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8:33
北府兵的成名,是在淝水之战。此战,谢玄以8万北府兵大胜苻坚80万大军,解除了东晋王朝的灭顶之灾,同时也成就了北府兵在历史上的赫赫威名。
那么,北府兵从何而来?它为什么叫北府兵?最终又走向了何方?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北府兵在东晋的兴亡史。
1、北府兵的产生——郗鉴阶段(328-369年)
北府兵最早并非产生于谢氏一族。
公元317年,晋室南渡,琅琊王司马睿和琅琊王氏结合,在建康(今南京)重建了晋朝,即东晋。
可是,东晋初年,政局并不稳固。“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皇室成了门阀世家的装饰品,并由此导致了王敦、苏峻之乱。
王敦之乱
王敦之所以要造反,原因在于司马睿想要削弱琅琊王氏的势力力。司马睿提拔刘隗、刁协等人,目的就是制衡琅琊王氏。
王敦起兵于322年,尚未篡位便于324年病逝,在平定王敦之乱的过程中,苏峻功勋卓著,被授予冠军将军。
苏峻之乱
王导之后,出身颍川庾氏的庾亮执政。不久,庾亮解除了苏峻的兵权,征为大司农。
328年,苏峻以讨伐庾亮为名,联合祖约起兵反叛,攻入建康,专擅朝政。同年,温峤、陶侃起兵讨伐,苏峻战败被杀。
王敦、苏峻之乱,之所以能迅速攻入国都建康,其主要原因便是建康周边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持,而北府兵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
328年,郗鉴将广陵、京口等地不断南下的北方流民和流民帅组织起来,建立了北府重镇。
京口
东晋都建康,以京口为北府,历阳为西府,姑孰为南州。
郗鉴组织的军队镇京口,而东晋以京口为北府,所以称“北府兵”,京口就在现在的江苏镇江。京口之于建康,犹如孟津之于洛阳,京口是建康的门户和锁钥之地。
这一阶段的北府兵主要用来稳定东晋朝政,保持各世家大族间的平衡,消除潜在的叛乱。东晋初年的门阀三巨头是王导、庾亮、郗鉴,而郗鉴和王导死于339年,庾亮死于340年,三巨头的相继去世使东晋朝廷暂时稳定了下来。
郗氏掌控京口北府兵直至369年被桓温*走,有41年的时间。
2、北府兵的鼎盛期——谢玄阶段(377-387年)
谢氏统领北府兵的时间不长,但却是北府兵的全盛时期,我们可以将郗鉴时期的北府兵称为“旧北府兵”,谢玄时期称为“新北府兵”。
377年,前秦苻坚统一我国北方,气势如虹。东晋在北方受到了空前的军事压力,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孝武帝下诏求良将镇御北方。于是,谢安便举荐了自己的侄子谢玄,之后谢玄被任命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后镇京口。
谢玄的做法与郗鉴相同,通过大量征召广陵和京口从北方避乱而来的流民来组建北府兵,而领兵者一部分是郗鉴时期的旧部,一部分是新募的流民帅,比如刘牢之。
这一阶段的北府兵主要用于外战,即淝水之战和谢玄北伐,同时用来平衡长江上游的桓温一族。
如果说“新北府兵”与“旧北府兵”有什么不同的话,旧北府兵完全属于门阀士族的军队,而新北府兵不仅仅属于谢氏,东晋的**也开始掌控军队,这一点使谢玄的北府兵在衣甲兵器上都要强于旧北府军。同时新北府兵还出现了许多名将,比如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孙无终等等,这也是谢玄在淝水能够击败前秦苻坚的底气和基础。
谢玄北伐
淝水之战后,谢玄开始北伐,并收复兖、青、司、豫四州,而刘牢之作为前锋一直杀到邺城,但刘牢之最终被慕容垂所败,北伐失败。
387年,谢玄交出北府兵权,而此前谢安已经让出了宰相之位,至此谢氏职掌北府兵的时期结束。
3、北府兵的瓦解——刘牢之阶段(398-402年)
谢氏离开东晋中枢之后,皇族司马道子掌权,京口太原王氏出身的王恭徒有虚名而无实力,于是刘牢之的北府兵便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刘牢之从王恭府司马逐渐成为了都督数州诸军事。
从刘牢之开始,北府兵从世家大族的“工具”变成了一支独立的力量,没有任何一个世家大族可以掌控刘牢之。
但刘牢之在军事上独立之后,并无明确的方向和准则。刘牢之先叛王恭归顺朝廷,之后斩杀王恭,代之接管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及晋陵的军务。
400年,刘牢之平定孙恩起义,战功赫赫,声望大振。
402年,桓温之子桓玄造反,朝廷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征西将军,兼任江州刺史讨伐桓玄。可是刘牢之不听外甥何无忌与部将刘裕的极力劝阻,执意投降桓玄,之后刘牢之被桓玄迅速调离京口,夺去了兵权。
最后,刘牢之在是否再反叛桓玄时犹豫不决,心灰意冷,上吊而死。
从此,北府兵为桓玄吞并后瓦解,北府兵重要将领高素、竺谦之、竺朗之、刘袭、刘季武、孙无终均被杀,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投奔南燕慕容德。
至此,北府兵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4、刘裕重组北府兵——代晋建宋
刘牢之死后,北府旧将刘裕404年在京口重组了北府势力。刘裕虽然出于北府,而跟随刘裕的部将其实基本上都已经与原来的北府兵无关了。
刘裕
这一时期的北府兵已不再只是原来的兴复东晋的军队,而是逐渐变成了“造宋”之兵。
刘裕一生,从北府军将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开始,后来成为刘牢之的参军,追随刘牢之平定孙恩之乱。刘牢之死后,刘裕自立。
对内,刘裕平定了桓玄之乱,并相继消灭了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地方割据势力,使东晋真正出现了统一之局;
对外,刘裕灭南燕、后秦等国,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这一时期的东晋版图达到了极盛,约有280万平方公里,与后世的北宋面积相当。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朝,史称“刘宋”或“南朝宋”。而当年的北府兵,历经郗鉴、谢玄、刘牢之、刘裕四个阶段,从专属于世家大族的军队逐渐变成了刘宋皇族军队的主力,从地方势力转化成了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