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7:18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非常广袤的土地,但今天我们熟悉的省份划分要到清朝时才算是大致得到了确定。
在此之前,许多地名和今天有着很大的差异,如今天的河南省,就经历了从豫州到河南江北行省,再到河南省的转变。为了方便记忆,人们以黄河为界划分出了河南、河北,以洞庭湖为界分开了湖南、湖北。那么,名字里都有"山"字的山东、山西两省,又是以哪座山为界限划分的呢?
在我国历史上,"山东"一词的最早出现或许是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当时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众多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叫做"山东六国"的概念。这个词语由秦国人发明,指的是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六大强国。
作为最初只被秦人使用的概念,"山东六国"中所说的"山"指的自然是位于秦国与东方六国边境上的崤山。
崤山山脉是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一段支脉,其西南端和"五岳"之中的西岳华山相邻,又因为临近著名的关卡函谷关,所以人们也常将其并称为"崤函"。从今天的眼光看,崤山大致在河南省的西北部,同时,它也是山西的南部边界。
因为崤山的位置并不在山东、山西省之间,所以它显然并非如今划分山东、山西的标准。
尽管并非今天划分山东、山西的标准,但从秦朝直到唐朝,人们大多都是把崤山以东称作"山东"。也正是因此,像陇西李氏、清河崔氏、琅琊王氏等名门都按照这一原则被统称为"山东士族"。
除了崤山之外,汉唐时期还有人是以华山为界,将华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作为五岳的成员,华山位于关中平原的东部,比崤山还要往西,都可以算作是山西省的西部边界了,这显然也不是山东、山西划分的依据。
总之,古代所谓的山西、山东概念和今天大相径庭,想要知道现在所说的"山"是哪里,我们还得看看这两省经历过怎样的变迁才最终确定。
春秋战国时期,如今的山东是齐国、鲁国的领地,而山西则先是被晋国统治,晋之后被韩、赵、魏所瓜分。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设立了三十六郡,山东、山西之地就占据了其中大约十个郡,下辖的县多达上百。
西汉时期,统治者增加了比郡更高一级的行政单位州,今天山西的大部分地区被归入并州,而山东则是被青州、兖州、徐州分别管辖。
唐朝初年,天下被分为十道,山东之地大体被划入以黄河为分界线的河北道、河南道,而山西则属于河东道的治下。
进入北宋,路代替了道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管理山西的河东道成了河东路,而山东则因为处在首都汴京以东被"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所管辖。
后来,北宋被金国所灭,北方也尽归金人管辖,对于新占领的土地,金人自然是要重新规划的。于是,他们在如今山西之地设置了河东北路、河东南路,而如今的山东之地则是山东西路、山东东路。到这时,山东和如今的山东所指的几乎已经一致了,此时的"山"指的就是太行山脉,而划分东路、西路的则是著名的五岳之尊泰山。