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赏析该怎样来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0:2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3:30
一般来说京剧唱词没有特殊的文采,这是因为唱词不能像诗歌一样欣赏,太雅则观众听不懂,因此在传统戏中,还有一些水词,比如:“马能行”,“女多娇”,这样的句子。京剧是角的艺术,以演唱为主,所以欣赏京剧主要是听演员的行腔。
据统计,京剧剧目总计五千八百余个。其中绝大多数是传统剧目。在传统剧目中又可分为几大类。一类是徽班原有剧目,以及汉调剧目或徽、汉共有剧目,如《大回朝》、《奇双会》、《打樱桃》、《贵妃醉酒》、《罗成叫关》、《状元谱》、《战长沙》、《击鼓骂曹》、《当锏卖马》、《四进士》、《李陵碑》等。另一类是从梆子移植过来的剧目如《铁弓缘》、《辛安驿》、《玉堂春》、《大劈棺》等。再一类是昆腔的剧目,如《思凡》、《闹学》、《游园》、《惊梦》、《打虎》、《山门》等。其他还有些唱“啰啰”、“纽丝”的小戏,如《打面缸》、《小放牛》、《打花鼓》、《探亲家》等。这些来自徽、汉、昆、梆的剧目,在唱腔曲调、表演方法的艺术风格上,多少还保留着其前身的遗韵。
京剧形成后艺人编演的剧目,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等长篇说部。较早的有卢胜奎编的三十六本《三国志》、(一说四十本),杨隆寿编演的《双心斗、沈小庆等人根据《施公案》编演的"八大拿"(即以黄天霸为主角的一批剧目),在此前后,上海的京剧艺人王鸿寿等也编演了一些剧目,其中一至十二本《铁公鸡》,据传即出自他手笔。尔后,清末民初在京剧改良运动中,涌现了更多的文人和艺人参与编写的新戏。在上海,汪笑侬等的《党人碑》、《瓜种兰因》,以及《新茶花》、《血泪碑》、《恨海》等,都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稍后,周信芳在新文艺工作者帮助下也编演了《宋教仁》、《学拳打金刚》等。在北京,文人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金仲荪等先后为"四大名旦"编写了许多新戏,如《霸王别姬》、《青霜剑》、《钗头凤》等。20年代起,上海的尤金圭等,编写了大量的连台本戏。
京剧传统剧目中有不少剧目具有较高思想内容,如《铡美案》、《打渔杀家》、《四进士》等。更多剧目从各个角度反映古代生活,丰富人们知识,或给人以健康的艺术享受。如《群英会》、《室城计》、《玉堂春》等。但也有少数剧目宣扬封建道德、描写*凶杀,如《九更天》、《双铃记》、《杀子报》等。
京剧传统还存在剧本和表演不平衡的特点。有些剧本可读,有些则只能在舞台上展现而文学性不强。许多剧目是由演员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才日益成熟,成为艺术精品。
影响较大的京剧剧作家有卢胜奎(代表作《三国志》等)、汪笑侬(代表作《哭祖庙》、《马前泼水》等)、罗瘿公(代表作《青霜剑》、《金锁记》等)、陈墨香(代表作《钗头凤》、《红楼二尤》等)、齐如山(代表作《太真外传》、《霸王别姬》等)、杨绍萱(代表作《*上梁山》)、翁偶虹(代表作《锁麒囊》及与王颉竹合作的《将相和》等)、马少波(代表作《闯王进京》、《正气歌》等)、范钧宏(代表作《满江红》及与吕瑞明合作的《杨门女将》)。
建国后,京剧艺术得到新生。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编演了许多新历史剧和现代戏,为社会主义*和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京剧艺术又得到了复苏,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经整理、改编的主要剧目有《白蛇传》、《野猪林》、《将相和》、《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娘》、《望江亭》、《李慧娘》等。创作的历史剧有《*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满江红》、《武则天》、《谢瑶环》、《黑旋风李逢》、《海瑞罢官》、《正气歌》、《徐九经升官记》等。现代戏有《白毛女》、《赵一曼》、《黛诺》、《奇袭白虎团》、《节振国》、《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
例文:
一直都觉得京剧很美,甚至在完全没有接触京剧之时。那时为其绝美的唱词所吸引,也是从小爱看书的缘故,从文学中感受到众多文学家的京剧情结,于是也有些许懂得这背后的文化魅力。记得黛玉初次听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了断井颓垣时”,是这样感叹的: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偶然的一次机会,听了姜老师的讲座。一段介绍姜老师的视频用了《锁麟囊》的四句话:怕流水年华春去渺,一样心情别样娇,不是我无故寻烦恼,如意珠儿手未操。当时只觉得心被什么提了起来,顿时红了眼圈。不为别的,原来见到美好的事物,也是一般要流泪的。“美得令人感动”。自此,才算真正与京剧结了缘。后来参加了形体班的学习,练唱腔、形体,期间有许许多多的感悟,终因课业社团过于繁重而没能更深去接触京剧。但自己却明白这一段时间下来,京剧已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因为这一辈子,都会因为有这么美的一门艺术相伴而感到幸福。
京剧是集大成者。在京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美术、雕刻、舞蹈、音乐、文学等等艺术的身影。
