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人们的雨天雨具是什么?有伞吗?斗笠?雨衣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1:2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31
当时普遍使用的雨具是蓑笠,就是蓑衣与笠帽,指用草或麻编织成的斗篷以及帽子,一般是樵夫及渔民用来遮风挡雨之物。《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
从《诗经》“何簑何笠”、《国语》“簦笠相望”来看,斗笠作为雨具,至迟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初。《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由上可见,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蓑笠是普遍使用的。
至于伞的雏形就是“簦”,是指有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也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及携带、使用相对不便等原因未被推广,到了后魏(北魏,晚于三国)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皇帝出行要用*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此后,雨伞才被逐渐广泛使用。
希望能够帮到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31
斗笠,其中“箬笠”即为斗笠。
在《三国演义》中:忽见一人取民间箬笠以盖铠甲,蒙喝左右执下问之,乃蒙之乡人也。蒙曰:“汝虽系我同乡,但吾号令已出,汝故犯之,当按军法。”其人泣告曰:“其恐雨湿官铠,故取遮盖,非为私用。乞将军念同乡之情!”
蓑衣
伞,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
但估计在三国民间还没有广泛使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32
一般是斗笠和蓑衣,三国时期,雨伞这玩意儿可能还是高档货,达官显贵的专用,一般平民估计是没有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32
一般都是“蓑衣斗笠”,伞这种东西一般人当真用不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33
蓑衣,孤舟蓑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