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3: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1:25
要说红楼中最惨的一家人,当属秦家了。活到了七十多的秦业,可谓一生波澜起伏:早年间无儿女,到孤儿院抱养了一儿一女,儿子又死了。老年却又生了一个儿子,不但儿女双全了,而且女儿嫁到了宁国府,成为未来的主母。对于秦业这样的人家来说,算是一步登天了。有了女儿的这层关系,儿子又进入了贾府家塾读书,学业有望。
作为闺密,秦可卿太了解王熙凤了,都是好强的人,“不是十分支持不住,今日这样的日子,再也不肯不扎挣着上来”,秦可卿是如此,王熙凤也是如此。
秦可卿的早逝,其实是给王熙凤探了路,让王熙凤能从中警醒:“这个年纪,倘或就因这个病上怎么样了,人还活着有甚么趣儿!”
但是,要王熙凤这么快醒悟,明显是不可能的。于是,作者用了托梦的方式,让可卿在梦里把话说明白。
秦钟所遗之言:“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他根本没有听进去,于是走向了“自误”的必然结局。
王熙凤和贾宝玉,是贾府最后的希望,一个主内操持家务,一个中兴立志功名,那么贾府就不会走到“树倒猢狲散”的地步。
这便是作者赋予秦氏姐弟的重要使命:以闺密和情友的身份,用生命对王熙凤和贾宝玉进行警示和劝谏。故事的结局早进写进了这姐弟俩的警示语里:王熙凤不懂得“登高必跌重”,必然导致“树倒猢狲散”,“乐极悲生”;贾宝玉不知道“立志功名”,就一定会“自误”。
这也是作者的拳拳之心:警示和劝谏读者,聪明人易自误,不要像王熙凤和贾宝玉一样,聪明反被聪明误。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懂得自己生而为人的责任是什么。上天赋予你聪明灵慧,不是让你玩弄权术的,也不是让你目空一切的。
秦可卿和秦钟姐弟用生命做出的警示,王熙凤和宝玉都没有收到,如世上很多聪明人一样,前仆后继地奔向作死之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1:25
这样的安排也是曹雪芹对这些人物最后结局的一个提前预告,也是对这些人物的一个隐晦的表达。
秦可卿的遗言,在《红楼梦》中,秦氏最后见的人是王熙凤,那是王熙凤去看望她,娘俩的对话算不上什么遗言,只能说是最后说的话而已。秦氏给王熙凤托梦,站在贾氏家族的高度,忧心忡忡,叮嘱甚或是敦促凤姐一定做好两件事。一是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二是设立家塾。
还告诉如何运作,全族不分尊卑长幼,制定规章制度,每年轮流,供给祖茔和家塾的钱粮祭祀所需。不仅如此,秦氏留有回旋余地,说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 秦氏的“托梦遗言”,一是不忘祖宗,不忘根本,求祖宗永葆无虞。二是寄希望于后代子孙,为后世着想,即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秦氏的遗言,站得高,看得远,有内容,有办法,若照此实施,定有好的效果。 可惜,她的“遗言”,也仅仅是“托梦”而已,秦氏“出师未捷身先死”,只留下满满的遗憾和无奈。 秦氏说凤姐是“脂粉队里的英雄”。秦氏自己也算给贾瑞一个“遗言”, 贾瑞到死都忘不了那把“镜子”,在他的眼里,镜子就是性命,就是希望。
他就是拿到镜子,照样也会没了命,因为要他命的不是镜子,而是贪欲。 《红楼梦》能成为经典不言而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1:26
任何时代的任何家族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社会是发展的,荣辱兴衰也为之改变,这样安排就是警示提醒他们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1:26
秦钟死前说:“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警示贾府会盛极而衰,告诉凤姐要未雨绸缪,在家族败落之前积下地产,就算衰败了也有地方安身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1:27
作者特意写的,以闺密和情友的身份,用生命对王熙凤和贾宝玉进行警示和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