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词解释:甲骨文\原始群\禅让时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4 20:4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8:08
甲骨文是比较原始的文字,是古人刻在兽骨上面的早期文字,有些靠近象形文字.用以记录他们的生活和节庆祭祀等.
原始群是说母系父系社会原始人类是一群一群的居住在一起生活狩猎.
禅让时代是夏朝尧舜禹那段奴隶制时代.那时帝王的帝位传承是禅让制,而不同与后世封建时代的世袭制,即帝王在死之前将王位让给他觉得有实力可以继续主持国家的人,这些人一般不会是帝王的子弟,禅让是真正的唯贤是举.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8:09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其与埃及的纸草文、巴比伦的泥版文书等同为人类社会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纸草文字和泥板文书都已失传,而中国的甲骨文几经变异,一脉相承,终于成为现在中国通行的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而且记录了中华民族灿烂的5千年文明史。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更多的人认识这“千年神甲、文字始祖”,共同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
甲骨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殷代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近100字。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王般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的遗物(公元前14世纪中期~前11世纪中期),距今已3000多年。
甲骨文开始是自然流露,无人注意,1899年王懿荣辨认为商代文字,从事收集。1903年刘鹗拓印《铁云藏龟》。早期的研究者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罗振玉又搜集实物拓印为《殷虚书契》等,并作考释。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始于1928年,连续*年,最大的收获是1936年夏发掘的第127号坑,得甲骨文1.7万多片。综合先后所得加以拼缀挑选,编印为《殷虚文字·甲编》和《乙编》,共收甲骨13047号。董作宾根据发掘材料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分甲骨文为5期,对文字的文法、字形、书体等的演变有所阐述,其后时有修正。陈梦家在所作《殷虚卜辞综述》中慎审总结,断代说遂基本可信。甲骨文考释方面学者颇多,成绩突出的有郭沫若、唐兰、于省吾等。孙海波采集编印为《甲骨文编》,初版在1934年,1964年修正再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汇集1899年以来80年间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公私收藏以及流传海外的共41956片,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具体指导,编印为《甲骨文合集》,考古研究所70年代在殷墟发掘所得甲骨4589片,由钟少林等5人编著《小屯南地甲骨》,增加了一批重要的资料。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六书来检查,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知识。例如:①简化,形体复杂的字,日趋简单,笔画减少。②形声化,象形字增加声符,假借字增加形符,变成形声字。甲骨文是占卜者写刻的,有它的局限性,不一定包括商代的所有文字。而有些占卜术语,一般人也未必通用。又由于是用刀刻成,不免变形,骤见不易理解。
甲骨文原来专指安阳殷墟所出,从发现至今已80多年,经过许多学者努力,取得很大成绩,在中国文字史上可以看作一个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地发现周人有文字的甲骨,如陕西省西安市沣西张家坡出土三片卜骨,山西省洪洞县坊堆村出土1片卜骨,北京市昌平县白浮村出土3片卜甲,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出土292片卜甲,又扶风县齐家村出土1片卜甲,6片卜骨。其中以岐山、扶风所出比较重要,片数既多,不同单字在250字以上。这些资料出土地点分散,年代早晚不一,内容简单,字形与殷墟不尽相同,确是中国考古学之新发现,而从中国文字史看,还没解决什么问题。
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为了生存,他们十几人或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猎取大自然所提供的食物。这种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但很松散,是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原始群时期的人类按其体质形态进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原始群早期阶段的人类叫做“猿人”,晚期阶段的人类叫做“古人”。这两个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
智慧的中国人在原始社会,便早已理解人才的重要性。禅让制就是这个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对禅让制争议甚多,但不可否认,能者居之这一朴素的理论还是得到了实现。古文献记载,尧为部落联盟领袖,年老时,选择舜为继承人,四岳十二牧会议同意后,尧传位于舜。四岳十二牧为当时的一些部落首领,能够得到这么一个会议的同意,没有相当的能力和威望是不可能的,后来舜传位于禹,也是得到四岳十二牧同意后实现的。这就是“禅让时代”。“禅让时代”中的这个人才*类似于民主选举,有才能的人经过举荐,然后得到其他部落首领的肯定,就可以继任王位。但这种人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举荐的人基本上都属于王族,而且民主也是部落首领之间的民主。
“禅让时代”是短暂的,自禹继位后,已建立了奴隶占有制国家。他按照老传统传位给益,禹死后,许多部落领袖反对益即位而拥护禹之子启,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大同之世”变成“小康之世”,“禅让制”也由“世袭制”所取代,而人才*,也由原来的王位应能者居之而变*才应为王服务的了。
启建立了夏,至此后到西周,奴隶制逐步发展直到鼎盛。这一时期的人才*,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使大量出身低微的人才流失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