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6 13: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5 06:38
在冷兵器时代本国从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记载中就有战、辅之分。 在春秋时期,春秋各国,其军队构成分为:上军、中军、下军,这就是最早的“三军”的由来...上军,就是专业战兵了,是国家的主体野战和对外作战武装力量,中军担负警备任务和防守任务,下军就是劳役性质的军队,从事工程运输后勤保障性质的作战任务了。 时代不同,其性质也就不同, 如汉代军队中就有明确规定,入伍一年的士兵只能担负城乡守备和劳役任务,入伍两年的士兵才正式担负作战任务,这就是战兵和辅兵的区别。 并不是辅兵不参与直接作战... 离得最近的明末军队来说:其战兵所指的是:一.卫所指定战兵,按军制,每百户,要有战兵二十三人,那就是说,这二三人就是这个百户的战兵数量,这二三人可以享受享受:国家固定的军饷,国家发放的铁甲、武器和作战物资,而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待遇,而是为了这二三人进行劳役、生产和服务.... 但是军队中辅兵并不是说不参与战斗.... 明军中一般是直接要求战兵要直接参与一线肉搏战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骑兵都是战兵,而步兵的一部分也是战兵。但是大部分是辅兵。在明军的编制中,火铳手、弓箭手、火炮操作人员都是辅兵....因为这些人不需要直接参与肉搏....而刀盾兵、长*兵、大刀兵都是战兵,因为这些人员要直接参与肉搏....战兵是国家编制在册的士兵,而辅兵是战时从卫所征发的军户中的男丁... 而民夫是国家临时征发的劳役,给平民负担的劳役,为军队服务的,如运送物资或制造器具等.....不归军队支配,由地方文职*支配的力量,除民夫外,如乡丁、丁壮、团练等都属于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