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1: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3:49
(Korean pine stem blister rust)
(邵力平)
也叫五针松疱锈病或白松疱锈病。
发生和发展
1865年本病在波罗的海沿岸开始发生在由北美引进的白松上,以后便急速向南扩展到丹麦、德国、瑞典、荷兰、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约经30年遍及欧洲全土,几乎毁掉欧洲引种的全部白松。北美原无此病,但因造林的需要,1907~1912年又由法、德等国逆引白松幼苗,随将本病带入北美,1909年开始发病,1915年大流行,1920年遍及五大湖地区和加拿大的南部地区的白松人工林。1921年西部温哥华的美国五针松和糖松也发生本病,1930年扩展至加里福尼亚北部,使美国和加拿大的五针松类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1940年在中国东北地区最先记录本病发生在茶藨子上,1956年辽宁省的红松大量发病,经25年后遍及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各地的红松林内;在2~20年生的人工林中平均发病率近10%,个别林分的发病率竟达70%多,病后3~5年便枯死,使林分受到破坏,成为疏林地,且病情继续发展。1972年日本北海道的白松和红松人工林发病。同期,南朝鲜的人工红松林也有发生。
为害情况
本病为害单维松的各种五针松枝干部,如白松、瑞士五针松、西伯利亚红松、美国五针松、糖松、红松、华山松、偃松等。
病菌由松针侵入,逐渐向枝、干蔓延,松针被侵染后,常生黄绿色至红褐色点斑。枝干初病时多半无明显病状,常于8月末9月初由皮下溢出橘*蜜滴,蜜滴消失后削皮可见血迹斑。次年5月中、下旬由该处皮下生出疱囊,初黄白色,后为橘*。6月上旬疱囊破裂后,由里边散出橘*至橘红色的粉末状锈孢子。当年秋季在产生疱囊的上部或下部再产生蜜滴。旧病皮待疱囊散后常显粗糙,且带黑色,病部微显肿胀,但木质部无明显的变化。发病高度常在150厘米以内。病树新梢很短,连年发病后冠形变圆,松针淡绿无光泽,生长停滞。病皮易被小蠹虫蛀入或被野鼠啃食,从而加速病树的死亡。在转主寄主的叶背面,6~7月间产生橘*疱状夏孢子堆,入秋即生黄褐色至橘红色毛状物,即冬孢子堆。如叶片上的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过多时,孢子堆之间的叶片组织便产生坏死斑,严重者全叶枯焦。
病原菌
病原菌是茶藨生柱锈菌,具长循环型生活史,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产生于单维松的五针松枝干上,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产生于茶藨子和马先蒿叶片上。1976年横田认为,欧美的菌种与亚洲菌种的基本形态相同,只是欧亚两洲所处的生态条件不同,夏、冬孢子的寄主也不同,他认为茶藨生柱锈菌是一个集合种,包括两个专化型:其一是茶蕉子专化型,分布在欧、美、日,夏、冬孢子在茶藨子上;其二是马先蒿专化型,分布在亚洲,夏、冬孢子在原始林区的茶藨子上、人工林的马先蒿上,并认为偃松上的堪察加柱锈菌是茶藨生柱锈菌的异名。中国东北地区,红松和偃松疱锈病的病原菌,属马先蒿专化型。其转主寄主在原始林区有东北茶藨子、兴安茶藨子、刺李,人工林区有返顾马先蒿及其多枝变种和穗花马先蒿。冬孢子成熟后,当年秋季就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松针,以菌丝形态越冬。那些未落到松针上的担孢子,萌发后产生1、2次次生担孢子。松针中的菌丝次春继续伸延,并向侧枝蔓延,约经3~7年之后,于8月末9月初产生性孢子器,泌出蜜滴,通过精孢配合后,产生双核菌丝,下一年春季产生锈孢子囊,突出于枝干皮外。锈孢子成熟后再借风力传播,萌发后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茶藨子或马先蒿叶片,6~11日后在叶背产生疱状夏孢子堆,夏孢子再借风力传播成为再侵染的接种体。8月初(最早在7月初)在叶背产生冬孢子柱,成熟后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再借风力传播侵染松针。锈孢子出现于5月末6月初,萌发温度为4~30℃,以15~19℃为最适,不需光线。夏孢子萌发温度为15~20℃。冬孢子在15~19℃下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然而只有在20℃以下的温度中形成的冬孢子,才能萌发并产生担孢子。那些在高于20℃温度下形成的冬孢子,常不能萌发,或萌发后不产生担孢子。因此,五针松产生的锈孢子,每年都可以扩散并侵染转主寄主植物,但冬孢子是否年年都能萌发并进一步产生担孢子,则决定于当年形成冬孢子时的气温是否低于20℃,因而担孢子对五针松的侵染不是年年都能发生的。
防治方法
①在苗圃周围400~500米范围内铲除中间寄主,以控制夏孢子和冬孢子的产生,避免对五针松幼苗的侵染,防止将病苗带上山场;②用杀菌剂(如粉锈宁)喷射幼苗,防止病菌的侵染;③人工林内适时适度修枝;④用松焦油涂病干;⑤林分发病率如超过40%时,已无成林希望,应及早皆伐再造林;⑥通过选优和种内杂交后代选优的途径,培育抗病后代。
红松球蚜
见球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