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6:32
五液”,在《内经》中有两种说法:一是《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即“五液”是指汗、涕、泪、涎、唾而言;二是《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即“五液”,是指溺、汗、泣、唾、水而言。亦称之为“津液五别”。由于肾主水,五液与肾脏关系密切,如李士材说:“肾水主五液,五气所化之液,悉归于脉。” 心主血,血汗同源,所以“汗为心之液”。在病理上出汗过多,易耗伤心血,则见心悸、心慌。阳气熏蒸津液出皮毛而为汗,汗多不仅要伤津耗液,同时也会耗伤心气,故大汗淋漓不止就有可能导致亡阳的病变。也就是常说的“气随液脱”。《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临床若心气或心血不足亦可引起病理性的汗出。如心气虚的“自汗症”,心血、心阴虚的“盗汗症”,在诊断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涕出于鼻,鼻为肺窍,故“涕为肺液”。·肺司呼吸,鼻为气之通路,肺和则气道通畅且能辨别五气(五种气味)。若肺发生病变,则涕也会异常,可以从涕之改变作为肺病辨证的根据之一。若鼻干无涕,往往是肺阴虚,或津液不能上承所致;若鼻流清涕,常为风寒束肺,肺气失宣所致;若鼻流黄浊脓涕,常为热毒壅肺,肺失清肃所致等等,均可作为临床辨证之重要参考。 泪出于目,目为肝之窍,故“泪为肝液”。生理情况下,泪可滋润眼目,使之濡而不干涩,并能经常冲洗异物,维护目内之洁净。若发生病变时则泪的分泌出现异常。如肝阴虚,津液不足,泪无所化,则两目失养而干涩;肝经感受风邪则迎风流泪而两目作痒;如肝经有热,热泪胶粘,两目畏光作痛;若肝肾阴虚、老年气血虚弱、亦可见冷泪长流不止等。对于临床辨证与诊断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唾为肾之液”,张隐庵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说“肾络上贯隔入肺,上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肾为唾。”从引文所述,唾,似指舌下腺所分泌之唾液,为肾所主。生理情况下唾液有滑润口腔,湿润食物及清洁口腔等功能。但病变时也会发生异常。如肝肾阴虚,唾无所化则感口干舌干,入夜尤甚。另外《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说明胃中有热,则虫动荡于肠胃之间,气上逆故导致唾液增多。从临床观察,有些则是胃排空有饥饿感时,出现的逆蠕动,而造成口腔分泌液增加,唾而不止,尤其青少年较多见。当然亦可因肾虚水泛而见多唾或唾液清冷。 涎出于口,口为脾之窍,故曰“涎为脾之液”且常与唾合称涎唾或唾液,有人认为涎是腮腺分泌液,有其一定道理。但如果说涎是口腔分泌液的总称似更合适。因脾开窍于口,胃与脾相互协作,脾胃功能正常,水湿得以运化,则津充液足而口中和,不燥不淡,食则能辨五味。若脾胃虚寒,水液不化,冷涎上逆则口淡乏味,泛恶涎多;若胃火炽盛,热灼津伤则口燥涎少;若胃有停食、虫积或湿热蕴结,则常见口角涎液自流,入睡尤甚,小儿更为常见。 总之,正如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所说:“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又说:“五液者,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液,复入心而为血,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为唾。是以五液皆咸。”所以五脏所主五液是津液淖注于外窍而致,而肾主水,故五液皆与肾有关。临床可以通过五液各自病理变化,分析判断本脏的病变,甚或作为肾病辨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