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企业新常态下的降本增效工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0:4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8:49
实现企业新常态下的降本增效工作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叠加的阶段,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企业只有保持定力,提振信心,将效益观念和成本意识扎根在生产过程中,把降本增效作为提升管理的机遇,充分发挥好技术优势,严格落实成本倒*机制,将制造成本做到极致,才能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
“降本增效”存在的思想误区
最大限度地削减成本就是“降本增效”。降成本而不能降质量,更不能因降本而给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的危害。不少企业都想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利益,如果片面地强调降低成本,必然会导致产品内在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降低。所以,应该明确“降本增效”的核心是建立持久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价值正是取决于其持久性,即降成本不能降质量。只有为企业带来长久性竞争优势的成本削减措施,才是应该提倡和追求的。
用“静眼”看待“降本增效”创造的企业成本优势。一些企业在进行“降本增效”分析时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宏观经济形式和企业经营的自身状况。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各项投资成本减少,会造成成本降低和企业自身经营范围的相对缩小,费用成本降低就不能被视为“降本增效”的成果。所以,必须考虑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的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会怎样独立于其目标,并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控制一切投入,认为这会取得效益的稳步增长。有投入才会有所收获,有付出的汗水才会有丰收的喜悦。许多企业为了降本而降本,忽视了“降本增效”的真正含义,只是片面追求降本,控制一切投入,*了企业的发展进步,导致了短期行为,从而使得企业丧失竞争力被市场所淘汰。实际上,企业保证竞争优势的持久性,防止竞争者模仿,取决于竞争优势的来源和数量。企业规模的扩大、专有技术的更新、业界相互关系网络、学习能力比其他降低成本的措施更具有持久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只有增加技术上的投入,突出专有技术,实现企业的特色化,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才能使企业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实施“降本增效”打造竞争优势
宣传教育入手。要从教育入手,使“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渗透到企业的每个层面、每个环节。组织各种活动,宣传普及节约资源的各种知识,倡导员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做起,堵塞每一个浪费漏洞,尽自己所能来节约每一点资源,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节约成为时尚,成为企业的文化。
全面预算管理。投资管理和成本管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一旦企业的投资管理不善,必将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压力。企业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工作,将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纳入预算控制范围。切实做好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评估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支出。按照各项费用的开支范围、标准和用途做好预算工作,严格履行申请、审核、审批、支付程序。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压缩办公费、会议费、招待费等管理费用,杜绝奢侈浪费。
降低安全成本。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保持企业安全稳定就是最大的节约。企业应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抓好项目工地安全施工,对违反操作规定的行为和人员做到“刚性处罚不手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同时,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将安全理念变成全员的行为准则,植入到每名员工心中,确保安全上不出大小事故。
防范资本投资风险。注重资金管理,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运作质量。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监控和收缴工作,谨慎采用赊销手段,严格执行信用制度,规避经营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努力缩短资金循环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财务费用。利用好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确定安全合理的资产负债边界,严格控制资本性支出规模。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做好生产和销售的有效衔接,避免过早、过量投入。抓住有利时机,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并购重组,注意和防范资本投资风险。
降低库存成本。企业应利用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提高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络建设,开拓市场,促进销售。同时,加快物流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物资配送平台,控制销售费用,降低库存成本。
发动全员参与。降低成本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基层队管理人员的努力。如何有效地调动全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责权利相结合,即根据各部门、班组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并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对成本控制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从而调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加大科技投入。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增加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节支增效。要紧密结合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重点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等薄弱环节加大改造力度。抓住机遇,增加技术改造配套投入,针对制约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优化技术改造方案,集中力量攻关,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强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工程采购成本,严格执行工程核算,确定合理工期,节省工程费用,切实做到少投入、早产出、多产量。
企业“降本增效”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也是一把双刃剑,做好了会使企业更加辉煌与强大,做不好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只有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好、做实降本增效工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8:50
企业只有保持定力,提振信心,将效益观念和成本意识扎根在生产过程中,把降本增效作为提升管理的机遇,充分发挥好技术优势,严格落实成本倒*机制,将制造成本做到极致,才能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
“降本增效”存在的思想误区:
最大限度地削减成本就是“降本增效”。降成本而不能降质量,更不能因降本而给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的危害。
不少企业都想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利益,如果片面地强调降低成本,必然会导致产品内在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降低。
所以,应该明确“降本增效”的核心是建立持久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价值正是取决于其持久性,即降成本不能降质量。只有为企业带来长久性竞争优势的成本削减措施,才是应该提倡和追求的。
用“静眼”看待“降本增效”创造的企业成本优势。一些企业在进行“降本增效”分析时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宏观经济形式和企业经营的自身状况。
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各项投资成本减少,会造成成本降低和企业自身经营范围的相对缩小,费用成本降低就不能被视为“降本增效”的成果。
所以,必须考虑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的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会怎样独立于其目标,并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