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行在古代的益智玩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3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4:12
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华容道
华容道,古老的中国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游戏就是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
七巧板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
孔明锁
孔明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 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
双陆
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具,如今已失传。双陆应是一种类似飞行棋的游戏,从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和传世文物来看,双陆曾经相当流行过。
六博
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围棋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 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4:13
古代的益智玩具有很多,今天我就举出几个来,大家探讨交流。
例如陀螺,投壶,象棋,围棋,竹蜻蜓,鲁班锁、华容道、九连环
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华容道
华容道,古老的中国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游戏就是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
七巧板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
孔明锁
孔明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 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
双陆
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具,如今已失传。双陆应是一种类似飞行棋的游戏,从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和传世文物来看,双陆曾经相当流行过。
六博
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围棋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 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古代中国还有:六博、弹棋、双陆益智图、色子等
六博,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
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提到六博的唐诗还有:
李白的《相和歌辞·猛虎行》写道:“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
李白的《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之一写道:“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韩愈的《送灵师》写道:“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行到目的地的棋子叫“枭棋”。
六博游戏自夏代起就在宫中盛行,宋代已不多见。
六博的出现,比中国象棋要早得多,大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战国时期已相当流行。楚辞《招魂》中有云:“菎蔽象基,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道相迫些”。反映出战国前后在荆楚一带已流行着六博棋。《史记.苏秦列传》在描写齐国都城临淄繁荣的景况时,也提到当地许多人群在“斗鸡走狗,六博蹴鞠”,这些记述表明六博游戏在当时已相当普及了。
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许博昌,安陵人也,善陆博,塞婴好之,常与居处。”其间。许博昌创编了一套六博棋的棋术口诀,使得“三辅儿童皆诵之”。后来,“又作《六博经》一篇,今传世之”。这里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民间对博戏的喜好,以至连京师周围的小孩子都能顺口而歌六博诀。而《六博经》的出现,则是汉代六博游戏发展的又一显证。
双陆,是中国古代一种棋类活动,这种盘局游戏曾经风行一时。据文献记载,双陆起源于天竺,即古代印度,三国曹魏初年传入中国,盛于南北朝、隋、唐以迄宋、元时期。
隋以前的史籍中,谈及双陆者鲜见,到唐代,记载才多起来。在日本,现存有一部称为《双陆锦囊钞》的书,书中简述了双陆的玩法。日本的双陆是唐朝时传入,因此,其格式和行棋方法完全照搬唐式。根据书中所记,一套双陆主要包括棋盘、黑白棋子各15枚,骰子两枚。棋盘上面刻有对等的12条竖线;骰子呈六面体,分别刻有从一至六的数值。玩时,先掷出二骰,骰子顶面所显示的值是几,便行进几步。先将己方15枚棋子走进最后的6条刻线内者,即获全胜。由于这种棋戏进退幅度大,胜负转换易,因而带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偶然性。双陆的玩法很多,形制也各有异同。据宋代洪遵著《谱双》一书所记双陆可分为北双陆、广州双陆、大食双陆、真腊双陆、日本双陆等多种。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了一件镶嵌螺钿的双陆局,长28厘米,高7.8厘米。局面上沿长边*有月牙形“门”,左右各有6个以螺钿镶成的花眼,局*有纵向、横向格线各两条,围成3个空间,内以螺钿镶嵌成云朵、花枝、飞鸟图案。
宋代,双陆在各地更为普及。当时,在酒楼茶馆里,往往设有双陆盘,供人们边饮茶边下棋。1974年,在辽宁法库县叶茂台7号辽墓中出土了一副双陆棋具。其棋盘长52.8厘米,宽25.4厘米,左右两个长边各以骨片嵌制了12个圆形的“路”标和一个新月形的“门”标。棋子为尖顶平底,中有束腰,高4.6厘米、底径2.5厘米,共30枚,黑白各半。两枚骰子出土时已朽。
双陆在元代属于一种“才子型”棋艺,多为文人及风流子弟所喜爱。到了明清时代,双陆仍在上层贵族及仕女中流行,但由于象棋的盛行,双陆这一在我国古代流行了2000余年的棋戏便逐渐不时兴了,以至最终失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4:13
孔明锁、又叫鲁班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4:14
七巧板,九连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4:14
鲁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