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是否是因为性格悲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3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4:17
在整部《史记》中,研究者发现司马迁刻画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各样不同的悲剧人物一百多个〔7〕,而项羽的悲剧独特却是区别于其他人物的,他更多是一个由自身个性等原因一步步走向绝路的悲剧人物。强烈的悲剧特质在于他本不具备超人的领袖气质和领导才能,却走上了时代的领军者之席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追求与号召。朱光潜说:“悲剧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和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把他们坚持到底”〔8〕。项羽是可悲的,他无法改进自身根深蒂固的普通人缺陷,仓促而不知所措地被卷入时代和历史的大抉择中,他甚至象一个小丑一样有着可笑笨拙的举止,更可悲更让我们无法安坐的,他却是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甚至顽强地要完成和完成过自己赋予自己的“使命”,至死都不改变。
(一)时代车轮的助推者和阻挡者
项羽出身在“世世为楚将”的楚国贵族家庭,其祖父项燕为楚国大将,在秦灭楚战争中被王翦所杀,其叔父项梁为初期反秦盟军首领。项羽的童年生活在楚渐亡秦日盛并逐步统治全国的时期。家与国的苦难,带给项羽的是对秦国统治者的深深仇恨。他仿佛生来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推翻秦朝。在《项羽本纪》中,“苦秦”“亡秦”等词反复出现,而当项羽对宋义坐兵不救赵时,这位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蔽”。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蔽之承!
对于当时整个时局形势,项羽的议论分析简要精辟,指明当时秦军实力强大,反秦军队内部急需相互团结统一阵营。项羽把矛头直接指向反秦盟军最高首领宋义,对他不顾反秦大局,畏葸不前严加呵斥。可见,在反秦这一目标上,年轻的项羽具有成熟大气的时局观,加上军事策略和个人雄武力量,他取宋义而代之,最后取得了巨鹿这场以少胜多关键胜利,并一步一步走上反秦盟军首领位置。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鸿门一宴后,表面上已经取得了整个反秦盟军的领导权。当时人民对和平呼喊着,时代也希望统一,但是骨子里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液的项羽,只是希望回到楚庄王当年问鼎中原,趾高气扬的时代,希望能再次象楚王那样得到 “列国从长”的地位,并希望长期维持这种在分封割据中己为大的状态。他分封诸反秦将领,自立为西楚霸王,并远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肥沃的关中要地,而以地远偏僻,物质相对匮乏的彭城为都城,只为一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可以说在亡秦斗争中的项羽,目标准确而单一,符合整个时代乃至人民心声,但在推翻秦王朝后,他目光短浅,甚至在*上妄国恢复到以前春秋战国互为攻伐的状态,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这一点看,项羽后期无法顺应历史潮流,只能在历史潮流中苦苦挣扎,走向灭亡。这种现实的真实残酷性和理想的谬误性必然形成凝重而深度的悲剧张力。
(二)性格上分化对立的矛盾体
除了在时代潮流上前期顺应后期无法跟进外,项羽的悲剧更多是他个人的性格缺陷的悲剧。在性格上项羽可谓是一个十足的*矛盾体。他一方面豪迈大气,无坚不摧,从举事吴中开始项羽就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阳”,“斩李由”,“杀宋义”,“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东救齐地,西破章邯,而在巨鹿一战中,更是置生死不顾,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关键性胜利,“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气概可谓雄伟英武。但是另一方面,项羽表现出了刚愎自用,妄自尊大,嫉妒贤能的匹夫习气。从诛杀义帝开始,项羽就很少听清周围的声音,对那些进逆耳之言者,稍不顺心即为斩杀;在分封诸王时,项羽从个人感情出发,特殊对待跟自己亲近的人,树立了不少*上的敌人。同为反秦功臣的陈馀就说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于恶地”〔9〕;在对待贤能上,项羽不能选贤举能,相反,大量使用亲属也降低了其军队效能,“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10〕,比如对项伯这一可谓 “奸细”式人物过分纵容直接导致了鸿门*斗争的失利。而刘邦手下的几员军事大将经纬之才如韩信陈平等都曾经是项羽的手下,因为得不到项羽重用而投奔刘邦;至于在功爵上,项羽更是有着深刻的贪恋近乎达到*,“致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11〕,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够保持人才的不流失呢?*上怎能取得成功呢?
同时,恭敬慈爱仁者之心和坑卒屠城暴者之心也集于他一身。每每攻城拔地后,对于投降士卒,项羽往往残害坑杀:新安城一役后,项羽坑杀秦投降士兵二十余万;攻破咸阳,却是因兵西屠,烧杀掠夺,素为后世文人与史学家诟病。但是,他又能以一个仁者一样的心对待周围的人,“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12〕,“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13〕;他不杀刘邦,也不杀父亲和妻儿;在垓下之围中,更是悲歌辞美人,意气慷慨;在乌江畔,他马赠亭长,情调悲凉,自刎而死,为仇者成“德”。
另外,他率直爽朗,坦荡淳朴,以诚待人。在攻占外黄城后,他听取了外黄城十二三岁小孩子关于收取民心的建议;鸿门宴上,几次不愿听从手下谋士范增的建议用计谋杀死刘邦;对樊哙的“闯宴”大度且容忍,只是因为欣赏樊哙的英武气质;甚至在宴席上口无遮拦毫无心计的将曹无伤的告密告诉给了刘邦;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对于刘邦划分鸿沟,约定中分天下的和解条约都信以为真并努力维持。但是也就是这样一个胸无城府,不施诡计的人,又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怀疑和狡诈:斩杀宋义谎称乃奉帝命;先放逐义帝,然后阴谋派人刺杀;中陈平离间之计,对大将钟离眜失去信任并把其推向敌对面;甚至是自己最为尊重和亲近的最后唯一的谋士“亚父”范增也因为项羽自己的多疑而夺其权。
可以说项羽性格是多异性和矛盾性的,“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双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从心学性理,犁然有当”〔14〕。可以看出项羽性格上优势突出又带有很强的缺陷,实则是他自身人格的*和对立,表现为主观心理的不成熟,并且象活火山一样随时可能失调或失控而爆发出来,这样也就决定了他悲剧的无可避免。
