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3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2:40
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它因Edgar C.Bain于1934年在钢中发现这种组织而得名.。在许多有色合金中也观察到类似的转变产物,亦称为贝氏体。钢中的贝氏体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混合组织。
贝氏体钢
中低碳结构钢适当合金化后可显著延迟珠光体转 变,突出贝氏体转变,使钢在奥氏体化后在较大的连续 冷却冷速范围内部可以得到以贝氏体为主的组织,称 为贝氏体钢。贝氏体钢可以用较低的冷速得到较高的 综合性能,从而简化热处理工艺,减少变形。
为延迟钢的珠光体转变(包括先共析铁素体转 变),最有效的合金元素是B、Mo、Mn、W和Cr。其中 特别是B和Mo在延迟珠光体转变的同时对贝氏体转 变却影响不大。所以贝氏体钢大多以Mo、B为基本合 金元素。
贝氏体开始转变点B是衡量贝氏体钢性能的重 要指标。B点愈低,其抗拉强度愈高。合金元素按碳、 锰、钼、铬、镍的次序依次减弱对B点的影响。但它们 也同时使M点降低,从而降低材料工艺性能。所以常 用B降低值与M降低值之比来衡量合金元素对贝 氏体钢的贡献。按此排列则依次为:C、Cr、Mo、Mn、 Ni。
贝氏体钢的最终热处理状态通常是炉冷、空冷或 模冷。其组织以下贝氏体为主。但随冷却的不同也可能 出现板条马氏体和无碳贝氏体。
下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均为板条状,在很多情况 下是相间排列的,在光镜下很难区分。其特征如下:
M-A组织是在贝氏体、马氏体基底上分布的颗粒 组织。这是由于碳浓度偏析在冷却转变中形成的富碳 奥氏体区,在随后的冷却中部分转变为马氏体,部分保 持奥氏体状态而构成。M-A组织通常在光镜中可以辨 认,呈不规则颗粒,分布在贝氏体铁素体内或晶界上。 随转变温度的降低,颗粒变细变小。马氏体中也可以出 现M-A组织,但只能由电镜加以辨别。而在 55SiMnMo钢的无碳贝氏体上M-A已演变成块状组 织。M-A组织硬度、强度均高于基底。但少量小颗粒的 M-A组织对常规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无碳贝氏体是中碳贝氏体钢55SiMnMo正火态 的主要组织。铁素体和富碳奥氏体组成条片相间的贝 氏体组织,在相内和相间均无碳化物析出。经测定此种 无碳贝氏体中含奥氏体约30%(体积分数)。奥氏体的 含碳量可达w=1.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2:41
一般情况下,将过冷奥氏体在中温范围内形成的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非层状组织统称为贝氏体。奥氏体钢等温淬火后的产物,是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贝氏体组织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马氏体,可以达到马氏体的1~3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2:41
调质后的组织一般地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能力和回火得是否充分。
如淬火时冷却能力足够好,而回火充分,则得到回火索氏体。如果淬火冷却能力不足,则会形成贝氏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2:42
也就是贝氏体和马氏体是两个并列的组织,要么从奥氏体体转变为马氏体,要么从奥氏体转变成贝氏体对吧。而贝氏体也不能转变成马氏体,但贝氏体降温后能过马氏体温度段,却不能再转变马氏体呢,请版主赐教,我对这方面真不清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