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劳动教育的含义以及劳动教育的意义主要有哪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谈你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3: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32
“手脑并用”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目标之一,也是其劳动教育思想的目的。陶行知(1928)曾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要想达到这样一种目的,则“非师生共同用手做事不可(陶行知,1928)”。而当时中国的教育方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相脱节,“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陶行知,1931)”,将中国的教育导向了歧路。因而,陶行知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彻底改造这种教育,从而培养造就手脑并用的一代新人。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存在的“软手软脚病”和“笨头笨脑病”,相应地开出了两副帖药,一副主要针对旧知识分子“呆头呆脑”的“脑化手”,另一副针对无产阶级的农人和工人“粗手粗脚”的“手化脑”。他(1931,1933)认为,“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中国教育*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就此,他(1931)还专门作了一首《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这十分形象且深刻地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相结合的伟大意义。
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
“在劳力上劳心”是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陶行知认为,在传统教育之下,劳心者与劳力者是相分离的,因而造成了“田呆子”(劳力者)和“书呆子”(劳心者)两个极端。当时的学校里存在严重的劳心而不劳力,读书而不做工的“书呆子”,“教书的人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书的人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行知,1932)”。而社会上的“田呆子”只知道“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危亡,而要挽救危亡,必须做到两条:“(1)教劳心者劳力,教读书的人做工;(2)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陶行知,1932)”只有人人在劳力上劳心,才没有废人,没有阶级,而且可以征服天然的势力,获得事物的真理。陶行知(1927)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这也就是说,不仅要有物质生产的劳动,更要有精神生产的劳动,要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精神心灵的劳动,这才是陶行知所倡导的合理的劳动教育。这种“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能够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陶行知,1927)”。
“行——知——行”
陶行知批评过去的教育以学校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将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念奉为圭臬。陶行知也曾经相信这一思想,但后来发现,需要将王阳明的话“翻个筋斗”,改为“行是知之始”,行才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陶行知(1931)曾对行动、知识与创造三者的关系进行非常形象的阐述,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不管是获取知识,还是进行创造,前提都必须行动,都须做或是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知识,然后进行创造。陶行知将行动放在首要位置,体现出他对实践的重视。而在学校中开展行动教育,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即要求学生从事劳动,在劳动中获得知识,将知识应用于劳动,劳动是工具或方法,知识是目的,二者不可分割。陶行知(1927)曾对教育做出如此定义:“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这不仅阐明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也道出了陶行知劳动教育所遵循的逻辑“行——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