(三)军事能力上巨人化和*图谋上侏儒化的畸形儿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这是二十四岁的项羽。生活在以*和勇决为名的吴中之地,项羽就以魁梧英武的外形给当地人以震撼力。在首次起兵中项羽紧跟项梁其后,一声令下,拔剑斩守头,“府中皆慑伏,莫敢起”。在整个攻秦战争中,项羽总是冲锋在前,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实际上在整个攻秦大军中,项羽领导的军队应付了来自秦朝的大部分兵力,包括巨鹿之战中的章邯部和关中的子婴部。至于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过刘邦,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力量予一切阻挡者以摧枯拉朽的打击,他崇尚武力,在广武与汉军对决时,对刘邦说到: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这些话除能看出项羽对武力的极端崇拜,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迷恋和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希望用个人武力支配杠杆天下外,更多的则是项羽个人性格的缺陷和对*的无知。从前文的分析看,项羽并非完全没有*的图谋:他矫杀宋义,放逐义帝,不断对刘邦的势力加以*将其控制在关中地方,并分封诸侯王让他们相互势力牵制。然而项羽的*眼光在亡秦之后变得异常浅短和无力,他主张回到春秋战国纷争的时代,成就象楚庄王一样的霸业,于是他错过了多次消除竞争对手刘邦的机会,他反复贻误战机和统一全国的良机,在被刘邦等人苦苦*出的楚汉之争中迷失步伐,象一个浑身有力却找不到地方使的巨人一样自我戕害,或者天真幼稚地对着满脑子主意和诡计的对手来一句——我们单挑吧。
世谓羽与汉争天下,非也。羽曷尝有争天下之志哉!羽见秦灭诸侯而兼有之,故欲灭秦复立诸侯,如曩时,而身为盟主尔。故既分王郡都彭城,既和汉即东归,羽皆以为按甲休兵为天下盟主时,不知汉心不尽得天下不止也。身死东城,不过欲以善战自于世,略无功业不就之悲,而汉之心羽终其身不知,羽曷尝有争天下之志哉! 〔15〕
宋代的黄震可谓一语中的,看出了项羽根本就没有建立王朝的雄心壮志,必然会在楚汉的交战中失利。“楚灭无英图,汉兴得成功”〔16〕。项羽这种在军事实力上过分强大导致的是武力视野膨胀,而*图谋的短见化导致的是*主张上的侏儒化,同时,武力视野的膨胀也不断对*视野加以*使得后者更为狭窄乃至荫蔽。二者相互交错,加深着项羽的悲剧,让人同情好笑或者厌恶。
(四)“道德”范畴束缚与超越中的挣扎者
“道德”,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以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17〕。
在《中国文明史》中,启良先生认为楚汉之争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的争斗,即为项羽所代表的南方楚文化——尚力不尚德和刘邦代表的中原儒文化——尚德不尚力的对决,在德与力的交锋中,有德无力的刘邦战胜了有力无德的项羽〔18〕。但是,在波谲云诡的*变幻中,道德已经不再是追求正义厌倦巧言令色的标准,也不再是谁正确谁错误的分化,道德已经扭曲,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博取个人名利的幌子,成了阴险狡诈,虚与委蛇的代名词。在这一点上,两千两百多年前的那一场争斗,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场在仁义,民心向背,礼贤下士背后残忍的虚假道德之争:看谁能不受表面道德的*,能更残忍,更超越和出离道德之外,甚至能拿起道德这把利剑刺伤直至斩落对手于马下。
——很显然,项羽是个失败者。
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刘邦,并没有受过很好的系统教育,在泗水亭长一职上养成的是贪财好色,嗜酒,不事家产的低俗作风,他处处表现为小市民甚至痞子的嘴脸:不持一钱,却名义上以“贺万钱”进谒吕公;在逃亡中多次推女儿儿子下车以减轻车子重量为了自己脱逃更快;在项羽扬言要“烹尔太翁”时,置老父性命于不顾,还要“分一杯羹”,他多次侮辱手下的儒生即使登基后还做过往儒生帽子撒尿的事。在与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他经常是出尔反尔,败则逃,逃则求和,稍有喘息则又开始暗中谋划军事行动;在广武对决时,明明被项羽射中心口,却假装射中脚跟;为了更好逃跑他带出全城人甚至让女人穿了士兵的衣服给他做掩护……刘邦的言行举止,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流氓痞子,在他身上流露的是根深蒂固的粗俗流氓血液。但是,也正是这种痞子气质和圆滑城府深刻的性格,让他在当时整个拘泥于道德*和表面意义上的“美名良行”的时代大气候下的*争斗中,能够放开手脚,不受*,表现出机敏灵活,能屈能伸的举大业者潜质:他进入关中即听取了张良的建议,与民约法三章,本来好色贪财的他竟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秦重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19〕,在鸿门宴时先对项伯大套近乎,表明诚意,争取机会,然后在宴会上小心谨慎,恭敬礼让,但是即使在窝囊苟且的兵败逃生时候,刘邦也没有放弃过夺取江山的念头。在每一次关键的时刻,刘邦都能克制住自己的原始欲念,不断规检自己,积极听取手下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完成自己王天下的霸业。
我们再来看看生于楚世家的项羽,他深受楚地楚风影响,楚文化的熏陶使他在道德理解上表现出对美好名声,讲信用和保持个体的完美和独立性的追求。项羽定都彭城,只是因为“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他不愿在鸿门宴上借机杀死刘邦因为讲求信义,他吝惜官位,对名誉有着*的追求。然而环境的巨大反差,在绞尽脑汁的争权夺利中,项羽一直在对道德的抛弃和拥护中矛盾不堪: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为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从这段话中,可以一窥当时项羽复杂矛盾的心情。打算自己成为称王而要先王诸将相,要居功,先要夸奖诸将相,对义帝怀恨在心却又分地王之。在只需要捅穿一层纸的羞涩道义面前,年轻气盛的项羽偏要顾及信用,名誉,顾及周围人的看法和口舌。尽管自己实力强大并且功劳最大, 却因怀王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一条款而内心不安,处处束手束脚,在鸿门宴上被樊哙言明而失掉消去刘邦的机会;在与刘邦的争斗上,他更是处处招到刘邦舞起的道德大棒的折磨,广武对决中刘邦所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其中诚然不无罗列编织之嫌,但是刘邦紧紧抓住的是项羽暴虐屠城,阴弑义帝,分封不公等不仁不义,有失良信的道德小辫子。
可以说,项羽一方面希望在诸侯军和周围人中间建立起德者的榜样和模范,一方面又不得不随时破坏这种榜样和模范,甚至不断接受来自刘邦等诸侯王的道德讨伐和嘲笑,他内心深处的敏感又让他深深厌恶这种嘲弄和针砭,他自身的素质和性格上的缺陷让他无法成为象舜、禹、周文王那样的有德名君,甚至不能象他的对手刘邦那样做一个彻头彻尾的痞子。他只能在被别人和自身编织的道德圈套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最终,超越道德名义的无道德者刘邦战胜了苦苦拘泥于道德的项羽。早在他们之前的庄子早就一眼看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20〕的道德不公平现象,而历史和时代的走向并不会因为过小的细节做更多的眷顾和停留,它们更多的是偏向那些出离道德之外,置道德不顾的人们。至于在道德底线和仁义礼信中苦苦挣扎的项羽,最后在乌江畔为了保全过度急剧的自尊,信誉,“吾为若德”,死于自手。我们只能说他的死是可悲的,至于他究竟是有真道德的殉道主义者还是个崇力无德者,无需过多考虑。
台湾学者柯庆明这样指出悲剧英雄的性情,“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绝对强烈的自我塑造,自我完成的渴求与意志”〔21〕。无论是从时代角度,项羽自身的性格矛盾或者在道德中的挣扎,项羽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是“兴之暴”,美好而风光的,他终身所追求的美好名气和信誉在他的冥顽不灵,近乎固执和狂妄自我为尊的性格中也并为丧失,他执著于自己所选择的人生和生活方式,即使这种人生和生活方式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他甘愿且付出努力。只是当他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无法进行下去,甚至为此要遭受名誉或者心理上折磨和损失时,他才会匆匆选择死亡而不是苟活人世。