人物造型、场景设置体现的是雕塑的精巧、图画的意境。人物的造型美是不用说的了,服饰、头饰、道具、脸谱,无一不是精心所为。光是用眼睛,就已能满足。咋一眼看上去,不正是民间艺人手下精美的彩陶吗?然而,这还是一个大大的活彩陶。眼福二字,已是先能保证的了。而京剧背景设置,也和众多别的剧种一般,用虚景描绘出一种意境。这正是中国人自己的山水画,美哉。
而戏曲中人物的唱词则往往是最能令人玩味的,这期间体现的是一种文学美。曾经说过,原来诗词读多了,觉得诗不如词好。后来见了戏曲上的文章,才知道原来诗词都比不上曲的。曾以为卢照邻“得成比目何辞死”的下句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后来才知道是“愿做鸳鸯不羡仙”,原来是自己傻了,唐诗里面最忌讳重字的。但究竟觉得“愿做鸳鸯不羡仙”不如“只羡鸳鸯不羡仙”来得好,因为戏文里,是热呼呼、亲切切的生活。由此也可见,戏文引用前人诗词的很多,有的改了一两个字,有的几句唱词中竟有了几家的诗句。也算是文学中的一种集大成吧,虽是原创性不够,但究竟知道的*都以为这句话就是戏文上先出现的。而戏曲中有另一种美诗词却无法企及,因唱词皆由人口中出,因而像“不是我无故寻烦恼”这般口语化却又使前后几句唱词连接得极佳的,唐诗宋词中怕是不多见吧?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不用说的了,些微有些文学素养的人都懂得这其间的妙处。而在学习《春闺梦》时,“去时陌上花如景,今日楼头柳又青”、“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更是令人觉得妙语如连珠,唱起来可寻味良久。所以,有时戏剧也可以打在纸上,光看字就行了,这样已觉极为满足。
音乐美则可以从两方面去感受,一是用耳朵,二是用嘴巴,但归根结底来说,还是用心。先说用耳朵吧,“悦耳”二字应就可明白了吧。各种传统乐器,各地的曲风乐风,京剧在此也是取中国的乐曲精华,美不胜收。而用嘴来感受,顾名思义,则是需要开口去唱了。我从当初的羞于开口到现在的“曲不离口”,真的是得益于感受到其妙处。后来发现,虽是自己京剧还唱得不怎么样,但唱流行歌时究竟开阔了许多,以前唱不上去的几个音现都能唱了。
而京剧的做与打,不止是“舞蹈”二字那么简单的。当我认真去体会时,感受到的竟是它与书法、太极等之间的融会贯通。书法、太极都讲究进退自如、点到为止,往往都藏住锋芒,刚柔并济,也可能是一种“中庸”思想所左右吧。这里面反映的是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而京剧的动作也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许多动作眼看要发挥到极致了,却适时一一个转身或走圆场化解,极端二字是没有的,有的只是高超的表演技巧看似轻松地做打而已。但究竟“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越美的动作,背后是京剧演员越多的汗水。
在姜老师教猴棍、耍马鞭、匀手时,自己总是在心中暗暗喝彩,感叹历代艺术家的智慧与修为。世上竟是有如此聪巧的动作,丝毫不比谁的机器发明差。老师说过,学习京剧起到一个开发右脑的作用,对于我这个很少在动作形体上进行开发的人来说,明显的感受到身体协调性、动作灵敏性的提高。
京剧不仅是美的享受,其实还可以学习到许多的传统文化知识,甚至是传统伦理道德。光从京剧脸谱上来看,黑代表刚直,不正是包拯的典故吗?而白脸代表奸谄,蓝脸代表贫贱,都各有各的来历。而服饰的类型、颜色等,也可从中体会封建时代的等级森严。道具等等也是有某种象征或是缘故的,这中间蕴藏的知识,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吸收。而剧情也可反映历史,情节更能体现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欣赏京剧,可不仅是历史知识教育,其实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听老师说起《春闺梦》是程砚秋为反对内战而作,我们为戏剧大师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动之余,更能感受到句句唱词都是对战争的控诉与痛斥。一句话,京剧放映的,就是整一个中国最美的部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8480889.html;http://wenwen.soso.com/z/q279951958.htm?sp=3130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3:30
隔三差五戏曲网找找,有365个剧种资料,音频视频,找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3:31
电影看导演,电视剧看编剧,京剧看演员。一般来说,京剧的整个剧目的剧情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喜欢的人百看不厌,这就是她区别于影视作品的地方。俗话说:“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越是听得次数多的京剧,就越喜欢。这就是因为她值得玩味,禁得起琢磨。你可也通过一个或几个剧目中的人物入手,从‘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所谓京剧的四功五法入手,取其一点或者几点进行分析,包括不同流派、演员对同一个人物表演上的不同处理。。。分析京剧的美,她的魅力。可写的东西很多,但确实要有你自己的理解,你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