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有本和人有之本有何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8:1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11:25
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该句话出自于《大学》。
拓展资料: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贡献价值
⑴《大学》提出了一个*哲学纲领。《大学》以不长的篇幅使儒家思想理论化、通俗化,便于学者学习掌握,而儒家思想为封建王朝的稳固提供了保障。
⑵《大学》可以作为科学启蒙第一书,它提出的“诚意正心”是必备的科研心态、“格物致知”是认知的唯一途径、“止于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强烈的创新意识。
⑶《大学》虽然充满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但是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提出的“治本”,认知到治国的规律。
⑷《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儒学重要的思想载体。儒学作为中国传统*的合法性依据,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⑸《大学》提出的经济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最为有利的文化根基。如提出的“德本财末思想”、“财聚民散思想”、“生众用舒思想”,“先义后利思想”。
⑹《大学》提出的诚信思想对当代探讨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以及创建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⑺《大学》是讲学习法则的著作,影响着学风。
⑻《大学》提出了“做人”法则。
⑼《大学》是国学经典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11:26
【释字义】
(1)知止而后有定:知止,知道止住自己的私恶心。定:心中向往道德的一种纯净定向。
(2)静:安静、宁静。
(3)安:心中无私无欲的一种安然状态。
(4)虑:《说文》:“谋思也。”处事谨慎精详。此句有反思反省之义。
(5)得:得到对道德的感悟,至善而明德。
【释经义】
知止而后有定,(这一节是承接上文,是指“明德”、“亲民”到“止于至善”之由。了解了前面所讲的理念之后,就可以明白这四句纲要的下文,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上文四句的注脚。有关“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大学之道”的七个修证的层次。它不但是曾子提出的儒家求证德道的心法修养功夫,同时也代表周、秦以前儒道未分家前的中国道德传统文化教学修证道德的方法与步骤。
《德道经·立戒》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就是修德中的止欲止妄、止恶兴善的意思。“知”是“止”的前提基础,“止”是“知”的必然结果。“知”,就是求知学习,知德识道,知书达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万事万物的内在自然规律,遵道循德,顺应事理,无私欲邪识。心中天理长存,不追逐名利,不厚聚财货,不甚爱大费,知足常乐,止欲生悔,这才是心身健康、长生久视之道。
“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由“止”到“定”,是两个层次。“止”是“定”的前奏,“定”是“止”的成效。“止”,是在明理之后,心中礼德光明,不越礼逾规,不做违背天理良心之事。吾日三省吾身,时时止欲生悔,事事严于律己,循规蹈矩,做到四项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规范在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止住自己的私心贪欲,遏制思识中的恶心妄念,以德道的力量战胜它,使之归伏于善德,使自己的心身达到至善境界。
“定”,是修为的心志定向,人生世界观的价值取向,人生之旅的目标定向确立与终极归宿。人若能明白道德之理,知道人生的真谛,决定人生的取向,将人心的私心妄念的错误世界观,改造成为正确的人生观、道生观,重塑人生之旅,再造心身性命,把握自己所当止的去处,向着人生光明的道德境界去登攀,志向便会有了奋斗的终极目标,就能勇往直前,不会误入岔道,不会在人生旅途中迟疑徘徊,故曰“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人的志向一旦定在修德证道这个方向上,以修德为乐,以德心为上,破私立公,以守德、持德、行德、累德为宗,心中自会清静,知足为乐,随遇而安,随缘应世,一切顺自然,心中大自在。即使处在当今物欲横流、浊浪滚滚的火宅中,也不被物欲所动,不为金钱名利所惑。人心中若认准了道德的定向,有了唯道德是从的宏愿大志,心中有了主张,一心向德,别无它求。确立了这种大志向之后,才能排除一切私欲贪心,心中道德自然而生,道光德能与日俱增,如此心中必然常清常静,愈定愈静,没有凡心俗欲之苦恼。“静”是心地清静,无私无欲,物我两忘,心不随外境所牵,意不随物欲所动,无论是顺境中的灯红酒绿,不迷不惑,不贪不占,心如止水;还是逆境中的腥风恶雨,坎坷跌宕,即使面对灭顶的压力,再恶劣的外环境,都能静心以待,大志不悔,坦然面对,德一之心气贯长虹。这就是修养者的“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即安心、安静、安宁之义。人的心中有了德性,自能看透世俗人生的一切,面对名利的甚嚣尘上,物欲横流的纷繁世界,常能止欲生悔,克己自省,不为物尘所染,不被花花世界迷心;反而是心明如镜,不为物欲所累心,随缘应世,随遇而安,一切坦然面对,除德之外,别无它求。如此德心稳如昆仑,巍然不动,心地自安,性天光明,心身内天地必然是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
做人之道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不用正确的人生观定住自己的心,让私欲妄念任意张扬,被魔识邪心牵着鼻子走,终日为金钱名利而奔波,活得很累很累。不仅心中的烦恼无一刻停歇,命运也随之起伏,身体疾病丛生,灾祸也在所难免。若能定住自己的正心,清静心身,用德性修改自己的人生观,那么人生的一切都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静而后能安,心安身安,内外皆安然,何乐而不为呢?)