三、乌江自刎的千年回响
千百年来,项羽的故事仍在流传回响,并不断被演绎开去。在这个昔日威武英雄最后哀歌低泣,辞别美人,这个让人心目中跌宕起伏的经典画面在那一刻被定格,项羽的悲剧也达到最高点。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我们今天赋予这些词语更广阔的含义,是因为司马迁刻画的淋漓尽致和多情多思,精彩而悲壮。
我们看到项羽离别了佳人,麾下从者百余人,溃围南出,误陷大泽,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我们从项羽的语气和话语内容中看到的是他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近乎迷恋,充满了霸者骄傲的神采和雄姿,也是对于败北穷途的蔑视与不以为然,可谓快人,快语,快心,只求快战以解心中郁闷。在这里,项羽还并未抱定去死的决心,他仍希望能突围出去,但是舣船而待的乌江亭长的一番话,竟令他不知所从,只求一死无愧于心。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无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已无从考证这场惊心动魄的对白是为真实还是太史公尚奇心理下的虚托之作,但是,可以看出的是无论是诚心的亭长还是心中复杂不安的楚霸王,二者神情自然,语言符合自身身份。
但是这些仍旧留给了后世人无尽的猜测遐想和费劲心机的推测求证。《史记菁华录》中就这样评析项羽的“我何为渡”:“项王之意必不欲以七尺躯坠他手坑堑。观其溃脱?岂不欲脱?迨闻亭长之言又不肯上其一叶之舟,既又赐以爱马慰遗之,粗糙爽直,良可爱也”〔22〕。评析中除点明了项羽性格上直爽憨厚可爱外,最重要的是指明了项羽自杀原因是毫无生机,并非真正的有渡不渡,“必不欲以七尺躯坠他手坑堑”,前有田父诈为指路,导致陷入大泽,如今亭长又岂非刘邦预先安排的伏军?脱离十面埋伏,一路惶恐急走,误入大泽,又陷入自身心理之圈套,不予讲明是因内心对美好名声,对贵族之气的自尊维护罢了。而现代《史记》研究学者则认为此情节可能出自司马迁艺术虚构。尊奉“尚耻”精神的司马迁给败途中的英雄增添了这样一则对白,恳切而真诚地写出末路英雄的心声,于过往的回顾,于尊严的维护,于耻辱的对抗,于死的义无返顾。这种理由也可说是不无道理的。
不管司马迁当时是虚构还是真实描写以及处于何种情况下而写了抗渡情节,太史公始料未及的是后世对于项羽的“渡与不渡”“王与不王”更多谈论和话语以及这些议论背后的种种态度,引出的是更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心理纷争。
希望对你有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4:17
在整部《史记》中,研究者发现司马迁刻画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各样不同的悲剧人物一百多个〔7〕,而项羽的悲剧独特却是区别于其他人物的,他更多是一个由自身个性等原因一步步走向绝路的悲剧人物。强烈的悲剧特质在于他本不具备超人的领袖气质和领导才能,却走上了时代的领军者之席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追求与号召。朱光潜说:“悲剧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和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把他们坚持到底”〔8〕。项羽是可悲的,他无法改进自身根深蒂固的普通人缺陷,仓促而不知所措地被卷入时代和历史的大抉择中,他甚至象一个小丑一样有着可笑笨拙的举止,更可悲更让我们无法安坐的,他却是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甚至顽强地要完成和完成过自己赋予自己的“使命”,至死都不改变。
(一)时代车轮的助推者和阻挡者
项羽出身在“世世为楚将”的楚国贵族家庭,其祖父项燕为楚国大将,在秦灭楚战争中被王翦所杀,其叔父项梁为初期反秦盟军首领。项羽的童年生活在楚渐亡秦日盛并逐步统治全国的时期。家与国的苦难,带给项羽的是对秦国统治者的深深仇恨。他仿佛生来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推翻秦朝。在《项羽本纪》中,“苦秦”“亡秦”等词反复出现,而当项羽对宋义坐兵不救赵时,这位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蔽”。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蔽之承!
对于当时整个时局形势,项羽的议论分析简要精辟,指明当时秦军实力强大,反秦军队内部急需相互团结统一阵营。项羽把矛头直接指向反秦盟军最高首领宋义,对他不顾反秦大局,畏葸不前严加呵斥。可见,在反秦这一目标上,年轻的项羽具有成熟大气的时局观,加上军事策略和个人雄武力量,他取宋义而代之,最后取得了巨鹿这场以少胜多关键胜利,并一步一步走上反秦盟军首领位置。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鸿门一宴后,表面上已经取得了整个反秦盟军的领导权。当时人民对和平呼喊着,时代也希望统一,但是骨子里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液的项羽,只是希望回到楚庄王当年问鼎中原,趾高气扬的时代,希望能再次象楚王那样得到 “列国从长”的地位,并希望长期维持这种在分封割据中己为大的状态。他分封诸反秦将领,自立为西楚霸王,并远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肥沃的关中要地,而以地远偏僻,物质相对匮乏的彭城为都城,只为一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可以说在亡秦斗争中的项羽,目标准确而单一,符合整个时代乃至人民心声,但在推翻秦王朝后,他目光短浅,甚至在*上妄国恢复到以前春秋战国互为攻伐的状态,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这一点看,项羽后期无法顺应历史潮流,只能在历史潮流中苦苦挣扎,走向灭亡。这种现实的真实残酷性和理想的谬误性必然形成凝重而深度的悲剧张力。
(二)性格上分化对立的矛盾体
除了在时代潮流上前期顺应后期无法跟进外,项羽的悲剧更多是他个人的性格缺陷的悲剧。在性格上项羽可谓是一个十足的*矛盾体。他一方面豪迈大气,无坚不摧,从举事吴中开始项羽就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阳”,“斩李由”,“杀宋义”,“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东救齐地,西破章邯,而在巨鹿一战中,更是置生死不顾,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关键性胜利,“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气概可谓雄伟英武。但是另一方面,项羽表现出了刚愎自用,妄自尊大,嫉妒贤能的匹夫习气。从诛杀义帝开始,项羽就很少听清周围的声音,对那些进逆耳之言者,稍不顺心即为斩杀;在分封诸王时,项羽从个人感情出发,特殊对待跟自己亲近的人,树立了不少*上的敌人。同为反秦功臣的陈馀就说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于恶地”〔9〕;在对待贤能上,项羽不能选贤举能,相反,大量使用亲属也降低了其军队效能,“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10〕,比如对项伯这一可谓 “奸细”式人物过分纵容直接导致了鸿门*斗争的失利。而刘邦手下的几员军事大将经纬之才如韩信陈平等都曾经是项羽的手下,因为得不到项羽重用而投奔刘邦;至于在功爵上,项羽更是有着深刻的贪恋近乎达到*,“致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11〕,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够保持人才的不流失呢?*上怎能取得成功呢?
