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举制度共分哪几级考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09
明代由于重视学校的作用,致使科举制度再一次复兴。
明代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考试。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考试,又称“乡闱”,每三年一次,于子、卯、午、酉年举行。考试地点在南京、北京和各布政使司所在地。考试分三场进行,分别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举行。录取名额由朝廷决定。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在京师举行。乡试中试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也是三场,分别在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举行。考试内容和程序与乡试同。明初,举人入考场搜检并不严格,朱元璋认为考子们都是正人君子,“此乃歌鹿鸣而来者,奈何以盗贼待之”。但是实际上夹带日益严重,至嘉靖年间不得不严加管束,“命添设御史二员,专司搜检,其犯者先荷校(戴枷)于礼部前一个月,仍送法司定罪,遂为厉禁”。会试录取无定额,最少的一次只有32人,最多达472人。后规定所录取人数以地域分配名额,“分地而取”100个名额中,南方、北方、中部各取55人、35人、10人。
殿试是明代最高一级的考试,因考场在紫禁城内奉天殿或文华殿而得名。会试考中的人都可以参加。因为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又称“廷科”。殿试时间原为三月初一,后改为三月十五日。殿试内容仅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皇帝圈定,考试以一日为限,日落掌灯交卷。殿试主考是皇帝本人。
明殿试名次分一、二、三等甲。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若某人每考皆中第一名,称之为“连中三元”。有明一代连中三元的只有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进士发榜后,皇帝赐宴于礼部,称恩荣宴。殿试后通过翰林院选拔庶吉士,只要选中庶吉士,做了翰林,前途无可限量。明英宗以后“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总计明代宰辅共170余人,翰林出身者十分之九。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已经相当完备,清沿明制,并更加细化和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