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4:21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2-11 11:19
1、七嘴八舌 [ qī zuǐ bā shé ] :形容人多口杂。
出 处:《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2、人多口杂 [ rén duō kǒu zá ]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 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
3、多嘴多舌 [ duō zuǐ duō shé ] :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出 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
4、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 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唤醒他。”
5、费尽口舌 [ fèi jìn kǒu shé ] :总的就是说完全的浪费,没有一点点的效果。
6、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 处:《诗经·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匪乎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7、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 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8、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 处: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9、眼疾手快 [ yǎn jí shǒu kuài ]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出 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10、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 处:《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礼记·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懂视网 时间:2023-02-27 00:45
1、七嘴八舌 [ qī zuǐ bā shé ] :形容人多口杂。
出 处:《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2、人多口杂 [ rén duō kǒu zá ]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 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
3、多嘴多舌 [ duō zuǐ duō shé ] :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出 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
4、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 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唤醒他。”
5、费尽口舌 [ fèi jìn kǒu shé ] :总的就是说完全的浪费,没有一点点的效果。
6、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 处:《诗经·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匪乎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7、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 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8、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 处: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9、眼疾手快 [ yǎn jí shǒu kuài ]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出 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10、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 处:《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礼记·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26 21:53
身体部位的成语如下:
头重脚轻、唇亡齿寒、七嘴八舌、焦头烂额、心平气和、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心满意足、肝胆相照、胸有成竹、唇齿相依等。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的解释: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