同时,恭敬慈爱仁者之心和坑卒屠城暴者之心也集于他一身。每每攻城拔地后,对于投降士卒,项羽往往残害坑杀:新安城一役后,项羽坑杀秦投降士兵二十余万;攻破咸阳,却是因兵西屠,烧杀掠夺,素为后世文人与史学家诟病。但是,他又能以一个仁者一样的心对待周围的人,“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12〕,“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13〕;他不杀刘邦,也不杀父亲和妻儿;在垓下之围中,更是悲歌辞美人,意气慷慨;在乌江畔,他马赠亭长,情调悲凉,自刎而死,为仇者成“德”。
另外,他率直爽朗,坦荡淳朴,以诚待人。在攻占外黄城后,他听取了外黄城十二三岁小孩子关于收取民心的建议;鸿门宴上,几次不愿听从手下谋士范增的建议用计谋杀死刘邦;对樊哙的“闯宴”大度且容忍,只是因为欣赏樊哙的英武气质;甚至在宴席上口无遮拦毫无心计的将曹无伤的告密告诉给了刘邦;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对于刘邦划分鸿沟,约定中分天下的和解条约都信以为真并努力维持。但是也就是这样一个胸无城府,不施诡计的人,又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怀疑和狡诈:斩杀宋义谎称乃奉帝命;先放逐义帝,然后阴谋派人刺杀;中陈平离间之计,对大将钟离眜失去信任并把其推向敌对面;甚至是自己最为尊重和亲近的最后唯一的谋士“亚父”范增也因为项羽自己的多疑而夺其权。
可以说项羽性格是多异性和矛盾性的,“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双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从心学性理,犁然有当”〔14〕。可以看出项羽性格上优势突出又带有很强的缺陷,实则是他自身人格的*和对立,表现为主观心理的不成熟,并且象活火山一样随时可能失调或失控而爆发出来,这样也就决定了他悲剧的无可避免。
(三)军事能力上巨人化和*图谋上侏儒化的畸形儿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这是二十四岁的项羽。生活在以*和勇决为名的吴中之地,项羽就以魁梧英武的外形给当地人以震撼力。在首次起兵中项羽紧跟项梁其后,一声令下,拔剑斩守头,“府中皆慑伏,莫敢起”。在整个攻秦战争中,项羽总是冲锋在前,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实际上在整个攻秦大军中,项羽领导的军队应付了来自秦朝的大部分兵力,包括巨鹿之战中的章邯部和关中的子婴部。至于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过刘邦,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力量予一切阻挡者以摧枯拉朽的打击,他崇尚武力,在广武与汉军对决时,对刘邦说到: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这些话除能看出项羽对武力的极端崇拜,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迷恋和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希望用个人武力支配杠杆天下外,更多的则是项羽个人性格的缺陷和对*的无知。从前文的分析看,项羽并非完全没有*的图谋:他矫杀宋义,放逐义帝,不断对刘邦的势力加以*将其控制在关中地方,并分封诸侯王让他们相互势力牵制。然而项羽的*眼光在亡秦之后变得异常浅短和无力,他主张回到春秋战国纷争的时代,成就象楚庄王一样的霸业,于是他错过了多次消除竞争对手刘邦的机会,他反复贻误战机和统一全国的良机,在被刘邦等人苦苦*出的楚汉之争中迷失步伐,象一个浑身有力却找不到地方使的巨人一样自我戕害,或者天真幼稚地对着满脑子主意和诡计的对手来一句——我们单挑吧。
世谓羽与汉争天下,非也。羽曷尝有争天下之志哉!羽见秦灭诸侯而兼有之,故欲灭秦复立诸侯,如曩时,而身为盟主尔。故既分王郡都彭城,既和汉即东归,羽皆以为按甲休兵为天下盟主时,不知汉心不尽得天下不止也。身死东城,不过欲以善战自于世,略无功业不就之悲,而汉之心羽终其身不知,羽曷尝有争天下之志哉! 〔15〕
宋代的黄震可谓一语中的,看出了项羽根本就没有建立王朝的雄心壮志,必然会在楚汉的交战中失利。“楚灭无英图,汉兴得成功”〔16〕。项羽这种在军事实力上过分强大导致的是武力视野膨胀,而*图谋的短见化导致的是*主张上的侏儒化,同时,武力视野的膨胀也不断对*视野加以*使得后者更为狭窄乃至荫蔽。二者相互交错,加深着项羽的悲剧,让人同情好笑或者厌恶。
(四)“道德”范畴束缚与超越中的挣扎者
“道德”,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以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17〕。
在《中国文明史》中,启良先生认为楚汉之争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的争斗,即为项羽所代表的南方楚文化——尚力不尚德和刘邦代表的中原儒文化——尚德不尚力的对决,在德与力的交锋中,有德无力的刘邦战胜了有力无德的项羽〔18〕。但是,在波谲云诡的*变幻中,道德已经不再是追求正义厌倦巧言令色的标准,也不再是谁正确谁错误的分化,道德已经扭曲,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博取个人名利的幌子,成了阴险狡诈,虚与委蛇的代名词。在这一点上,两千两百多年前的那一场争斗,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场在仁义,民心向背,礼贤下士背后残忍的虚假道德之争:看谁能不受表面道德的*,能更残忍,更超越和出离道德之外,甚至能拿起道德这把利剑刺伤直至斩落对手于马下。
——很显然,项羽是个失败者。
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刘邦,并没有受过很好的系统教育,在泗水亭长一职上养成的是贪财好色,嗜酒,不事家产的低俗作风,他处处表现为小市民甚至痞子的嘴脸:不持一钱,却名义上以“贺万钱”进谒吕公;在逃亡中多次推女儿儿子下车以减轻车子重量为了自己脱逃更快;在项羽扬言要“烹尔太翁”时,置老父性命于不顾,还要“分一杯羹”,他多次侮辱手下的儒生即使登基后还做过往儒生帽子撒尿的事。在与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他经常是出尔反尔,败则逃,逃则求和,稍有喘息则又开始暗中谋划军事行动;在广武对决时,明明被项羽射中心口,却假装射中脚跟;为了更好逃跑他带出全城人甚至让女人穿了士兵的衣服给他做掩护……刘邦的言行举止,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流氓痞子,在他身上流露的是根深蒂固的粗俗流氓血液。但是,也正是这种痞子气质和圆滑城府深刻的性格,让他在当时整个拘泥于道德*和表面意义上的“美名良行”的时代大气候下的*争斗中,能够放开手脚,不受*,表现出机敏灵活,能屈能伸的举大业者潜质:他进入关中即听取了张良的建议,与民约法三章,本来好色贪财的他竟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秦重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19〕,在鸿门宴时先对项伯大套近乎,表明诚意,争取机会,然后在宴会上小心谨慎,恭敬礼让,但是即使在窝囊苟且的兵败逃生时候,刘邦也没有放弃过夺取江山的念头。在每一次关键的时刻,刘邦都能克制住自己的原始欲念,不断规检自己,积极听取手下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完成自己王天下的霸业。
我们再来看看生于楚世家的项羽,他深受楚地楚风影响,楚文化的熏陶使他在道德理解上表现出对美好名声,讲信用和保持个体的完美和独立性的追求。项羽定都彭城,只是因为“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他不愿在鸿门宴上借机杀死刘邦因为讲求信义,他吝惜官位,对名誉有着*的追求。然而环境的巨大反差,在绞尽脑汁的争权夺利中,项羽一直在对道德的抛弃和拥护中矛盾不堪: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为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从这段话中,可以一窥当时项羽复杂矛盾的心情。打算自己成为称王而要先王诸将相,要居功,先要夸奖诸将相,对义帝怀恨在心却又分地王之。在只需要捅穿一层纸的羞涩道义面前,年轻气盛的项羽偏要顾及信用,名誉,顾及周围人的看法和口舌。尽管自己实力强大并且功劳最大, 却因怀王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一条款而内心不安,处处束手束脚,在鸿门宴上被樊哙言明而失掉消去刘邦的机会;在与刘邦的争斗上,他更是处处招到刘邦舞起的道德大棒的折磨,广武对决中刘邦所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其中诚然不无罗列编织之嫌,但是刘邦紧紧抓住的是项羽暴虐屠城,阴弑义帝,分封不公等不仁不义,有失良信的道德小辫子。
可以说,项羽一方面希望在诸侯军和周围人中间建立起德者的榜样和模范,一方面又不得不随时破坏这种榜样和模范,甚至不断接受来自刘邦等诸侯王的道德讨伐和嘲笑,他内心深处的敏感又让他深深厌恶这种嘲弄和针砭,他自身的素质和性格上的缺陷让他无法成为象舜、禹、周文王那样的有德名君,甚至不能象他的对手刘邦那样做一个彻头彻尾的痞子。他只能在被别人和自身编织的道德圈套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最终,超越道德名义的无道德者刘邦战胜了苦苦拘泥于道德的项羽。早在他们之前的庄子早就一眼看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20〕的道德不公平现象,而历史和时代的走向并不会因为过小的细节做更多的眷顾和停留,它们更多的是偏向那些出离道德之外,置道德不顾的人们。至于在道德底线和仁义礼信中苦苦挣扎的项羽,最后在乌江畔为了保全过度急剧的自尊,信誉,“吾为若德”,死于自手。我们只能说他的死是可悲的,至于他究竟是有真道德的殉道主义者还是个崇力无德者,无需过多考虑。
