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2: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5:24
3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全国*、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向2022年全国*提交了两份书面建议,涉及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徐征认为,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动力增强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建筑业有着庞大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前景,未来可期。
上海建工董事长 徐征 受访者供图
数字化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徐征指出,当前建筑行业转型与创新还存在一些障碍: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本支出较大、缺乏规模效应,施工现场项目覆盖率低,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
同时,建筑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数字化技术在项目单阶段、单系统、单项目应用较多,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不普及,设计、建造、采购、运营等环节孤立存在,数据和信息难以跟随项目推进而流动,形成不易交互的信息孤岛;BIM模型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BIM计价、审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针对性强且内容齐全的行业标准。
此外,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缺口很大。
针对上述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徐征建议,一是深入推进建筑产品数字化和建筑产业数字化。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打造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工地,大力建设面向行业基于BIM的智慧设计、建造与运维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二是努力打造数字化商业生态圈。以“业务驱动、技术支撑、产业协同、*支持、企业家意志”等五个关键因素为支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共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商业生态圈。
三是大力培育建筑服务商文化。数字化转型为提升建筑产品服务能级指明了方向,要积极培育常怀利他之心,提升服务能力、源自内心自觉的建筑服务商文化,主动为社会提供智能化的绿色工程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建筑与自然、人的和谐。
四是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端跨界人才。充分利用我国建筑企业平台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引进和培养建筑信息技术、工业软件设计等相关领域高端跨界人才。
同时,徐征建议*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数字化产业计价*、数字化模型审核验收*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徐征指出,国内的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和全过程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缺乏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专项立法,行业绿色建造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技术路线和市场需求要在不断磨合和培育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建筑垃圾从产生源头到处理末端有个磨合期,建筑垃圾混装的特性使工厂化处理的产能不能一次性铺开。
这几方面因素最终造成了上游亟待处理的建筑垃圾量不少,中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产能利用率不高,下游使用再生砂石骨料*引导不够。
徐征指出,破解这个局面的关键在加强*对建筑垃圾中下游和中上游之间的衔接和导流。
当前,健全区域性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建筑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流程,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产品品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针对上述问题,徐征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城市更新业务,不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提升,不断开发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建筑,践行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
二是坚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建造,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总量。
三是坚持无废城市理念,积极研发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同时,建议*以市场为导向,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配套*,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建设完备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