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0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0:42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相对,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已经透露了几许消息—描画精雕的房舍密接不断,这自然不是普通人家了,应是酒家一类地带。
接著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
「卷香风十里珠帘」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富丽,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颭」相对,也是水仙子的惯例。而这两句不仅是字面相对,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最后一句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爱杀江南」总结心得。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0:42
1、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水乡秋光的小令,这首曲写得很美,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风光秀丽、景物宜人,一幅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乡秋景画。
全曲八句,七句写景,最后用一句抒情句作结,并点题。
多水是江南的特色,水面风光是江南所特有的,因此开头两句,作者就紧紧抓住这特点来进行描绘。一条浩浩的大江,在晴日照耀下,雾气迷蒙,影影绰绰,增添了几分迷茫,似梦如幻,恍惚迷离。两岸人烟稠密,真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江南水乡秋景中,最大的特征无过于菱与荷了,被作者称赞的就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同前)这前三句是对江南景物的总体描写,接下来四句分别写了最有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先看水面上沙鸥自由飞舞,再回到岸上,这第五句与杜牧的《赠别》联系起来,令人不知这香风是从荷花中飘来,还是从珠帘里美人身上飘下来。珠帘里似乎还有若隐若现的美人的身影,不禁令人神往。抬头远眺,看到画船儿从天边驶来,这祥华贵的游船上,当然还会有悠扬悦耳的乐声,在视觉、嗅觉中又加上了听觉,令人心旷神怡。正在这时,又看到了酒店用以招引客人的酒旗正在风中飘扬,于是在荷香、脂粉香中,又加上了阵阵扑鼻的酒香。至此,已令人心醉了,于睾情不自禁娥发出了“爱杀江南”的赞叹。在强烈的赞叹声中,结束了全曲,使这赞叹声久久萦绕在读者的耳际心上。
2、原文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3、译文
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鸥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画船仿佛从天边驶来,酒旗高挑随风招展,多么可爱的水乡江南。
4、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329),字希孟,别号云庄,山东济南人。自幼苦读,博通经史,山东按察使焦连推荐他为东平(今山东东平县)学正。后游京师,献书不忽木,不忽木荐为御吏台掾,复授堂邑县尹。在官十年。有政绩。武宗时,任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得罪权责。元仁宗延祐初年,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又升任礼部尚书。英宗至治元年(1329),参议中书省事,后辞官隐居。文宗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以陕西行台中丞前往关中救灾,到官四月,忧劳成疾,卒于任上,追封滨国公。谥文忠。著有《归田累稿》、《云庄集》、《云庄体居自适小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