台湾学者柯庆明这样指出悲剧英雄的性情,“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绝对强烈的自我塑造,自我完成的渴求与意志”〔21〕。无论是从时代角度,项羽自身的性格矛盾或者在道德中的挣扎,项羽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是“兴之暴”,美好而风光的,他终身所追求的美好名气和信誉在他的冥顽不灵,近乎固执和狂妄自我为尊的性格中也并为丧失,他执著于自己所选择的人生和生活方式,即使这种人生和生活方式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他甘愿且付出努力。只是当他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无法进行下去,甚至为此要遭受名誉或者心理上折磨和损失时,他才会匆匆选择死亡而不是苟活人世。
三、乌江自刎的千年回响
千百年来,项羽的故事仍在流传回响,并不断被演绎开去。在这个昔日威武英雄最后哀歌低泣,辞别美人,这个让人心目中跌宕起伏的经典画面在那一刻被定格,项羽的悲剧也达到最高点。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我们今天赋予这些词语更广阔的含义,是因为司马迁刻画的淋漓尽致和多情多思,精彩而悲壮。
我们看到项羽离别了佳人,麾下从者百余人,溃围南出,误陷大泽,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我们从项羽的语气和话语内容中看到的是他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近乎迷恋,充满了霸者骄傲的神采和雄姿,也是对于败北穷途的蔑视与不以为然,可谓快人,快语,快心,只求快战以解心中郁闷。在这里,项羽还并未抱定去死的决心,他仍希望能突围出去,但是舣船而待的乌江亭长的一番话,竟令他不知所从,只求一死无愧于心。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无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已无从考证这场惊心动魄的对白是为真实还是太史公尚奇心理下的虚托之作,但是,可以看出的是无论是诚心的亭长还是心中复杂不安的楚霸王,二者神情自然,语言符合自身身份。
但是这些仍旧留给了后世人无尽的猜测遐想和费劲心机的推测求证。《史记菁华录》中就这样评析项羽的“我何为渡”:“项王之意必不欲以七尺躯坠他手坑堑。观其溃脱?岂不欲脱?迨闻亭长之言又不肯上其一叶之舟,既又赐以爱马慰遗之,粗糙爽直,良可爱也”〔22〕。评析中除点明了项羽性格上直爽憨厚可爱外,最重要的是指明了项羽自杀原因是毫无生机,并非真正的有渡不渡,“必不欲以七尺躯坠他手坑堑”,前有田父诈为指路,导致陷入大泽,如今亭长又岂非刘邦预先安排的伏军?脱离十面埋伏,一路惶恐急走,误入大泽,又陷入自身心理之圈套,不予讲明是因内心对美好名声,对贵族之气的自尊维护罢了。而现代《史记》研究学者则认为此情节可能出自司马迁艺术虚构。尊奉“尚耻”精神的司马迁给败途中的英雄增添了这样一则对白,恳切而真诚地写出末路英雄的心声,于过往的回顾,于尊严的维护,于耻辱的对抗,于死的义无返顾。这种理由也可说是不无道理的。
不管司马迁当时是虚构还是真实描写以及处于何种情况下而写了抗渡情节,太史公始料未及的是后世对于项羽的“渡与不渡”“王与不王”更多谈论和话语以及这些议论背后的种种态度,引出的是更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心理纷争。
对于项羽取得胜利之后*制度的选择上,但凡通晓一点历史的,就应当劝告项羽取长补短,将分封制与郡县制结合起。结果由于亲信中无人有此才识,自然也不会有人进谏,而那些非亲信将领,则巴不得立即裂土封王,自成一国。所以英布被封到九江国后,珍惜自己的力量,不仅没有出兵援助项羽,被项羽*急了反而投靠了刘邦。反观刘邦,西汉建立后,立即借鉴秦朝和项羽的经验教训,分封王侯,郡县并举,才终于稳定了*局面。
所以,项羽的失败,不是其个人的原因,是以项羽为代表的江东集团的失败。江东的文化底蕴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治理,所以也就难免项羽乌江自刎已谢江东父老。
刘邦,性格上,他心狠,好色,怕死,但是这些病不能说是缺点,至少对于黄帝是这样的!!他不能说是没有才干,但是它的才干就像他说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他不如韩信,粮草供给及时,他不如萧何。
落后的吴越文化是项羽失败的根本所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4:18
楚汉战争末期,一贯“战必胜、攻必克”的长胜将军项羽在取得彭城之战的大捷后,更是得意忘形,自命不凡。在“内无自知之明,外无军事谋士”的险恶境况下,被刘邦在垓下重重包围,身陷困境。当他准备突围时,唯一牵挂的是他的爱妃虞姬。他和虞姬对唱告别,挥泪如雨。“虞姬虞姬可奈何”道出了他不能带爱妃一起走的无奈之情。项羽,这位铁骨铮铮的战争英雄,此刻为了儿女情长,竟泪如泉涌,难舍难分。他的似水柔情,感染了周围所有的人,也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们。爱情,这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古至今,是一个美丽而永恒的话题。项羽别姬时凄美、哀婉、催人泪下的动人场景为世代所传唱,他和虞姬危难关头,形影相随的真挚情感给后人留下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项羽酒泪别姬后,“四面楚歌”给他造成一个“十面埋伏”的错觉。他边战边逃至东城时,身边只剩28名壮士。此时,项羽仍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失误,才败到如此的地步,而他却认为是“天灭我也”!在乌江边,本来有一只小船可以送他东渡乌江,重振雄风,可他却“无颜见江东父老”,将跟随自己7年,身经百战的宝马送与亭长。当看到追兵中刘邦的大将(前项羽手厂的将军)时, 池长叹一声。你是我的故友,我就将头颅送给你了!于是他仰天大笑,拔刘自刎。这位被后人誉为战争之神的英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仅3l岁的生命。楚汉战争就此以项羽的惨败而告终。
“破釜沉舟”、“霸王别姬”、“无颜见江东父老”、“宝马送亭长”、“头颅送故人”所显示的项羽的非凡勇气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为世代的人们所颂扬。同时,人们更为他“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而深深的痛惜。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造就他一生的命运。在项羽的战争生涯中,一贯坚信自己勇猛无敌,能征善战的这位西楚霸王却从来不懂珍惜身边的有用人才,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使得一大批人才弃他而去。一代名将韩信早年谋职于项羽集团,可惜项羽没有萧河的慧眼,使这位军事天才得不到用武之地,因而毫不犹豫地跳槽投奔了刘邦。之后,会听善言,会用人才,会赏罚分明的刘邦听取谋士陈平的计策,又让项羽失去了唯一的谋士范增。从此,西楚霸王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试想,假如韩信辅助了项羽,假如范增等一大批军事谋士不曾离开而倍受重用,那么,楚汉战争的结局又会如何?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4:19
项羽的悲剧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以28岁终年,在秦汉之交的历史舞台上仅仅活动了八个春秋,但他的是非功过却让人评说了两千多年。一代英豪的悲剧不但让文学家扼腕长叹,更让无数历史学家、*学家争论不已。但到底是何原因导致项羽的失败呢?本人在参考了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细致严密的考查和深思熟虑得出以下六条观点。
一、项羽的*目的性不是为农民
这首先要从项羽的出身说起。项羽出身于楚国将门之后,其祖父项燕在秦灭楚时被秦大将王翦杀害。其时项羽年幼,但一下子从豪华富贵的生活陷入汀沛流离中,历尽江湖风雨,这与正常人家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心里发育上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对秦国是充满满腔仇恨的。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可知,项羽自小便有一颗不同于常人的叛逆心,并且在努力为那一天的到来作准备。他是充满信心的,如秦始皇游会稽时,项羽便说道“彼可取而代也!”便是明证。
但项羽在行动中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没有发动人民(农民)。当时“天下苦秦久矣”!一旦有了*的火星,那势必会成为燎原之势。陈胜吴广砍出了反秦的第一刀,果然天下各路英雄烽起云涌。众所周知,人心的背向在战争中处于决定性的作用,但项羽在灭秦的战争中和灭秦后的较长时间里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好处,甚至连一个安慰性的*也没下发。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刘邦入关后,马上与当地老百姓“约法三章”征服了民心。大家都知道,项羽一旦成功。那只不过是改换了国家的名号。而老百姓,特别是中原地区的老百姓,更是不能从根本上翻身。再加上项羽因心恋故土的*局限性,对江东子弟兵的过分宠爱和对秦国旧民的成见,足以让中愿之民心凉。所以导致秦国旧民的抵触和排斥也不足为奇了。
二、残暴的性格使他失去民心
从性格上看,他的残暴也是天下少见。他太迷信武力,对自己不利之人,他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杀”。当时“天下苦秦久矣”。天下为什么苦秦?就是因为秦的残暴。所以老百姓需要一位仁君,一位爱民如子的君王。但项羽灵魂深处的暴戾因子,注定他将失去民心,以致失败。以下以事例述之。