安而后能虑,(“安”是一种静心状态。“虑”是处世谋事的一种思量、考虑、筹谋、规划、设想。此处所讲的虑,含有谨慎周详之义。是说人只有安然静心之时,遇事才能既不冒进,也不畏缩,不过又无不及,执两用中,不偏一端。虑是一种思维,它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后天主观正识之“虑”,一是先天的无虑而无不虑的慧性自然之“虑”。前者强调凡事多思多虑才能不出差错,就事物皆有阴阳两面的阳面而言是对的。但万物运化之理皆是阴动为先,太极之黑决定着太极之白的运化规律,仅靠主观意识所掌握的事物表面现象去运筹,虽也能触到事物之象,但是只能知其一,而不能知其二,难以尽知事物本质中的运化根由和规律,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故而古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之训,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只有达到心中清静安然之时,进入德一的无私无欲状态,心中一片空明之时,灵性思维才能闪现,先天慧性才能生发。这种慧性之虑是不虑之虑,是一种刹那间的德心与自然万物之性相应相合的感而遂通,是接近符合自然真理的根本途径,它比人靠后天主观意识苦思冥想之虑更高远、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是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以一代万、万无一失的大智慧之虑。只有具备了这种德性的人,在德性德能的作用力之下,才能生发出这种大慧,而决不是靠人伸手而能得来的。)
虑而后能得。(“虑”字,《说文解字》曰:“虑,谋思也。从思。”“得”,是得其所止。
“虑而后能得”这个理念,也就是“得道”的同义语。后世各家通用,唐、宋以后,佛家的禅宗以“明心见性”而得道,道家以“修心炼性”而得道,儒家以“存心养性”而得道。由此可见“虑而后能得”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虑”含有静心中所生发的慧性之智,是德性产生的真正的聪明智慧。修德者既能在心中去私止欲,然后可以有德、累德、明德、行德,进而达到得道、成道、了道,至于亲民的至善之境。心地无私天地宽。人若能公而无私,厚德持身,心处于常清常静之中,坚持学修道德,德性就能百尺竿头,日日精进;应世遇事即能谋虑周密,接近或符合自然规律,不犯或少犯错误;以宏愿大悲心去亲善天下万民,与众生万物同心同体,舍己奉献,利益天下,在舍中不得而德,则是真得(德)矣。
舍与得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互相矛盾,又相生相克,相互变化。一般常人常识的认知取向,都是喜欢得而怕失去,人心都是得到的越多越高兴,之所谓“多多益善”。这种贪得心实际上是一种人心的私欲在作祟,是私心的无限扩大与膨胀。这种私欲心越多,心德损伤越大;如果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贪得、窃得、骗得,那必然是得而必失。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天下之事理,无不是“有德者自得”,无德者自失。得与失皆是德性的有无多寡而决定的,而决不是偶然现象。无德、缺德之人,即使侥幸而偶得、以不正当手段而暴得,都必将像泡沫一样,瞬间而逝,岂能逃脱自然平衡率的不变法则。正如老子《德道经·天道》章所说:“天之道,损有余而益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人心都想好事一得永得,其实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痴想。天道至公,天道好还。综观现今社会,人们的贪得思想,在名利的驱动下,都是趋炎附势,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君不见有权有钱人家门前车水马龙,送礼者络绎不绝;而那些急需救助的困难者,有几人关爱过?这是当今人们贪得心的*,反映了离道失德的不良社会现象。
世间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处在瞬息万变之中,从发生、发展到终结,完成它本身的循环过程,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顺境还是逆境,其理皆然。人们唯一所能做、所应做到的,就是以一颗善德之心,顺应自然,善待物性,静观其变,以德化物,以德应物,促使事物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以个人的好恶之心贪得、抱怨、憎恶它,这才是真正的“虑而后能得”。
参考资料:http://blog.163.com/qly_2020@126/blog/static/780937092009826865048/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11:26
古义: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今义:《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说的“止”,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认识上更深一筹,行动上更深一步、标准上更严一格,树立底线思维,喜不忘忧、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就能做到从底线出发,不断*近顶线。
拓展资料:
出处:曾参《礼记·大学》。
大学的本质在于发扬美德,在于革新,在于至善,知道终点才能定位,定位后才能静下心来,静下心才能居安,居安才能思考忧虑,思考后才能有所得,物体有本来本质,事情有所始终,明白事物的先后本质,则接近道了。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看作与《孟子》同等重要的“经书”;宋代“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11:27
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11:27
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拓展资料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知止,知道止住自己的私恶心。
定:心中向往道德的一种纯净定向。
静:安静、宁静。
安:心中无私无欲的一种安然状态。
虑:《说文》:“谋思也。”处事谨慎精详。此句有反思反省之义。
得:得到对道德的感悟,至善而明德。
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