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0: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04
此书主要阐述的是阴阳五行,也就是道家的思想,这里就要提到上古时期一个名人广成子。据说,这个广成子住在崆峒山,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在《封神演义》中,他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位居昆仑十二金仙之首,按照道家的说法,他在黄帝时期就化身成太上老君来到凡间。
黄帝听闻他的大名后,立马到崆峒山拜见,想向他请教何如才能得“道”,此时的广成子已经一千二百多岁,结果被拒绝了,可见广成子不是一般的任性。
然而,黄帝并没有灰心,几个月后又过来了,这一次广成子被黄帝的诚心所打动,告诉他“道”的精髓,经过他的点拨,黄帝逐渐领悟了道的含义,虽然未能得道成仙,但也活了一百多岁。
《神仙传·广成子》一书中记载:“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
扩展资料
《黄帝外经》在西汉时已被史学家称为“医经七家”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医经七家”。
《古代医籍考》上说:黄帝内、外经“犹《易》内外卦,《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及《韩非》内外诸说”,有内无外,即非全书。
1992年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在《黄帝内经》条目下,也重新肯定:“《汉书.艺文志》另有《外经》书名,内与外只是区别相对而言”。上述资料说明,至少在汉代《黄帝外经》已和《黄帝内经》同时传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04
现在所传的《黄帝外经》原称《外经微言》,为明陈士铎所传,所述内容带有浓重的道家思想,理论阐述恪守后世的阴阳五行概念,是在一个相当成熟的思想体系下对某些问题进行格式化阐述的著作。
《外经微言》其理论基础主要本于《内经》。其中有很多养生的论述,十三篇专门论述五脏六腑的生克关系和宜忌常变的原理,以及脏腑病变的治疗原则,并对《内经》的经络学说及六气学说等论述都有所阐发。
本书作者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卒。”
陈氏幼习儒术,初为乡间诸生,后因仕途不成,遂弃举子业,乃究心医学,以“良医济世”为勉,治病多奇中,从不计酬。士铎平生好学,上探典籍之奥,博采诸家之长,通过临床实践,擅长归纳总结,喜爱著书立说,以惠后学。其著作之丰,当为浙中之佼佼者,堪称著述等身。
黄帝外经的传说:
传说俞跗还有一次在山谷走路,忽见一个年轻的猎人不慎从悬崖上跌下来,被半山腰的藤条挂住脖子,上不去下不来,又喊不出声,俞跗正在着急时,迎面来了一个跛子老人,俞跗请老人设法把吊在半空的年轻猎人救下来。
跛子老人一看,二话没说,取下腰间的弓箭,“嗖”的一声,射断藤条,猎人掉落在地,眼看着没气了。
俞跗蹲下为死者切了脉,从地上采了一把野草塞进猎人鼻孔,又用手紧紧捂住猎人的鼻孔。时间不长,就把塞进鼻孔的草药喷出来。俞跗这才松了一口气,说了声“有救了!”跛子老人在旁边看到这样的医术,嘴里不停地说:“活神仙,活神仙!”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外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05
黄帝外经早以失传,根据时间传言,其和黄帝内经是一起的.你若想了解其中之奥秘.你,我可单独谈.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05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丰富和十分有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