(一)、坑杀降卒
秦统一六国时当时全国有二千多万人口,其壮年人口应远远低于此数。再加上秦国没有实行休养生息的*,反而加大了沉重的兵役、劳役。导致人口更是减少。在秦末战争中,因战乱,人口再一次减少。(到底全国当时有多少人口,因无资料显示,故不敢臆断。)人民需要和平,需要安居乐业。虽然项羽顺应了人民的意愿,灭了秦国。却继承了秦君的残暴、以武力为尊的性格。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两句话攻襄城时“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还报项梁。”在他降服了章邯,准备进入关中,路过新安时,由于无法揣测降卒的心理,因此以全部消灭以绝后患: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两段短短的文字,两个“坑”字随手而写,却让人多么的心惊肉跳啊!对于已放下武器的士兵,作为搞*的项羽不是想办法去安抚其人之心来壮大自己的队伍。而是为了那个想象中的后患而全部击杀。死者长已也,可生者呢?他们的家人,亲人,乡亲会怎么想?杀掉二十万人,至少让二十万个家庭伤心。项羽太不了解人民的力量,不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二)、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
开始时,本来项羽主动请求和刘邦西进入秦,但怀王却派他与宋义去救赵国,这让许多学者认为这是项羽在怀王面前得不到信任的结果。其实从大局上来看,怀王这样安排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而是另有打算。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羽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以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勿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今不可遣。独沛公宽大者,可遣。”
由此可见,大家对项羽的性格心知肚明,都知道他入关之日。,便是老百姓遭灾之时。他不会考虑到怎样去安抚、收买人心,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心里的快感。众人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尤其在进入咸阳宫以后,他大势收刮、杀戮、放火,令人不寒而栗。《史记·项羽本纪》描述他进咸阳的时候:“居数月,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嫔货妇女而归。”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项羽这一把火烧掉了一大段中国古代的文明资产,也不谈大火是否直接秧及了城里的老百姓。我们从这件事上便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极端的个人复仇主义者,眼前的大火他觉得是献给项燕、项梁、以及楚国的最好的祭品。此时的项羽我想他自己觉得他已经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了。再也不容许别人在他的面前说三道四了,曾有人对他火烧咸阳宫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再加上游说者说了一句:“人言楚人沐猴为冠耳,果然。”的话,暴怒之下的项羽就用极其残忍的手段烹死了他。只说了这一句话便惨遭毒手,我们就可以想象,民众当时对他的恐惧与抵触情绪了。
(三)杀义帝
做大事不拘细节,一个*家所必需的素质(在当时情况下而言)就是要分清某人是否有利用价值。如项羽在起事时,杀掉了会稽守殷通,后来又杀掉了宋义,在军事斗争中杀掉自己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义帝当时在名义上是领导的中心,是群英的精神领袖。也是天下老百姓的绝对权威,而项羽在立义帝之初并非出自自己的本意。实际上义帝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并没有做出特别刺激项羽的事。唯有在先谴刘邦入关这件事上对项羽有失公允,但义帝对这件事有合理的的理论——即刘邦较之项羽更为仁慈。群臣也是支持这一理论。而项羽急躁的称霸心驱使他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杀了义帝。这不但冷了群臣的心,也让刘邦以古人最不可饶恕的“弑君之罪”为借口,号令天下。使*上的优势轻而易举地让给了他人。
三 性格直率,感情用事
项羽年幼时跟随项梁流落江湖,项梁乃一德高望众之人。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梁杀人避吴中后“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在民间要想成为一个德高望众之人必须“直”,公正无私。所以项羽受项梁的影响,也是心直口快之人。但在险恶的*斗争中,“直”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一)、直与曲之比较
直,也就是项羽的性格,而曲是刘邦的性格。
项项的直有着小儿般的天真,心口如一,迅速、简单。而刘邦则善于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藏在心底,让人揣摩不透。
我们随便举几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例子:一次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项羽看到秦始皇的排场时,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项羽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一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当众说了一句可能被“族矣”的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心直口快。反观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耳”,这只不是一般人羡慕的口气罢了,不会让人怀疑其有不良之心。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入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咸阳。”
“是时,汉还定三秦,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珠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饷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象“怒”“急”等字眼在《项羽本纪》中随处可见,谁随顺他意,便十分开心;谁反对他,便急怒攻心。犯了军事家戒骄戒躁的大忌。反观刘邦,如当他听说项羽欲攻打自己时,便充分显示出了做大事不拘细节的能力。与名不经传的项伯连姻,亲自到项羽帐下*称臣。其做法完全不顾及一个军中统帅的体面。事实证明,刘邦这一步棋是正确的。
当楚汉相争接近尾声时,项羽被叛军断绝了粮食,走投无路的项羽将刘邦的父亲抓来以威胁刘邦,而刘邦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作是一件事,反而奚落他:“吾与项王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一杯羹。”刘邦并不是不知道项羽说得出便做得出的性格,但刘邦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其它任何因素都阻挡不了的,包括自己父亲的性命。所以从他那几句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心直口快的项羽绝非老奸巨滑的刘邦的对手。
四、刚愎自用 听信谗言
项羽出身于旧楚贵族,虽然楚早已亡,但他还保持着贵族的骄傲及尊严,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特别是他武艺超群。虽作为军中主帅,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亲自冲锋陷阵,且攻城拔地,无不成功。致令威名天下人人共知,敌方武将不敢与他对面,即使是文官也是对他佩服有加,如宋义就赞他为“猛如虎!”但如此一个气盖世的英雄怎么会落得个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呢?在与不同于刘邦的用人策略上,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崇尚武力 抑制群臣
在论及自己为什么会成功时,刘邦有一段极为精到的论述:
“夫运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饥馑,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战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从刘邦的这段自白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对自己的认识是何其的明了,刘邦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这是何等的大度,或者说是何等的会用人啊!而项羽,真正称得上是人才的只有范增一人,虽然在名义上他尊范增为亚父。但常常排斥范增的观点(如在鸿门宴上)。最终范增不得不找理由归隐。致使项羽军中人才缺乏,而刘邦军中人才济济。项羽再厉害,一人之师也难以抵挡众多智多星。
