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6 15: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5:1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题解】
此诗是作者最负盛名的边塞诗佳作之一,作于唐天宝十四载(755),时作者任职于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中。诗描写塞外雪天冰地壮丽景象。全篇充满奇情妙思,给人以瑰异壮美的感受。武判官,不详。
【作者】
岑参,唐代诗人,生平见前辽宁《营州歌》诗。
【注释】
①白草:西北地区所特产的一种草名,即芨芨草。②胡天:指西北地区的天气。③忽如:一作“忽然”。④梨花:喻雪。⑤珠帘:装饰着珠子的门帘。罗幕:丝织的帐幕。⑥狐裘:狐皮衣服。锦衾:织绵被。⑦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控:引、拉。⑧都护:唐朝于西北边疆设都护使。此处都护和将军均为泛指。⑨瀚海:中国北方东起兴安岭西麓,西至天山东麓的大沙漠,东北至西南绵延2000多公里,浩瀚如海,故名,也以之代指西域广漠的地区。阑干:纵横。⑩愁云:指阴云。惨淡:凄凉暗淡。⑾中军:原是主帅亲自率领的军队,这里借指主帅的营帐。⑿此句谓用少数民族乐器演奏劝酒。⒀辕门:军营门。⒁掣:扯动。翻:飘动。⒂轮台:唐时轮台县旧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⒃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中国新疆中部,西端伸入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
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
吹折坚韧的白草,倒落如踩。
北疆的八月,
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
好似突然一夜之间春风吹来,
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飘飘而落,
打湿了帘珠,结冰在帷幕绮罗。
狐皮裘再不觉暖和,
锦缎被褥也觉单薄。
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
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著。
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
百丈巨冰,
惨淡的愁云凝滞
仿佛压低了天空。
中军帅中摆下酒筵,
为武判官归京送行,
胡琴、琵琶伴着羌笛,
起舞和鸣。
纷纷扬扬的暮雪
飘落在军营辕门,
寒风狂舞着红旗,
红旗被冻挺凝结
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
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
远行的人,
雪地上空留下一排,
马儿行走的蹄痕。
送别诗,唐人脍炙人口的佳作可谓多矣,而像这首把雪景与别 情,——而且是塞外如此奇伟壮丽的雪景与别情融为一体之作, 似属绝无仅有。
开篇两句,以“北风”引出“飞雪”;“八月即飞雪”写了塞外早雪 的特点。下两句,曰“忽如”,见得风起雪至,来得又是这样的迅疾, 极言气候变化之大,暗写塞外特点;“千树万树”,雪压枝条,宛如春 风送暖,梨花盛开,描绘了塞外的奇丽风光。不但写景真切,又显 示出诗人惊叹赞赏的心情与豪爽豁达的襟怀。这两句历来被人称 道,绝非偶然。以上四句,紧扣“雪”字写塞外特点,无处不奇,下文 则从“寒”字落笔继续写“雪”。“散入”句,忽以细致的描摹写飞雪 入幕,从而也把读者带进中军帐内。
下面三句着眼于帐内“将军”、 “都护”诸人的感觉,以夸饰手法多层次地描写了大雪带来的严寒: 狐裘不暖,锦衾嫌薄,角弓难控,铁衣难着。帐内如此,帐外又当如 何,读者自不难得之言外。以上四句是从感受写寒。“瀚海”两句, 再将镜头从帐内拉出,一下一上,一地一天,天空仍是阴云凝聚,而 地面却已被坚冰复盖了。这两句是从自然景物写寒。由雪压枝条 而坚冰复地,写景中已暗寓时间的推移过程于其间,意味着别时已 近。所以在写满天阴云时却说“愁云”,已微逗别情,接着便自然转 入送武归京。在这样的时刻与环境中送别友人,不也有点不寻常 的奇味么?“中军”两句,写设宴饯行,席间鼓乐齐奏,帐中寒意顿 消,可见宴间情绪之热烈,送者之殷切。“纷纷”两句,写辕门外的 雪景,意味着武氏将行,送者心里别是一番滋味。这时写景,设色 巧丽,白中有红,冷中有热,巧妙地表现了惜别与祝愿相共的心理。 末四句写武判官终于在一望无际的雪海中别去。“山回路转不见 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凝望友人,以至于身影消失,唯见雪上马蹄 的遗迹,此中不但可以看到一个伫立不归的形象,其依依惜别的诚 挚情谊也溢于言外。满目皆雪,一股凉意混和着别绪不禁浸润 心田。
全诗以雪起,以雪终,中间写寒,实则也是写雪,塞外奇丽的雪 景贯串终始,并以深挚的别情镶嵌其中,既情意含蓄,又奇恣酣畅, 境界雄阔,这也是岑参对边塞诗有创新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