,大家在春节也坚持“抓*,促生产”,甚至猪圈门上都会写着“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的口号[8]。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呼吁恢复节假日,比如1979年1月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栏目就刊登过一封标题名为《为什么春节不放假?》的信。
标题蛮振聋发聩的
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放假,在建国50周年的1999年,*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的全国法定节假日从7天增加到了10天,第一次出现了“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的说法。
可是,这版假日制度中,五一只有3天假期,休7天的“黄金周”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就是如今让人咬牙切齿的调休:通过前后调整挪动周末,凑出一整周的假期。
调休制度的初衷不仅是为了让大家有更连贯的休闲假期,也是为了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特别是为了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的比重[8]。
但是,在这样的调休制度下,如果时间不凑巧,便会造成一些看上去很诡异的事情。
比如,2005年春节,人们需要连续工作9天,很是要命;这一年的国庆,大家也很不好过,连放7天假后需要连上7天班,简直是先给人希望,再给人绝望。
所以2007年的时候又修订了一次放假办法,上面这种极端情况不再出现,但为了能够凑出“小长假”,打乱工作-生活节奏的调休仍被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