恃才傲物的项羽把武力放在了第一位,而不注重调用人才,如张良、韩信等在其手下多时,但一直没受到重用,后来却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如果当时能留住这些人加以重用,那么历史可能要改写。当然项羽不重视人才是猜忌这些人。这他犯了一个最容易失去人心的错。试想,谁愿意跟一个猜忌心非常重的人共事呢?何况那人还有对自己生杀予夺的权力。
韩信曾谓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但如此慈爱的心,只是施舍给一般的士兵罢了。对于高级谋士,除非是自己族中之人,完全不悄一顾。陈平曾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而不能用。”韩信及陈平就是看到了这一点,知道自己难以得到重用,而另寻伯乐。重士兵,轻谋士,导致上层建筑的不稳固。
(二)、猜忌贤能
明显地,项羽不会用人。有才之人最觉得窝囊的事就是怀才不遇。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那些人才只能各自分飞,去寻找自己的“知己”了。而刘邦恰恰打出了“招贤纳士”的大旗。那项营中的人才流向刘营中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并且刘邦军中的智囊团利用项羽猜忌贤能的弱点,大施反间计,将人才或挖过来,或赶走。
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献计于高祖:
“彼项王古鲠之臣亚父、钟离味、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刘邦在人才战上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而项羽还有懵懵之中。果然如预料,军中大将钟离味被离间,项羽再也不用他。就连最重要的军师范增,也因受项羽的猜疑而以“天下大事定也,君王自重之愿请骸骨归”之理由归去。像这种离间计,范增等大臣前不是看不出,但由于他深知项羽不会静下心来想一想的。也知道项羽难以成大事。他在鸿门宴上曾大骂其“竖子不足与谋。”所以为了保身,或者说是对项羽完全绝了望,不得不伤心而去。反观刘邦,具有礼贤下士、察纳谏言的雅量,更因为他能看出自身的不足,因此他懂得善用谋士不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项羽的自以为是只能导致他失败。
五、个人行为对下属的影响
作为一个领导者,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其下属的心理,而项羽在所做的事情上,一味相信自己,恃才傲物,让文臣感到压抑,使武将感到压力,于是文臣武将对其行为或抵触,或肓目崇拜。对他自己而言,又没有任何的约束,也就日益骄横。
(一)、个人能力超群,对部下缺少煅炼
项羽的武艺在当时是无人可匹敌的。他攻城夺地,只要是他亲自在场,无不攻无不无,战无不胜,他的勇猛也为他换来了在战场上的绝对权威。让对方的一些武将魂飞魄散,如项羽将重要谋士范增气走后,接连不利,在一次战役中,遇刘邦手下一著名的武将楼烦,项羽三次派人去挑战“皆被楼烦射杀。项羽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咤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在项羽临死前,“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咤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敌方将领听说是项羽之后吓得加马便走,如此形象对已方将领常常会造成依赖性,让下属难也有必死之心。据《史记》记载,其它将领在攻城拔地之时,难以有成功的,常常要项羽亲自攻打,项羽本身也太逞能,总是事无巨细,必要自己亲自去做,久之,其下属变成了碌碌之辈,终难独挡一面。
(二)、当断不断的妇人之仁
对项羽杀掉刘邦较大的机会——鸿门宴。这是项羽这种性格的体现。在鸿门宴上,项羽失去了杀刘邦的机会,将范增缜密的计划完全破坏,留下无限悔恨。或许我们可以认为,项羽当时不杀刘邦是因为其樊哙在场,并且从樊哙的身上看出了自己的影子,所以他一见樊哙,便大赞“壮士!”马上赐酒赐肉,并且把刚才樊哙武力闯帐也掩过不提。就这样有意地纵容了樊哙的行为。因为英雄惜英雄,在项羽的眼中,只有樊哙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在樊哙面前也就做不出那种并非光明正大的事情来了。在这里,项羽当断不断妇人之仁暴露无遗,他看不出*斗争的残酷性的狡诈性,只是想在战场上拼个输赢,可见*眼光极其幼稚。
从项羽的性格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刘邦成功的机率大大超过项羽。当项羽听到刘邦对自己有不轨之心时,当即怒发冲冠。可是当他听到刘邦一番低声下气的表白时,却又“嘿然不应”。更不能饶恕的是他把消息的来源都说了出来,这等行径更上让人匪夷所思。可见项羽完全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刘邦,带来的后果是令有心向项羽的人打消了念头,项羽利用曹无伤作内线,还可以监视刘邦之一举一动。可现在,只有刘邦知道项羽的心。而项羽对刘邦却是一头迷雾,难怪范增大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
当然,从当时看来,鸿门宴上如果项羽杀了刘邦,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混乱,但作为一个军中主帅,优柔寡断,在*行动上没有魄力,也确为下属所寒心。
六、分封制带来人心背离
将天下分为几个诸侯国加以管理,在春秋时施行了数百年,但这需要君王处在一个绝对权威之上才能服众,但项羽没看出战国时期战争的根源,只是想自己当上众诸侯之主以后便衣锦还乡,做他的西楚霸王。从他起事那一天起他暴露了他的这一理想,但他这种理想却导致了天下大乱。更有的学者认为分封是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窃以为把分封看作是根本原因有点言过其实,但的确分封是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
(一)、项羽分封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项羽在灭秦之后大封天下,先后封了十八个王,搞封建割据。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上看,的确是一种倒退,因为从秦朝可以看到,实行群县制能更好地加强*集权,*地方。但从当时现实上看,因为秦朝的历史很短,其*观念未深入民心。那时天下未定,大多数将领希望实行群县制,大多都在留恋春秋时的自由王国。所以为了稳定,项羽的分封是必要的。当然如果把分封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无疑上明智的,可惜项羽从本意上,他是真心实意搞分封,而没有长远计划。刘邦则不同,刘邦也实行分封,但他和项羽在本质上不同。
(二)、分封带来的矛盾
要分封,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如地域的宽广与否?土地肥沃与否?军事地理条件有利与否?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绝对公平的。肯定有人有不平之心,而以项羽之性格,他是不会去安抚这些诸侯的,也就难免会有反叛之事了。如胶东田荣、田横反项羽就是一个明证。而刘邦分封相对安全得多,项羽分封时,刘邦是他最大的对手,而刘邦分封时,项羽已不再是太大的威胁,再加上刘邦处事圆滑,善于笼络人心的性格特点,阻力就相对小得多。如《史记》记载: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计,大伐已划鸿沟为界的项羽时,把项羽追到了阳夏之南,但韩信、彭越却不出兵。当刘邦得知是韩信等人没得到封地而心有怨气时,马上封韩为齐王等。果然韩信等人尽力追楚,导致项羽最后灭亡。如果是项羽遇到这种事,可能又是大怒,而首先要把自己内部的事情武力平定了以后再说。那必将得不偿失。
七、结语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的胜败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夫项羽起事于天下风起云涌的反秦之时。他胁怀王以号令天下,可谓占到天时。在战争中,攻城拔地,虽地形百样,但凭勇气夺下无数城,只是后来又手将富饶之江东拱手让给了刘邦,而欲归江东做他的西楚霸王。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失去了地利;在用人时,猜忌贤能,凶狠残暴,刚愎自用,失去许多人才,可谓人心尽失也。夫刘邦三样俱占到,项羽败者定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4:19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身世魅力相差悬殊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项羽早年追随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一带。不过破落,那也还是贵族,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
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楼顶一箭又把他给射死了,连连射死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出来以后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营当中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项羽这个人的个人魅力是没的说。
所以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那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还是司马迁说的那四个字:好酒及色——喜欢酒色就是他的本事。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该怎么办啊?
