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华严寺:辽金时代宗庙耸,寺阔殿多塔楼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7 13: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8 19:25
来大同,除观赏闻名遐迩的云冈石窟,孬张想探寻的另一处著名古迹,便是兴建于辽金时代的华严寺。其典故是:依据佛教经书《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之大乘教义而命名。
知晓华严寺衰亡与恢复重建,是缘于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著作。早在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先生与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由北平坐火车抵达大同着手古建调查,首站即是华严寺。梁先生的《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云: “大同古雁门地,北魏时号平城,自道武帝宅都于此,迄孝文帝南迁洛阳,凡九十余载,为南北朝佛教艺术中心之一......梵刹名蓝,遗留至今,有华严善化二寺,驰名遐迩”。
也就是说,没有梁先生的实地考察且留下许多宝贵资料,大同古城得以重建、华严寺恢复原貌是不可能的事。山西人感恩,在大同兴建了梁思成纪念馆。
华严寺,位于古城西南隅,占地面积逾6万平方米,是规模宏大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因其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1961年,即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秋时节,孬张驻足华严寺庙观瞻,感受皇家气势,肃穆庄严。庙前宽阔的广场边,牌坊耸立,仿古街建筑新颖奇特,街巷之店铺复古气息浓郁,俨然似诱游者或香客做一次返古穿越哩。于斯聚精会神地左顾右盼,我乐了,领会到大同文化人之善谋与匠心:欲访华严寺,庙前先“热身”。
历史辽、金两朝,大同(古平城)均乃别都。平城之华严寺,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末因战事,寺院部分建筑被毁,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整座寺庙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
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元末战乱,华严寺破坏严重;明初重修,将华严寺一分为二,成为上华严和下华严二寺;清顺治五年又遭战火,唯大雄宝殿和薄迦教藏殿幸存。至清朝末年,华严寺已千疮百孔,一片荒凉。
知华华严寺自明代即已分上下两部分,入寺观瞻,就先去普光明殿,再逛下华严寺吧。
普光明殿,气势宏伟,殿前楹联颇有禅意:“世事熙熙从来富贵无了局到此说了就了,人生攘攘自古名利难放下如斯当放便放”。大殿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顶,前出抱厦。殿内的塑像、壁画、平棋藻井,早年皆按辽金特色复制复建。
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建筑。大殿为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古朴雅致。
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北部本尊为过去佛,即燃灯佛,胁侍二弟子、四菩萨;中部以佛释迦牟尼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南部本尊为未来佛弥勒,有胁侍六菩萨;三尊佛像前端坐四大菩萨,由北而南依次为观音、文殊、普贤、地藏。
在薄伽教藏殿内四周,依壁有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38间。在后窗处,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5间,两侧以拱桥与左右壁藏上部凌空相接,壁藏分上下两层,下层设门,内为经橱。传闻此藏经阁内,竟典藏着明、清藏经1700余函,18000多册,其中明代永乐和万历年间刻印的佛经1700多册,佛经皮函表用绫绵装裱,乃佛经之上品。因无缘亲见,不知真伪。
知道这里的舍利宝塔,乃依据《辽史·地理志》记载恢复建造,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塔内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交脚菩萨像。塔下建有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
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大雄宝殿,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殿前月台正面置有石级,围有勾栏,左右乃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殿的前檐装板门三道,都是壶门,单檐庑殿顶。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听说北吻是金代原物,南吻为明代制作,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
大殿*佛坛上塑有五方佛,中间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后安放在此。佛像面相扁平,发髻上有宝珠镶嵌,其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姿态各异。
殿内四壁满布21幅巨型壁画,据说是清光绪年间补绘的,画面高6.4米,长136.8米,描绘各种人物逾5000。其内容均为佛本生故事,如“七地九会”佛说法图、善财童子图、达摩传法图、千手千眼11面观音图、华严三圣图、水月观音图、罗汉图等,俱沥粉贴金,色彩艳丽,画工精细,保存完好。
出大雄宝殿,于月台上左顾右盼,华严寺殿堂庄严,塔楼拱立,整体布局着实肃穆典雅。
移步钟楼,又近鼓楼,见楼门俱闭。孬张傻傻地凝眸痴想:置身庙堂,倘能遭遇寺院佛事、课业,或可聆听暮鼓晨钟,斯时吾之凡尘俗世心便与佛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