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1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2:56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2:57
首先是美国可能会经历干旱。粮食产量可能下降30%。在欧洲,这也不容易。已经是四月了,天气还没有回暖,强烈的寒潮还会继续袭来。对于有失去天然气供应风险的农民来说,这是一件坏事。除了大棚的稳定性,很难把握,就是房子取暖用的木材也会涨价。但这只是对生活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会更大。
其次是强冷空气侵入引起的强降温现象,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中国气象局规定,冷空气经过时,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当日最低气温低于5℃,为寒潮。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各地寒潮标准不同。影响我国的寒潮本质上是冬半年快速移动的冷锋南移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再者当寒潮发生时,是否下雨或下雪取决于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如果水汽丰富,就会产生雨雪;即使是尘土飞扬的天气。日平均气温总降温>10℃,寒潮来袭时南北负异常绝对值>5℃的站数超过20个,过程中总降温为>7℃,负异常绝对值>3℃。当同样影响强度的台站数量达到区域寒潮标准的一半以上时,视为“强冷空气”
最后寒潮引起的寒冷天气显着降低了空气的温度。鼻咽部的局部黏膜变得干燥,从而发生小破裂,感冒病毒就趁机。同时,由于气温下降,鼻咽部局部温度降至32摄氏度左右。这样的温度适合病毒在粘膜裂隙中的生长和繁殖。此外,呼吸道受到强烈冷空气的刺激,局部血管收缩,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应减少,为感冒病毒的侵袭和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寒潮影响我国的范围很广,东部季风区及非季风区的西北部都在其影响范围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2:57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