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够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但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起?他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
项羽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4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里面就没有活口了,那肯定是连妇女儿童都在*之列了,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咕隆咚的晚上走,谁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的,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就是个流氓,你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窝囊气,而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我是流氓我怕谁——从心理上你项羽没有战胜人家刘邦。
当然,项羽这个人物的形象很具审美性,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在挫折面前,项羽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以上说的是做事,再说做人。
在做人方面,刘邦和项羽有什么区别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这是他们两人的第三点不同。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但他的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肯豁得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上面派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半路上,刘邦一算,跑了几个了,想想等走到目的地,恐怕犯人就该跑光了。你说刘邦该怎么办?刘邦是备下酒肉请这些囚犯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用剑把*他们的绳子都解开,说,你们现在干脆都跑光了算了,我也跑算了。结果怎么样呢?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留下来的人说,我们干脆跟着你干吧。这是说刘邦能豁得出去,我们说:“豁出去了豁出去了”,豁出去就能“了”。凡是成大业成大事的人,一定是能豁得出去的。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是不动身。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好,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的大度。
项羽呢?他为人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我们将士如果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到医院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这是项羽的小气。
刘邦和项羽的第四点不同,是刘邦心狠手辣,而项羽儿女情长。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我们曾经讲过,他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个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话说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连樊哙这样的人他也怀疑。刘邦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到军队里去,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成,因为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夫,同时也是功臣,哪是随便好杀的!但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他是真能下手的。
相反,项羽这个人就是显得太过儿女情长了。在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当项羽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居然无心作战,就坐在自己的军账中,也不再考虑接下来的战争该如何进行,就惦记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的宝马,一个是他的美人——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于是他在帐篷里点起火把,设下酒宴,又把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起舞,咏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么意思呢?说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么办啊?项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随从们都不敢抬头看,不敢仰视。一个将军,一个统帅,一个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是宝马和美人,确实是太儿女情长了。项羽的这个性格博得了后世无限的同情,项羽这个人实在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当时的女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发出“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话了。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刘邦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并通过不断地学习使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名 侯爵名 姓名
1酂 萧何
2平阳 曹参
3宣平 张敖
4绛 周勃
5舞阳 樊哙
6曲周 郦商
7鲁 ?
8汝阴 夏侯婴
9颍阴 灌婴
10阳陵 傅宽
11信武 靳歙
12安国 王陵
13棘蒲 陈武
14清阳 王吸
15广平 薛欧
16汾阴 周昌
17阳都 丁复
18曲城 蛊逢
19博阳 陈濞
20梁邹 武儒
21淮阴 韩信
22蒯成 周緤
23都昌 朱轸
24厌次 元顷
25成 董渫
26故城 尹恢
27阿陵 郭亭
28广严 召欧
29河阳 陈涓
30蓼 孔聚
31费侯 陈贺
32平侯 沛嘉
33武强 庄不识
34隆虑 周灶
35台 戴野
36贳 ?吕
37海阳 摇毋馀
38芒 ?昭
39柳丘 戎赐
40斥丘 唐厉
41东武 郭蒙
41高苑 丙倩
42乐成 丁礼
43宣曲 丁义
44魏其 周定
45昌武 单宁
46绛阳 华无害
47曲逆 陈平
48东茅 刘钊
48菌 张平
49复阳 陈胥
50猗氏 陈速
51祁 缯贺
52鄢陵 朱濞
53博阳 周聚
54平定 齐受
55故市 阎泽赤
56任 张越
57汁方 雍齿
58柏至 许温
59辟阳 审食其
60高京 周成
61安平 谔千秋
62留 张良
63南安 宣虎
64平棘 ?执
65北平 张苍
66肥如 蔡寅
67安丘 张说
68阳夏 陈浠
69朝阳 华寄
70彭 秦同
71清 空中
72强 留胜
73宁陵 吕臣
74祝阿 高邑
75煮枣 ?赤
76梧 阳成延
77堂阳 孙赤
78宁 魏选
79张 毛泽
80纪信 陈仓
81新阳 吕清
81棘阳 杜得臣
82高胡 陈夫乞
83阳河 ?
84龙 陈署
85下阳 冷耳
86堂邑 陈婴
87阳信 吕清
88营陵 刘泽
89广阿 任敖
90戚 季必
91旬 温疥
92磨 程黑
92高陵 王周
93武原 卫祛
94吴房 杨武
95繁 强瞻
96汾阳 靳强
97棘丘 ?襄
98深泽 赵将夜
99宋子 许瘛
100阏氏 冯解敢
101中水 吕马童
102杜衍 董翳
103赤泉 杨喜
104涅阳 吕胜
105谷陵 冯奚
106甘泉 王竟
107须昌 赵衍
108长修 杜恬
109昌 卢卿
110成阳 ?意
111平州 昭涉掉尾
112壮 许倩
113己 黄极中
114共 卢罢师
115开封 陶舍
116临辕 戚鳃
117禾成 公孙耳
118东阳 张相如
119阳义 灵常
120轪 利仓
121平皋 刘它
122工军 宣义
123汲 公上不害
124藁 陈错
125中牟 单父圣
126戴 彭祖
127德 刘广
128离 邓弱
129江邑 赵尧
130衍 翟盱
131慎阳 栾说
132期思 贲赫
133便 吴浅
134义陵 吴程
135桃 项襄
136沅陵 吴阳
137陆梁 须毋
参考资料:http://book.sohu.com/20060807/n2446648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